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补充谷胱甘肽可减轻结肠炎和桥本甲状腺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6 04:01 2

摘要:谷胱甘肽(GSH)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内源性抗氧化剂,人体自己可以合成,由三种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拼接而成的小分子蛋白(三肽)。

·· 目录 ··

谷胱甘肽(GSH)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内源性抗氧化剂,人体自己可以合成,由三种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拼接而成的小分子蛋白(三肽)。

它几乎存在于每个细胞里,浓度最高的是肝脏、免疫细胞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 GSH 占总量的 10–15%,但对能量代谢尤为关键 。

谷甘肽以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式动态循环。

还原型 GSH:具有活性的“抗氧化形态”。
氧化型 GSSG:用完后的“废形态”,需酶 + 维生素 C/硫辛酸等再循环。

1.直接抗氧化

谷胱甘肽(GSH)的抗氧化作用可以用“三步循环”来理解:

1️⃣ 捕捉自由基

GSH 的巯基(-SH)像“磁石”一样,直接与自由基(ROS/RNS)反应,把它们变成稳定的分子,自身被氧化成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

2️⃣ 再生利用

谷胱甘肽还原酶(GR)利用 NADPH(来自维生素 B3 的辅酶)把 GSSG 重新还原成 GSH,形成“抗氧化循环”,确保 GSH 持续可用。

3️⃣ 协同增效

• 与维生素 C 合作:GSH 帮助还原已氧化的维生素 C,使维生素 C 能继续清除自由基。

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合作:GPx 利用 GSH 将脂质过氧化物(如 MDA、F2-IsoPs)还原成无害的醇类。

一句话总结:

谷胱甘肽像“移动灭火器”,先扑灭火源(自由基),再自我充电(再生),并与其他抗氧化剂组队,形成高效的“灭火网络”。

2.解毒与代谢

谷胱甘肽(GSH)的“解毒代谢”作用可拆成 4 个连续步骤,简称 “抓-绑-运-排” 四部曲,全部在肝脏(少量在肾、肠)完成。

一句话记忆:

GSH 像“细胞里的垃圾打包机”:先给毒物贴标签(抓-绑),再压缩打包(运),最后送上垃圾车(排)——整个过程离不开 GSH、GST 酶系、NADPH 能量 三件套。

3.免疫调节

谷胱甘肽(GSH)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保护、三平衡”——既保护免疫细胞自身不被氧化,又平衡免疫反应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时间”。

最新综述与临床研究证据如下:

1 保护免疫细胞“硬件”

• 免疫细胞(T 细胞、B 细胞、巨噬细胞)在活化时会爆发式产生 ROS。GSH 作为胞内最高浓度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可中和这些 ROS,防止线粒体损伤、DNA 断裂及细胞凋亡。[1]

• HIV 患者血 GSH 水平下降,伴随 CD4⁺ T 细胞计数减少;补充 NAC 或脂质体 GSH 后,CD4⁺ T 细胞 GSH 含量回升,氧化应激指标下降。[1]

2 平衡细胞因子“软件”

• 抑制过度炎症:GSH 耗竭会激活 NF-κB,导致 TNF-α、IL-6、IL-1β 飙升;恢复 GSH 后,上述促炎因子显著下降,抗炎因子 IL-10 增加。

• 纠正 Th 漂移:GSH 缺乏使 Th1/Th17 过度极化,易诱发自身免疫;补充 GSH 前体可恢复 Th1/Th2/Th17/Treg 的平衡,降低实验性结肠炎和桥本甲状腺炎模型的炎症评分。

• 维持抗原呈递功能:树突状细胞(DC)内 GSH 水平决定其成熟度和共刺激分子表达;GSH 充足时,DC 诱导的 T 细胞增殖反应正常,反之则出现耐受或过度激活。

3 调节先天免疫效应

• 巨噬细胞极化:高 GSH 促进 M2 型(抗炎、修复)极化;低 GSH 倾向 M1 型(促炎、杀菌),与慢性炎症性疾病进展相关。

• NK 细胞活性:临床试验显示,每天 500 mg 脂质体 GSH 可在 3 个月内提高 NK 细胞毒活性约 25%,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

一句话总结

谷胱甘肽通过“抗氧化盾牌 + 分子开关”双重身份,既保护免疫细胞不被氧化炸毁,又通过调控 NF-κB 和 Th 平衡把免疫火力调到“刚好”位置——既足够杀敌,又不误伤自己。

