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
文 / 一灯
来源 / 节点财经
在当前无人敢缺席的AI军备竞赛中,巨头们一面为巨额的资本支出焦虑,一面又向市场勾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各家动辄千亿级投入的背景下,市场迫切需要一份关于AI回报价值的有力证明。
而腾讯,率先给出了答卷。
8月13日,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尽管资本开支同比剧增119%,达到191.1亿元,但报告期内,腾讯依然实现了总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创下四年来单季新高;归属股东净利润录得556.3亿元,同比增长17%。
图源:腾讯财报
同时,2025年上半年,腾讯完成收入3645亿元,增长13.7%;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34亿元,增长15.6%,创下历史新高,也是首次半年净利润超过千亿元。
在烧钱投AI的同时,盈利也超预期,腾讯的这份财报不仅给AI竞赛的参与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也重燃了市场对其市值和业务前景的想象力。
01 业绩全面开花,腾讯再创新高
简单来讲,腾讯的收入主要来自三大类。
一是增值服务,可进一步细分为社交网络、国内游戏和国际游戏三个分支。
从财报上看,二季度腾讯增值服务业务收入为913.68 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游戏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在长青战略深化实践及AI能力驱动下,收入同比增长 22%,连续 3 个季度保持 20% 以上增速。
在本土游戏市场,《三角洲行动》《无畏契约》《和平精英》等产品均有出色表现,收入同比增长17%至404 亿元,抵住了去年高基数的压力。尤其是《三角洲行动》,上线后市场表现持续攀升,7月的平均日活突破2000万,跻身中国游戏流水 Top 3、DAU Top 5 之列。
在海外游戏市场,《部落冲突:皇室战争》《PUBG MOBILE》等老游戏的带动,叠加新游戏《沙丘:觉醒》贡献的增量,让二季度录得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35%,创单独披露以来的历史新高。
而得益于手游虚拟道具销售、视频号直播服务收入及音乐付费会员收入的增长,社交网络收入也同比增长6%,录得收入322 亿元。
二是营销服务,即广告收益。
面对相对疲弱的大盘环境,腾讯该业务于二季度展现出强劲韧性,收入同比增长20%至358亿元,且已连续十一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图源:腾讯财报
对此,腾讯方面认为,该增长主要是受益于 AI 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及微信交易生态的提升,推动了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的强劲需求。
三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包括腾讯云、小游戏和微信电商抽佣、支付和理财等业务板块。
作为腾讯持续深耕的B端业务,这一部分收入在二季度也有明显提升: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贡献收入555亿元,同比增幅达10%,刷新了近六个季度的增长纪录。
这背后主要得益于企业客户对AI相关服务的需求增加,包括GPU租赁和API token使用,以及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同时,消费贷款服务、商业支付活动及理财服务收入的回暖,也带动了腾讯金融科技服务收入的增长。
而这份业绩呈现多点开花的财报,也为腾讯的价值重估掀起了一轮新热点。今年以来,腾讯股价涨幅累计超过41%,总市值强势突破5万亿港元关口。8月14日,股价更是一度冲上600港元/股,刷新近四年高位纪录。
02 AI驱动增长,拉动三大主业
凭借在AI应用方面的领先能力,腾讯于今年二季度持续深化AI在游戏、广告及社交生态的布局,并成功驱动三大核心业务显著增长。
首先,在游戏领域,AI既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加速器”,也是优化用户体验的“传感器”。
据《节点财经》了解,腾讯不仅应用AI工具大幅缩短游戏开发周期、降低内容制作成本,还通过拟真NPC和智能对战系统重构玩家互动体验。
比如,发布混元游戏视觉生成平台,旨在助力游戏设计师快速产出符合创作意图的高质量游戏素材与概念草案;运用AI技术在《王者荣耀》中推出独立“指挥官模式”,在专属练习场为玩家提供智能战术指导;AI驱动的精准营销也吸引了更多新玩家并提升参与度,带动本土及国际市场活跃度和收入双升。
