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柴怼怼”600万元被冻结,碰瓷胖东来的后续来了,大快人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20:39 2

摘要: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某些网红为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但无底线炒作终将触碰法律与道德的红线。近日,备受关注的网红 “柴怼怼” 因恶意碰瓷胖东来,不仅惹了一身的麻烦,如今其名下 600 万元资金也被依法冻结,再次引发全网热议。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某些网红为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但无底线炒作终将触碰法律与道德的红线。近日,备受关注的网红 “柴怼怼” 因恶意碰瓷胖东来,不仅惹了一身的麻烦,如今其名下 600 万元资金也被依法冻结,再次引发全网热议。

今年 4 月初,拥有 28 万粉丝的玉石博主 “柴怼怼”(温州某珠宝公司运营者)在社交平台连发多条视频,指控胖东来商超 “以低成本玉石高价牟利”,称其几百元成本的玉石售价高达数千甚至数万元,还宣称 “胖东来三万元的玉石品质不如其他商家三千元产品”,讽刺消费者交 “智商税”。

面对突如其来的抹黑,胖东来迅速反击。4 月 5 日,胖东来发布侵权处理公示,指出 “柴怼怼” 言论缺乏数据支撑,涉嫌商业诋毁,并拟起诉追责 500 万元。4 月 8 日,胖东来公布详细数据:2025 年 1-3 月和田玉销售额 2190 万元,毛利率仅 20%,占集团销售额的 0.34%,珠宝部综合毛利率为 15%-16%,用事实击碎 “暴利” 谎言。

“柴怼怼” 此后不仅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在后续视频中显露出地域偏见,直播质疑胖东来偷税漏税,甚至扬言要在其门店对面开设玉石店竞争,引发网友强烈反感。4 月 25 日,胖东来以 “商业诋毁” 和 “名誉权侵权” 正式起诉,案件在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进入 5 月,事件持续发酵。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亲自发声,称若此类行为不受处罚将关闭企业;“柴怼怼” 则回应要求胖东来退还货款,态度强硬。5 月 3 日,抖音平台下架其 29 条侵权视频,限制投稿权限一个月;5 月 5 日,“柴怼怼” 通过媒体辩解,却被网友痛斥 “洗白无能”。

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镇的玉石商家成为舆论的关键转折点。一位玉商博主揭露,“柴怼怼” 标价 1880 元的和田玉手串实际产自石佛寺,成本仅 10 元,且其售卖的玉镯存在染色问题,商品描述中竟标注 “介意染色勿拍”,引发轩然大波。这一爆料彻底暴露其 “打假” 面具下的虚伪与贪婪。

与此同时,“柴怼怼” 的过往劣迹被扒出:曾卖染色玉镯、祛湿茶虚假宣传,公司被曝税收异常,甚至涉嫌故意伤害罪。

5 月 17 日,胖东来多位高管公开回应,称其 “毫无做人底线”,并强调 “胖东来人绝不妥协”。根据胖东来晒出的民事裁定书,该公司对几名被告名下600万元银行存款或同等价值的财产提出了保全申请,并获得法院支持。

事件中,网友一边倒支持胖东来。社交媒体上,柴怼怼碰瓷胖东来等话题持续发酵,网友痛斥其 “蹭流量无底线”“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官媒也呼吁 “依法打击乱‘怼’”。

“柴怼怼” 的翻车暴露了部分网红 “流量至上” 的畸形价值观。当 “打假” 沦为博眼球的工具,当谎言被包装成 “正义”,最终伤害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网红作为 “准公众人物”,其言行具有天然的传播放大效应。建议可将此类行为纳入 “劣迹名单” 监管,限制其商业活动与平台权限。这不仅是对个体的惩戒,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流量红利终会消散,唯有诚信与底线才能长久立足。

在流量时代,任何试图通过践踏法律与道德获取利益的行为,终将反噬自身。胖东来用透明与担当赢得尊重,而 “柴怼怼” 的 600 万元冻结,不过是这场闹剧的序章 —— 法律的裁决,才是真正的终局。#柴怼怼风波胖东来反击#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

来源:湖北台娱乐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