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望江凉泉乡:金黄稻浪迎丰收 万亩水稻喜开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05:45 2

摘要:金穗飘香,机器轰鸣。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凉泉乡的田野间,1.2万余亩再生稻渐次染上金黄,沉甸甸的稻穗低垂,在微风中掀起层层浪涛。随着头茬收割期如约而至,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金穗飘香,机器轰鸣。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凉泉乡的田野间,1.2万余亩再生稻渐次染上金黄,沉甸甸的稻穗低垂,在微风中掀起层层浪涛。随着头茬收割期如约而至,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种粮大户罗贯红的900余亩再生稻田里,几台收割机正来回穿梭,金色的稻穗被卷入机械,化作饱满的谷粒倾泻入仓。“今年天气不错,加上技术到位,头茬稻长势比往年要好,产量稳中有升。”罗贯红站在田埂上,望着装满稻谷的运输车,黝黑的脸上难掩喜悦,“稻谷收割后,我们直接运往附近的烘干厂烘干,烘干后存入粮库,全程闭环管理,确保颗粒归仓。”

据了解,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新模式,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可以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这种种植模式具有省种、省工、节水等特点,加上严格控制机收损失率,亩均效益得到了提高。这几天种植大户们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确保颗粒归仓,等收完头茬,再按农技人员的指导管好稻桩,等着二茬再丰收。

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全程护航。在凉泉乡的田间地头,农技人员的身影格外忙碌。他们踩着泥泞深入田间,仔细查看稻穗饱满度、稻桩生长情况,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农户叮嘱:“头茬收割留桩高度要控制好,保证稻桩养分充足;收割后及时灌水保桩并科学追肥,为再生稻萌发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从播种到收割,凉泉乡的农技团队始终扎根一线,将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两季丰收筑牢技术屏障。

“按今年的长势,头茬亩产在650公斤左右,后续我们加强田间管理,第二茬应该也能丰收。”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冯国华算了一笔账,“相比单季稻,再生稻每亩能多收200多公斤粮食,按市场价算,农户每亩能多收400余元。”

近年来,凉泉乡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立足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持续加大对再生稻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新型农业主体和种粮大户发展再生稻种植,不断推动粮食生产节本增效、提质增收。从零散试种到连片成规模,凉泉乡再生稻种植规模逐年扩大,2025年全乡种植面积已突破1.2万亩。这一模式不仅让土地在一年内实现“一田双收”,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实现了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双提升”。

金色稻浪间,颗粒归仓的喜悦与再生稻蓄势待发的新绿交相辉映,凉泉乡用再生稻的金黄浪涛,描绘出一幅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图景。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