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招人,月利润10000;招人,自己只剩两三千了,这个局怎么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6 10:48 2

摘要:我是做轻食的,坐标江苏,营业时间现在是8:00-19:30,堂食不多,大部分是外卖,店内环境和店周围工作环境很好,只是人流量不多。

下面是社群里一位老板的问题:

老陈你好,最近在招全职的事情上很是头疼。

我是做轻食的,坐标江苏,营业时间现在是8:00-19:30,堂食不多,大部分是外卖,店内环境和店周围工作环境很好,只是人流量不多。

没招全职的情况下,人员配置只有我和一个兼职阿姨,阿姨8:00到13:00,我是一整天11个小时都在店里。去除阿姨的工资,我每个月净到手10000左右。阿姨下班后,下午和晚上我一个人一般都来得及。

现在想招一个全职替代我的岗位,工资到手5000-5500,每周日休息一天,周日全职休息我来顶班。但是去年和今年招了两次,两个人都做了半个月左右就不做了,理由是时间太长了,虽然11个小时不是一直在忙,但是毕竟要在店里待11个小时,我作为老板,并没有觉得怎么累,但是员工可能不一样。

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招人了。想招两个人,工资至少3500-4000,两人就得7000-8000,那我到手可能只有1000-2000了,甚至更低,而且两个人时间上又不知道怎么排。恳请老陈和各位老板帮忙分析分析,提提意见。

以下是我给他的回复:

这是一道计算题啊。

你找了两个人以后,你就有时间来琢磨提高营业额的事情了。

先要把蛋糕做大,你的责任就是把蛋糕做大。

最起码提高的营业额可以覆盖两个人的工资吧,你还是一样的净利润,但是你轻松了很多。

两个人的工资是8000,假如你的毛利是50%,那你就需要的营业额增量就是16000,每天就要提高500多块。

想一想如何提高500块营业额?

建议把精力花在宣传上,宣传上来了,外卖很快提高的,提高500并不是很难。比如每天发一抖音视频,每天发一个小红书帖子。。。

很多老板一想到招人,就本能抗拒:“这得多花几千工资啊,我利润全没了。”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把请人理解成了“成本”,而不是“杠杆”。

你自己一人顶11小时,确实能拿到手1万,但这是用身体硬抗出来的收入。一旦生病、想休息、遇到家庭突发状况,收入立刻归零。

而招人,本质上是把增加的成本换成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每天多做500块。你把原先的压力变成一件件具体的可执行的事情,压力就不再是障碍,而是动力了。

老板熬11小时,是因为背后有整家店的收益,你是老板,是店铺所有者,身份完全不同。而员工熬11小时,算下来时薪可能就十几块,还得枯坐在店里熬时间。

所以他们离职的真实理由可能并不是活太多太累,而是“时间太长、钱不够”。如果老板还不好相处,那更留不住人。

怎么破呢?

拆时长:比如“1个全职 + 2个兼职”,用拼接的方式减少单人熬人时间。提待遇:工资、福利、休息日,都可以是补偿手段。员工够了,老板就可以不时时刻刻待在店里,员工还自在些。气氛更好。

否则,员工流动性还是很高,永远都在招人的路上,最后放弃招人。

现实中很多店里,老板和员工没有区别,甚至老板比员工更辛苦。

但经营的本质在于分工:

员工的职责,是执行。是做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老板的职责,是规划,是想办法把蛋糕做大,把营业额提高,进而提高员工收入。

如果你永远困在店里洗菜、切菜、打包,就等于放弃了作为经营者的唯一价值:思考和规划。

招人,不是为了舒服,而是为了把自己解放出来,做真正能拉动营业额增长的事。

算账的好处,是把模糊的担心变成具体的目标。每天多500,并不遥不可及:

团餐订单:设计团餐业务,午高峰多争取几个办公室的团餐单,单子均价150元,就能完成。提高客单价:比如设计一个有竞争力的套餐,把沙拉和低卡饮品打包卖,客单价从25元提到32元,一天几十单也能多出不少钱。搞宣传:规定自己每天发一条抖音,每天发一篇小红书,增加个10单20单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这就是经营者该思考的事——不是担心账单,而是盯住目标,拆解路径。

纳瓦尔在《纳瓦尔宝典》里说过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人生要想突破,必须学会用杠杆。

杠杆有三种:

资本杠杆:用钱生钱。贷款、融资、投资,都是资本的杠杆。技术杠杆:代码、媒体、工具。一行代码、一次传播,可以触达百万用户。人力杠杆:最传统也最直接的杠杆,用别人的时间来放大你的价值。

请人,就是人力杠杆。

你现在的1万净利润,看似不错,但它是死的,是靠体力撑出来的。

而如果你敢于把利润压到2000,用工资买时间,把精力投入到规划、策划、宣传、流量、合作,你就能把营业额做成8万、10万。那时利润自然会回来,而且会更多,而且你不必再熬11小时。

工资不是成本,而是杠杆。敢不敢用杠杆,决定了你能不能破局。

见过太多的案例,老板不敢请人,不想请人,这是思路没有打开。希望这篇文章给你一些启发,你一定要记住,请人不是为了自己舒服(很多人有这个罪恶感,有这个心理负担),而是做你作为一个老板该做的事情,是为了让所有人更舒服。

来源:开店笔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