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助推食品出海 提升质量品质与标准”专题培训会,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团队为全市120余家重点食品企业搭建起质量提升的知识桥梁,为漯河市食品产业扬帆出海加油助力。
本报讯(通讯员 徐伟伟 赵菁)日前,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助推食品出海 提升质量品质与标准”专题培训会,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团队为全市120余家重点食品企业搭建起质量提升的知识桥梁,为漯河市食品产业扬帆出海加油助力。
聚焦产业升级痛点,培训会设置两大核心课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所副所长史波林以《感官分析助推食品高质量发展》为题,结合漯河市本土产品案例,系统解析了感官评价在口味改良、新品研发中的实战应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研究室主任刘鹏立足全球视野,深度解读ISO22000、BRCGS等认证体系,对比分析欧盟、东盟等主要出口市场的准入标准差异。
“我们作为栀子黄产品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一直在参与制定栀子黄的相关国际标准,在申报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想听听专家的意见。”在互动研讨环节,中大恒源、宏途等8家单位提出的12个实操问题得到专家精准解答。卫龙美味参会代表表示:“这次培训打通了标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企业制定国际标准、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了明确路径。”
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当前漯河市食品产业正加速构建“国际标准+区域特色”的质量体系,推动更多漯河优质特色食品走进国际市场。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漯河市出口食品1.9亿元,同比增长84.7%。
该局已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积极推进“标准引领”战略。目前,漯河市食品企业已制定企业标准1000余项,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92项。随着“标准出海”与“产品出海”的双轮驱动,全市建设“形神兼备、优势再造”的现代化食品名城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本文来自【河南市场监管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