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馆内基本陈列集中呈现了监狱旧址原貌。主要由牢房、工场、三角地带、医务系、绞刑场等组成。监狱牢房呈东、中、西三侧分布。东部牢房共三层,87间,一二层为普通牢房,三层为单人牢房,主要关押“政治犯”,当时共产党员翟清平就在第三层牢房被关押了3年。中部牢房共两层,84
“地狱”里不屈的斗争
2025年08月15日
刑讯室,西部牢房。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明春
图 受访者提供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是依托旅顺监狱旧址建立的旧址类博物馆。
馆内基本陈列集中呈现了监狱旧址原貌。主要由牢房、工场、三角地带、医务系、绞刑场等组成。监狱牢房呈东、中、西三侧分布。东部牢房共三层,87间,一二层为普通牢房,三层为单人牢房,主要关押“政治犯”,当时共产党员翟清平就在第三层牢房被关押了3年。中部牢房共两层,84间。西部牢房也是两层,82间,主要关押“经济犯”和“刑事犯”。三排牢房的交会处设置有看守台,当时那里日夜有看守站岗。为惩治所谓“严重违反狱规”和敢于进行反抗斗争的被关押者,日本殖民当局在监狱内还设置了4间暗牢,每间仅2.4平方米。牢内阴暗潮湿,伸手不见五指,墙上仅有一个供看守监视用的内大外小的圆形观察孔。
监狱旧址里有一个户外的“三角地带”,当年是被关押者放风的地方,也是被捕的共产党员们秘密交流、传播进步思想的场所。1940年,关押在狱中的共产党员王其焕、翟清平就是利用放风时间,在那里发展进步青年宁学贤入党,成立了狱中党支部。此后,他们三人以各种隐蔽的方式,领导难友们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反抗斗争。
除基本陈列外,馆内还常设有红色专题展《地狱烈火》。该展览讲述了早期大连共产党人通过宣传进步思想、建立进步团体、领导工人罢工、传递情报及放火运动等方式进行抗日斗争。特别是在1927至1937年期间,大连地方党组织遭到破坏后,许多共产党人在法庭上、在狱中进行的顽强抗争,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已成为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博物馆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阵地作用,引导观众从这段悲壮历史中汲取力量,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建设祖国的磅礴动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参观信息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
地址:大连市旅顺口区向阳街139号
参观:免费参观;个人凭有效身份证直接到馆,经安检后有序入馆参观;团体参观需要拨打电话进行预约。
开馆时间:7月1日~9月30日,周二至周五,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六、周日,实行延时开放,9:00~18:30(18:00停止入馆);10月1日~次年6月30日,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展馆简介:旅顺监狱由俄国于1902年始建,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1907年旅大地区战事结束后,日本在俄国修建的基础上开始扩建监狱并使用。监狱设有275间牢房、15座工场、1座绞刑场,四周筑有红砖围墙,墙内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24日,监狱解体。1971年7月,监狱旧址经过全面修复,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监狱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正式更名为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现在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二级博物馆。近年来,博物馆观众接待量持续上升,2024年已达近百万人次。
转载自2025年8月15日大连晚报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