摘要:他是古代最牛音乐人开口能唱哭一大片唐明皇李隆基曾为他伴奏贵妃杨玉环为他伴舞诗佛王维的《相思》是写给他的诗仙李白追着为他写词诗圣杜甫也为他写下《江南逢李龟年》这位大唐版周杰伦究竟有着怎样的天籁之声和卓越的才华?今天木鱼君就带大家走进唐朝看看正如杜甫的诗名这位音乐
他是古代最牛音乐人
开口能唱哭一大片
唐明皇李隆基曾为他伴奏
贵妃杨玉环为他伴舞
诗佛王维的《相思》是写给他的
诗仙李白追着为他写词
诗圣杜甫也为他写下《江南逢李龟年》
这位大唐版周杰伦
究竟有着怎样的天籁之声和卓越的才华?
今天木鱼君就带大家走进唐朝看看
正如杜甫的诗名
这位音乐才子名叫李龟年
出生年月不详
活跃于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
李家是音乐世家
李龟年的父亲李景伯
是唐朝著名乐师
关于李龟年的籍贯历史没有记载
有人说他是河南洛阳人
有人说他是长安人
还有人说他是陇西人
虽然不知他具体是哪里人
但应该是北方人
都说南方人擅音律
但作为北方人的李龟年
歌喉却出奇的好
不仅是李龟年在音乐上天赋异禀
李家有三子
李龟年、李彭年和李鹤年
在音乐上皆有才学
他们不仅会唱也会弹还会跳
个个还都长相英俊
且唱跳舞水平之高
李家三子组队出道
不就是古代的偶像男团嘛!
如果对他们的实力分高低
那还是李龟年在音乐界的成就最高
他尤其擅长双簧管乐筚篥
还有西域打击乐羯鼓
大唐是盛行宫廷音乐的王朝
生在这个时期
让李龟年有了尽情展现音乐才华的机会
他最初并未从事音乐相关的事务
而是在蕲州蕲县担任县丞
而后因为音乐天赋远超政治天赋
被皇家的宫廷乐队发现
随即进入皇宫
短短的时间内
就成了梨园的核心乐师
这梨园是李隆基专门在宫中组建的音乐机构
用来收纳和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
因为李隆基本人精通音律
还酷爱各种音乐
所以对其很上心
皇宫中在举行宴会之前
会吩咐梨园排演节目
李龟年在宫中的第一次表演
就惊艳了唐玄宗李隆基
之后李龟年常常为唐玄宗和杨贵妃演奏助兴
他的音乐才华之高
每一次演奏都能引得高声赞叹
更能引得唐玄宗主动为他伴奏
杨贵妃也会情不自禁的翩翩起舞
李龟年与李白是如何结识的?
天宝年间
李龟年还与诗仙李白来了一场精彩的碰撞
据说李白的著名作品《清平调》三首
是应唐玄宗的命令
为宠妃杨玉环所作
李白写好后
是由李龟年谱曲演唱的
其中最令人最熟悉的一句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在李龟年超高的音乐演绎下
变得更加生动了
这是诗人与音乐家的碰撞
也成就了盛唐文化中
诗歌合璧的典范
其中的魅力不言而喻
和李龟年同一时期
还有一位音乐才子李谟
他擅长吹奏长笛
两人搭配在一起演奏
能达到声入云霄的效果
唐玄宗每次听都很是享受
乐器演奏只是李龟年最不值一提的才能
他是音乐全才
拥有天籁之声
李龟年擅长演唱法曲
这种曲子是唐朝宫廷燕乐的一种
很好的融合了中原传统音乐和一些西域音乐元素
曲子格调十分高雅
对演唱人的技艺要求很高
李龟年却能轻松驾驭
唐玄宗形容他的演唱是
声振林木又响遏行云
感染力极强
李龟年还是一位厉害的作曲家
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曲子
比如说《荔枝香》、《渭州曲》
还有《霓裳羽衣曲》
都是李龟年的音乐作品
这些曲子在唐朝都十分的火爆
最值得一提的是《霓裳羽衣曲》
后世争议不断
原传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
但其实是他白嫖李龟年
实际上这首著名的大曲
是李龟年为首联合宫廷音乐家
根据西域传入的《婆罗门曲》改编创作而成
因为该曲音乐造诣之高
惹得唐玄宗眼红
皇帝想要什么只能拱手相让
李龟年只能吃哑巴亏
除此之外
李龟年还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
