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元衣物染色变“毁容”!白绣花染成墨黑店方拒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20:24 4

摘要:近日,太原王村派出所接到王府井某服装店工作人员王先生报警,称其前几天将一件顾客价值3800元的衣服送至亲贤街某洗衣店清洗,取衣时发现衣服表面精致的白色绣花竟完全变为黑色,双方因赔偿问题争执不下。

近日,太原王村派出所接到王府井某服装店工作人员王先生报警,称其前几天将一件顾客价值3800元的衣服送至亲贤街某洗衣店清洗,取衣时发现衣服表面精致的白色绣花竟完全变为黑色,双方因赔偿问题争执不下。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处置。

在现场,王先生当场调出手机里的衣服原貌照片对比——原本作为点睛之笔的白色绣花,此刻如被墨汁浸染般漆黑一片,与整件衣物判若两样,连在场民警也颇感意外。

民警随即分别向双方了解情况。

王先生称,这件桑蚕丝面料衣物经顾客初次洗涤后已有损伤,送洗时他特意询问洗衣店老板能否染色,老板表示“可以染,但白色绣花可能会发雾”。他与顾客沟通后仍决定送洗,没想到取衣时绣花竟完全变黑,“根本没法向顾客交代”,因此要求洗衣店赔偿。而洗衣店老板解释,桑蚕丝纤维纤细、着色难度大,加之衣物面料因初次洗涤受损后吸色稳定性下降,染色工艺本身存在不确定性,认为现状属正常情况。

双方对责任认定分歧明显:王先生认为染色问题由洗衣店操作导致,提出洗衣店承担三分之一赔偿(1200元),但遭拒绝;洗衣店老板仅同意退还300元洗涤费,王先生无法接受。

了解经过后,民警先安抚双方情绪,建议保留好证据,通过诉讼途径依法处理争议。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一件价值3800元的衣服,因染色导致白色绣花变黑,洗衣店与顾客却因赔偿费僵持不下——这起看似琐碎的消费纠纷,实则显示出服务行业的责任边界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洗衣店作为专业机构,在接收特殊面料衣物时,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并谨慎处理。而消费者在送洗贵重衣物时,也应主动确认衣物状况、留存票据,并与商家明确责任条款。此次纠纷中,双方对“染色变黑”的责任认定各执一词,最终只能通过诉讼解决,既耗费精力,又影响信任。

生活中,类似的服务消费争议并不少见。

无论是洗衣、维修还是其他服务,明确责任、保留证据是关键。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商家也需恪守诚信底线——唯有相互尊重、规范操作,才能避免“小纠纷”升级为“大矛盾”。希望这起案例能给更多人提个醒:理性消费,依法维权,才能让服务更安心。

来源:洪涛工作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