对此,《节点财经》认为,腾讯在游戏内容环节的AI实践,标志着技术正从底层重塑游戏的生产方式。而当创作效率被AI极大释放后,游戏运营的战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其次,在营销服务上,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持续升级,腾讯广告已构建起贯穿广告全生命周期的AI产品矩阵。例如能够快速创造广告/生意素材的妙思,能够提供全时段、低成本AI直播电商解决方案的妙播,能解答营销难题和处理复杂广告任务的妙问,能提供营销决策及科学化度量数据产品的如翼等。
通过对创意制作、投放策略、用户推荐及效果分析各环节进行深度优化,腾讯有效提升了广告点击率、转化率和平台收入。
以国产3C品牌Cleer为例:在“520”营销期间,其借助“腾讯广告如翼”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并匹配内容偏好,采用“朋友圈开屏广告+达人种草”组合策略,最终实现互动量提升60%、点击率增长150%、获客成本下降58%的亮眼成绩。
在《节点财经》看来,在预算紧缩下,商家从纯流量投放转向看重长期经营价值。而微信生态内的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等功能模块,已形成公私域联动的完整交易生态,能支撑可持续经营。同时,相比其他AI工具,腾讯更聚焦场景痛点(如创作/投放/分析全链路),AI产品矩阵切实满足了降本增效需求,进而赢得市场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微信生态整体的广告加载率偏低。
以视频号为例,腾讯短视频的广告加载率在3%~6%左右,而抖音在15%左右,Meta更是超过了20%。并且,《节点财经》发现,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腾讯的营销服务业务每个季度都保持着同比20%左右的涨幅,这里不排除公司控制变现节奏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腾讯完全可以将营销服务作为公司收入的“控制器”:如果其他两项业务表现尚可,就控制广告曝光,保持良好的内容生态;若其他业务收入承压,就提高一点加载率,让总收入保持在合理的增长区间。
最后,正如前面提到过的,在企业服务方面,AI相关需求(如GPU租赁、API调用)推动了腾讯云业务增速提升。
例如,凭借云、数据库、AI等核心产品能力,叠加当地基础设施和运营服务,腾讯云上半年助力GoTo、正大、e&UAE等国际客户提升效率,并支持美团Keeta、美的、泡泡玛特、杨国福等中国企业加速出海。截至目前,腾讯云已累计服务超10000家海外客户,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见,正如腾讯管理层所言,AI已经通过不同方式,为腾讯现有业务的增长和商业化做出了贡献。因此,即便当前的AI应用产品很难直接向用户收费,但腾讯其他业务的增长数据,已经可以为其AI战略的阶段性评测打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
03 科技向善之下,利他亦是利己
“AI不仅服务产业,更承载着科技向善的信念。”在不久前召开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如是说道。
其实不管是对主业务的赋能,还是对新领域的探索,可以发现,腾讯践行AI战略的每一步都带有“利他即利己”的行为理念。
比如,在游戏领域,腾讯用AI开发拟真NPC提升玩家沉浸感,而非简单增加付费点;广告加载率刻意控制在行业较低水平,通过AI精准匹配而非流量轰炸以保障用户体验。
这种在变现上的克制,让《和平精英》等游戏日活因AI队友大幅增长,腾讯的广告收入也取得两位数的增长,用户黏性最终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化空间。
再比如,腾讯将混元大模型全面开源,以降低开发者AI应用门槛,并推出“小店智投”等工具链,让中小商家以极低成本获得AI营销能力。
在《节点财经》看来,这种开放策略看似让渡短期商业利益,实则激活了生态创造力:百万开发者基于混元开发新工具,反哺微信商业生态繁荣;商家通过AI工具大幅提升人效、搜一搜广告收入暴涨,腾讯广告的平台价值也水涨船高。
此外,腾讯还通过搜狗输入法,以轻量化AI应用平台辅助医师完成诊断、提升临床工作效率;发布教育行业大模型,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惠及更多偏远地区。这些投入虽不直接创收,却塑造并加深了“科技向善”的公众认知,为新技术落地扫除社会信任障碍。
不难看出,腾讯AI战略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技术开放与生态赋能构建多方共赢的价值循环,最终反哺自身竞争力与增长护城河。
而当前,这份由AI驱动、增长强劲的财报,标志着腾讯的AI战略已从“讲故事”的“输血”阶段,过渡到由核心业务反哺的“造血”阶段。它不仅重燃了市场对其冲击更高市值的期待,也再一次强调了巨头企业的核心价值不仅限于资本市场,更在于能否成为技术惠普网络的“连接器”与“放大器”。
来源:节点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