在唐朝音乐发展领域
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李龟年会结识诗人王维
应该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公元715年
十五岁的王维前往长安求功名
他凭借自己的诗画才能
还有音乐方面的才华
得到了岐王李范的欣赏
成为了他的门客
当时的李龟年已经是名动长安城的乐工
他和两个弟弟常常被岐王李范请到府中演奏助兴
这也让他们李氏兄弟赚得盆满钵满
在一次宴会上
王维听到了李龟年的演奏
被其音乐才华所打动
随后王维主动结识了李龟年
两人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
便成了彼此的知音
但后来因为王维的属下私自舞了
专供皇帝欣赏的黄狮子舞
导致他被贬到了济州
这一贬就是几年
王维在不懈努力之下
终于回到了长安
回来看到的却是残败不堪的长安
曾经繁荣的大唐一去不复返
因为经历了安史之乱
天下局势大变
皇帝带着贵妃和太子出逃至成都
叛贼安禄山在长安城一手遮天
百姓们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后
李龟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长安城的宫廷乐师们
被迫流落到了江南地区
他们不再如昔日那般风光
变得卑微不堪
为了讨生活
沦落到卖唱
音乐才子李龟年的境遇也是如此
他辗转于江南各大官员的府中
靠着卖唱演奏取悦权贵
一点尊严都没有
他的眼神中没了昔日的光彩
王维快马加鞭一路南下
寻找到昔日好友李龟年
见到他的第一眼
不禁热泪盈眶
而后他有感而发
写下一首《相思》
也叫《江上赠李龟年》
就是现在朗朗上口的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此诗寄托了王维对知音李龟年
浓浓的思念之情
红豆生于李龟年所在的南国
王维希望他每每在采摘红豆的时候
能想起自己对他的思念
古代车马不便
想见上一面是很难的
所以不要觉得夸张
这是文化人的正常操作
李白的《赠汪伦》一诗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不舍友人之情
王维的即使到来
还有他写下的诗
就像一阵及时雨
给李龟年灰暗的生活
增添了一抹亮
每当李龟年难熬的时候
就会吟唱王维写的这首《相思》
王维的另一首诗《伊州歌》
李龟年也常常吟唱
但他每次唱
都十分的悲伤
在湘中的一场宴会上
李龟年一连唱了这两首曲子
悲凉的曲调引得满堂宾客泪流满面
李龟年在江南流转十三年后
去到了潭州
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
这个时候的杜甫
官场失意乘小舟南下
两人在宴会上匆匆一面
杜甫见到变化巨大的李龟年后
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江南逢李龟年》
在这首诗中
杜甫描写李龟年曾经在岐王李范府中
是那样的风光无限
称他以前是有权有势之人
争相结交的乐工
正所谓江南好风景
却在落花时节又逢君
典型的物是人非
杜甫也是用李龟年的落魄
抒发自己内心的失意和踌躇
同是天涯沦落人
李龟年的行踪
从杜甫诗中一闪而过后
便不知了去向
有人说李龟年不久后便郁郁而终了
他经历如此大的落差
从音乐才子沦落到卖唱
李龟年接受不了
内心的愁闷无法疏解
之后每每吟唱都是悲伤之曲
李龟年的人生和唐朝国运紧紧相连
在繁盛的大唐风光无限
遭遇安史之乱的动荡后
变得落魄不堪
这都是命
也许历史没有记住李龟年
但他的音乐作用源远流长
对于唐朝音乐家李龟年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木鱼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