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4K花园董事长吴懿:AI+5G重构万亿超高清产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6 10:39 2

摘要:近两年,国内演唱会市场爆发,除了明星之间的歌喉比拼之外,台上的舞美成了新的看点。7、8两个月,五月天在北京鸟巢连开13场演唱会,与F4的合体唤起了很多人的回忆。不仅如此,五月天演唱会还在台上用了裸眼3D技术,重现了"流星花园"的场景。某些歌曲,五位乐团成员会通

近两年,国内演唱会市场爆发,除了明星之间的歌喉比拼之外,台上的舞美成了新的看点。7、8两个月,五月天在北京鸟巢连开13场演唱会,与F4的合体唤起了很多人的回忆。不仅如此,五月天演唱会还在台上用了裸眼3D技术,重现了"流星花园"的场景。某些歌曲,五位乐团成员会通过裸眼3D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数万人体育场让更多的后排观众感受到视觉冲击。

当下,随着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如裸眼3D、XR等技术应用开始加速,在广州等城市也能够看到借助8K+裸眼3D技术呈现的逼真画面,并成为城市的地标打卡处。手机、电视、XR等终端技术规格的提升,让超高清内容成为更多人的追求。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就是,几大国内视频网站都开始在4K超高清方面加速布局。

今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并提及在超高清视频领域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超高清是一个万亿规模的产业,目前到了发展的最好时刻”,4K花园董事长吴懿对作者表示,作为一家技术企业,4K花园在硬件、服务和应用等方面均有所布局,并希望借助AI技术重构广电生产链。

“我们只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已经超过了一家民营企业的范畴。”

风口的判定方式“变了”,5G、AI、XR加速超高清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4K花园于2017年开始正式运营,那一年也是国内创业的“黄金时期”。在接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能够感觉出吴懿对超高清产业的高期待,但也透露出在一个当时较为落后产业创业时的压力。

十年前,中国的超高清产业还是非常落后的,全中国连100小时的真4K内容都找不齐。当时创业时,吴懿和众多激情的创业者一样,在中关村创业公社的地下室里憧憬着未来。那时他坚定地认为,视频未来的发展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往沉浸式体验发展,比如VR、 AR,另一个就是超高清方向,分辨率越来越高。

只是,创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据吴懿回忆,当时和自己一起创业的公司基本都没了,而他在这几年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好在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与此同时,创业也需要一些运气,用吴懿的话说,“如果不是当年广东省大力发展超高清,4K花园将永远被埋在创业公社的地下室里。”

2017年,广东率先把超高清产业作为重点的发力方向,这让4K花园看到了新生机,也是之后将总部迁入广州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目前国内的超高清产业链也主要是集中在珠三角区域。随后,包括广电总局、工信部也都推出各项政策大力推动发展超高清。到了2025年,5G-A、AI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超高清迎来了风口。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按照惯性的商业逻辑,我们判断一个产业风口的关键指标是巨头大厂有没有入局。但是,超高清产业有些特殊,直到今年很多互联网大厂也没有进场。

对此,吴懿认为,“因为这些大厂它不是受益方,投入相同的钱不如有的产业回报率高,所以根本没有热情参与到里头去。”

不过,如果从政策以及市场规模来看,超高清产业的确是迎来了风口机遇。根据赛迪研究院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超高清产业规模已经突破了万亿元,运营商、各地广电也在积极的推动。伴随着5G-A、AI以及元宇宙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超高清的普及。

目前,4K花园已实现了超高清在电视大屏、5G移动、XR等多终端应用落地,并在户外裸眼3D、超高清KTV等消费场景完成技术升级和新业态的落地。“不管是前端、后端、显示端还是创新消费场景,带动了大量技术的突飞猛进,创造了很多消费市场上的机会,可以证明我们选择这个方向是对的。”

只增加5%的成本,“水也可以变成油”