4.线粒体和心血管保护

心肌细胞富含线粒体,却天生抗氧化酶活性低,极易受到 ROS/RNS 攻击;GSH 是心脏最重要的“内源性防锈剂”,其水平或 GSH/GSSG 比值下降,是多种 CVD 进展的共同早期标志。

动脉粥样硬化

• 内皮 GSH 耗竭 → NO 失活 → 血管痉挛 + LDL 氧化 → 斑块形成。
• 巨噬细胞 GSH 降低会激活 NF-κB,放大黏附分子与炎症因子表达,加速斑块炎症。

缺血-再灌注 & 心肌梗死

• 再灌注瞬间 ROS 爆发,GSH 被大量消耗;补充 GSH 前体可缩小心梗面积 20–40 %。
• 新机制:GSH 通过阻断 铁死亡(ferroptosis)——一种依赖脂质过氧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来保护心肌。

心力衰竭

• 衰竭心肌中 GPx-1 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堆积;提升 GSH 可改善 Ca²⁺ 稳态与收缩功能。
• 临床队列显示,血浆 GSH 每降低 1 μmol/L,射血分数

5.抗衰老

谷胱甘肽(GSH)被称为“内源性抗衰中枢”,其核心逻辑是:先拦住衰老的三大引擎(氧化、炎症、毒素),再修复两大衰老靶点(线粒体、基因组)。

衰老的“引擎”与 GSH 的刹车作用

氧化应激

• 30 岁后胞内 GSH 每十年下降 8–12%,ROS 每升高 1 倍,端粒缩短速率增 30%
• GSH 通过 GPx 把脂质过氧化物(MDA、F2-IsoPs)还原为无害醇类,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

慢性低度炎症(inflamm-aging)

• GSH 耗竭 → NF-κB/NLRP3 信号放大 → IL-6、TNF-α 长期升高 。
• 动物实验:老年小鼠补充 NAC 600 mg/kg·d,4 周后肝脏及血清 IL-6 下降 42%,TNF-α 下降 35%。【3】

线粒体衰退

• 线粒体 GSH 仅占总量 10–15%,却决定电子传递链效率。
• 维持 GSH 可抑制 mtDNA 突变、减少 ROS 漏出,延缓肌肉衰减和神经退行 。

··如何评估谷胱甘肽 ··

指标解读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是生物体内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的氧化终产物,会引起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交联聚合,且具有细胞毒性。丙二醛的含量可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速率和强度,间接反映组织过氧化损伤程度及细胞损伤程度。MDA会加速老化过程,损伤动脉血管,损伤DNA,导致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

8-羟基脱氧鸟苷

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0HdG)是活性氣自由基攻击DNA中的鸟嘌呤碱基第8位碳原子所生成的产物。因此,8-0HdG的水平可以反应DNA氧化损伤情况,已成为DNA氧化损伤中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酶。它能催化GSH变为GSSG,使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毒的羟基化合物,从而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及损害。GSHPx不仅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衍生物的作用,还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增强机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

谷胱甘肽S转移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的一组多功能同工酶,是抗氧化酶中的一种,可通过修复自由基引起的膜磷脂损伤、抑制微粒体过氧化反应等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此外,GSTS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巯基偶联,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glutathione,t-GSH)是一种含y-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存在于几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作用、整合解毒作用,是整个抗氧化系统的枢纽,其他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E等都需有足够的GSH才能中和自由基。此外,GSH还能帮助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维持线粒体功能的完整。

1.前提补充

NAC是N-乙酰半胱氨酸的简称,它是人体内一种重要内源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氨基酸前体。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1963年就已将NAC批准为药物。2022年,FDA发布了关于将N-乙酰半胱氨酸(NAC)作为膳食补充剂使用的指导意见。

所以目前,它在很多国家地区不仅广泛作为膳食补充剂出售,还可作为药品使用。

NAC通过作为谷胱甘肽合成的前体物质,可以直接用于合成细胞内的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一种由半胱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摄入NAC后,它会在细胞内转化为半胱氨酸,进而与谷氨酸和甘氨酸结合生成谷胱甘肽。

在一项小型研究[4]中,有8名健康老年人和8名年轻受试者的对照组,在测量了两组的基线谷胱甘肽合成后,老年受试者每天口服0.81mmolNAC/kg/天(约132mg/kg/天)和1.33 mmol甘氨酸/kg/天(约100mg/kg/天),持续14天。

最初,老年受试者的红细胞中甘氨酸减少了55.2%,半胱氨酸减少了24.4%。他们的谷胱甘肽水平也比对照组低46.2%。

然而,补充后,甘氨酸水平增加了117.6%,半胱氨酸增加了55.1%。

此外,他们的红细胞中谷胱甘肽浓度高出94.6%,这也导致年轻对照组和老年受试者之间的谷胱甘肽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

此外,他们的血浆氧化应激和F,-异前列腺素也较低。

2.直接补充

• 口服脂质体

谷胱甘肽在口服时可能会在胃酸环境中被破坏,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人员开发了脂质体谷胱甘肽。

脂质体是一种微小的球状结构,由磷脂质组成,能够包裹药物或营养素,保护它们免受胃酸的破坏,并帮助它们更有效地通过肠道壁被吸收。这种递送系统不仅提高了谷胱甘肽的稳定性,还增加了其在体内的可用性。

颊黏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丰富的血管供应和良好的淋巴引流。那些可以并被口颊粘膜吸收的物质进入体循环,无需通过肠道吸收机制、门静脉循环或肝脏。

口颊吸收表面积约为 200 cm2,由丰富的血管网络提供。平均唾液分泌量约为每天 1500 mL,约 10 mL/h,变化不一。

由于吸收面积大,血管供应丰富,口颊粘膜通过细胞或细胞周围被动转运到丰富的毛细血管循环中,可以快速吸收谷胱甘肽和其他物质

脂质体谷胱甘肽的补充已被研究证实能够提升体内谷胱甘肽的水平。

在一些研究中,健康成人通过口服脂质体谷胱甘肽,其血液中的谷胱甘肽水平在短短一周内就有所提升,且这种增加在两周后达到最大,全血中谷胱甘肽水平提升了40%,红细胞中提升了25%,血浆中提升了28%,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提升了100%。【5】

这些提升伴随着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减少,例如血浆8-异前列腺素减少了35%,氧化/还原谷胱甘肽比例减少了20%。

• 静脉 GSH:

静脉注射谷胱甘肽(IV GSH)是把高浓度还原型 GSH 直接输注到血流,绕过胃肠屏障,实现“即刻高浓度、全身分布”的一种给药方式。

批适应证(中国/欧美官方说明书)

• 药物或毒物中毒: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过量、重金属中毒

• 放化疗解毒:顺铂、环磷酰胺等所致肝肾毒性、骨髓抑制

• 肝病支持:酒精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妊娠期胆汁淤积

• 放射线损伤:放疗或核素检查后的氧化应激保护

3.辅助因子

维生素 C 1000 mg/日——“再生引擎”

• 机制:维生素 C 先把被氧化的 GSSG“电子回充”成 GSH,同时自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随后 GSH 又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回维生素 C,形成 VC ↔ GSH 循环,整体抗氧化效率提高 2–3 倍。

• 证据:随机双盲试验显示,健康成人每日 1000 mg VC 连续 4 周,红细胞 GSH 含量 ↑18%,氧化应激标志物 8-OHdG ↓25%。

• 服用提示:分 2 次(500 mg×2)餐后随水吞服,减少胃肠刺激;肾功能不全者减量。

硒 200 µg/日——“GPx 点火器”

• 机制:硒以 硒代半胱氨酸 形式嵌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中心,没有硒,GPx 无法催化 GSH 清除 H₂O₂ 和脂质过氧化物。

• 证据:缺硒地区人群补硒 200 µg/日 8 周后,全血 GPx-1 活性 ↑3–4 倍,LDL 氧化延迟时间 ↑25%。

• 服用提示:

– 选择 L-硒代蛋氨酸 或 硒酵母 生物利用度最高;

– 与维生素 E(100–200 IU)同服可协同抑制脂质过氧化;

– 上限 400 µg/日,长期超量可致指甲脆、脱发。

4.生活方式

• 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 每周 3 次,可上调 Nrf2 介导的 GSH 合成酶。

• 睡眠≥7 h,减少酒精、重金属暴露。

·· 特殊人群使用 ··

【1】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Glutathione, Garlic Derivatives, and Hydrogen Sulfide - PMC

【2】Oral supplementation with liposomal glutathione elevates body stores of glutathione and markers of immune function - PMC

【3】https://www.mjpms.in/articles/pharmaceutical-and-medicinal-properties-of-glutathione-an-overview.pdf

【4】Sekhar RV、Patel SG、Guthikonda AP、Reid M.、Balasubramanyam A.、Taffet GE、Jahoor F. 谷胱甘肽合成不足是衰老氧化应激的基础,可以通过补充膳食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来纠正。J.克林。营养。2011;94:847–853.doi:10.3945/ajcn.110.003483。

【5】Oral supplementation with liposomal glutathione elevates body stores of glutathione and markers of immune function - PMC

来源:夜柒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