依托5G和元宇宙两个产业风口获得快速发展,4K花园打通了基于公网的超高清HDR现场直播全链路、及5G+4K/8K端到端直播流程。4K花园的前端拍摄技术已非常成熟,据吴懿透露,4K拍摄制作成本仅比1080p增加5%。即便是刚兴起不久的沉浸视频、空间视频,4K花园也研发出了相关拍摄硬件系统及全流程前端拍摄技术解决方案。

而制约超高清产业发展的三座大山:高昂的CDN的成本、版权的成本以及人员的成本,吴懿指出,对于4K花园来说已跨越了两座。

“其实大部分内容拍摄的时候都是4K设备拍的,但大家不愿意做4K版本。电视全部是4K电视,你为什么不提供最好的服务?关键就在于成本高,无法闭环。不过,AI的出现,可以说是给超高清插上了翅膀。”

通常的认知里,对于一部1080P的视频,过去即便是再怎么优化,也不可能做到和4K一样的显示效果。此前,吴懿也坚信这一点,认为1080P技术优化成4K就是一个伪命题,就像水变油一样。

“但是从去年底开始,我们结合AI和自己的技术,最后得出个结论可以,并于今年初推出广电级超高清AI超分修复系统‘蝶变2.0’,进一步为行业降本增效。”

为了验证这一技术,4K花园做了一个实验,分别用4K和1080P摄像机在同样的光照条件、场景、主题下拍摄同样的视频,之后用AI技术对1080P的视频进行优化提升,最后放到75寸电视上去看,和原生4K的视频对比,肉眼看不出任何区别。

除此之外,4K花园还在结合AI去做裸眼3D项目,从而把户外大屏业务成本降的更低一些。

比上市更有意义的事情,解决卡脖子问题

随着超高清产业链的快速推动,已与AI、XR融合出了更多的可能,并在逐渐改变着原有产业结构的发展,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推动消费的提升。不仅如此,除了在视频领域,超高清也正在医疗、教育等产业延伸。“今天并不把超高清视为文娱方面的简单由1080P转变为4K分辨率的一个改变,可能是很多产业的迭代和升级。”

据介绍,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医院开始结合超高清技术尝试4K、8K肠镜,以及研发借助MR头显来实现手术同步教学。超高清虽然已在风口,但需要发展的路还很长,与各行各业的合作,是拉高产业上限的关键。

当下,除了B端业务的技术研发与变现,4K花园于2024年底开始推动C端业务的发展,一方面是为了收入,另一方面也想自己做个样本出来,去吸引更多的伙伴加入。“现在C端业务每天收入20万,到年底计划达到40万每天,B端、C端双轮驱动,公司实现稳健的发展状态。而且,2022年之后我们就实现持续盈利了,等到时机成熟就会选择上市。”吴懿说道。

不过,在吴懿的心中,上市固然是对一家从0开始的创业公司最大的认可,但相比较商业上的成就,他更愿意看到的是在这一轮新机遇中,中国超高清产业的弯道超车,打破国外的垄断和“卡脖子”限制,就像新能源汽车一样。

“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家内容公司,但并不是这样的,内容相关的收入只占公司的1/ 3,另外2/ 3是超高清技术和应用收入。我们一直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技术企业,每年投入的三分之一都要拿到研发上去。”

值得一提的,多年来,4K花园一直在推动国产替代,比如转播车、摄像设备等。目前,4K花园牵头推出了两款国产化率达80%以上的大型转播车,一个是5G+4K,另一个是5G+8K VR,造价只有国外同等讯道产品的五分之一。

按照吴懿的话说,很多人被国外品牌洗脑了很多年,就认为国外的就是好,在很多技术上,国产的设备已经做的比国外领先,比如说和5G的结合,还有就是在制作域的一些创新,也经过了很多大型赛事、活动的检验,都证明没有问题。下一阶段,我们将结合5G-A+AI推动云转播制作系统落地,相信会成为划时代的超高清技术创新应用。

“国外的设备,都是面向全世界统一标准,不会为中国市场定制。国外一辆转播车的利润非常高,以后我们云转播系统落地了,就不会被国外卡脖子,这是一道必做题,也是我们将要翻越的第三座大山,我们也相信超高清产业属于‘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的时代很快到来。”(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

来源:钛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