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hake Shack是一家出生在纽约的连锁汉堡店。刚出道,就被《New York》评为“纽约最好吃的汉堡”。甚至与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并称纽约三宝。
门店开业即爆火、排队1.5小时起步、代购跑腿费200元一个……这是“汉堡界特斯拉”Shake Shack曾拥有的“辉煌时刻”。
大家吃过Shake Shack吗,味道怎么样呢?
Shake Shack是一家出生在纽约的连锁汉堡店。刚出道,就被《New York》评为“纽约最好吃的汉堡”。甚至与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并称纽约三宝。
2019年,Shake Shack进军国内,在上海新天地开了大陆首店,开业当天即创下7小时的排队记录、超过30万的日营业额!随后,即使是疫情,也没有阻挡住Shake Shack的开店脚步,先后在北京、深圳、澳门、广州等多地开设门店。
但从今年开始,Shake Shack不仅开店速度放缓,还开始走“收缩”策略,仅近三个月时间,就关闭了三家门店。
而就在几个月前,到了魔都必打卡之一的哈比特汉堡也宣布在上海闭店。高端汉堡品牌Cheers Burger,如今的人气也大不如前。这些“贵价”汉堡当初是怎么火起来的?如今又为什么接二连三的闭店呢?
01
Shake Shack身上曾发生过很多让人看不懂的神操作,比如黄牛为卖汉堡,开辟了飞机空运代购汉堡业务。
比如在疫情期间,纽约市长白思豪亲自站台,为了呼吁市民接种疫苗,拿出Shake Shack当赠品,只要打了疫苗就送薯条和汉堡。
更夸张的发生在上海,上海疫情伊始,浦东豪宅业主们为了谁能团购更多的Shake Shack,发起了一场大比拼,业主们秉承“团购失败 房价会跌”的宗旨,最先下场的是房价12万/平的仁恒世纪公园,小区业主不足千户人,却团购了一万多块的Shake Shack汉堡。
花木版块14万/平、号称“沪上新豪宅基地”的星河湾,立马跟上,创下2.2万元Shake Shack团购单。
如此体量,星河湾的汉堡甚至都不能普通配送,而是专门叫了辆货拉拉送到小区。据说当晚业主们排队两小时,才拿到早已冰冷的汉堡薯条。
汉堡团购是否能引发房价涨幅先不谈,更令人好奇的是,沪上精致快餐可选范围那么多,这些豪宅小区为何就选中了Shake Shack?
Shake Shack的创始人叫Danny Meyer(丹尼·迈耶),是个富二代,据说从小就对餐馆和食物充满热情。
27岁时,丹尼成功开出人生第一家餐厅——Union Square Café,并且一炮而红。之后三十年,丹尼一路奋斗,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餐饮王国,所创立的USHG集团旗下拥有一系列纽约最受欢迎的餐饮品牌,三星米其林餐厅Eleven Madison Park就出自这里。
《纽约时报》曾有一篇食评这样描写丹尼在纽约餐饮界的呼风唤雨之势:“餐饮业的一个真理:如果Danny Meyer开的餐厅,人们就会纷至沓来。
2001年,为了响应麦迪逊广场公园的一项艺术活动,丹尼在公园里放置了一台专门卖热狗的小推车。没想到,生意一直很好,顾客络绎不绝。
于是,三年后,丹尼将小摊位正式升级为固定门店,取名为Shake Shack, 并将主营产品定为汉堡。
可能因为之前一直做的是高端餐饮,丹尼卖汉堡,自然也要走高端路线。怎么高端呢,先从食材下手。
汉堡肉要用从未冷冻、新鲜绞制的安格斯牛肉;肉馅又是合作多年的纽约牛肉供应商为其烹饪方式特别设计的;蔬菜选的是有机菜;用的面包是加入了土豆粉的“Potato Bun”;且所有汉堡均现做。
这样的buff加成,翻译过来就是我要卖得很贵了。最便宜的单层汉堡47元,最贵的蘑菇汉堡85元,再加上小食饮料等七七八八算下来,吃一顿Shake Shack能吃三顿麦当劳,六顿华莱士。
02
这么贵的价格,如何让人们心甘情愿为高价买单呢?Shake Shack的做法是将自己打造成“名流汉堡”。首先丹尼为Shake Shack定义了一个新概念:Fine Casual,精品休闲。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的用料健康,食材全部新鲜现做,好吃又精致。
其次,为了与身价相符,Shake Shack的选址也很讲究,基本都在城市中心,如纽约的麦迪逊广场,曼哈顿中城等。再加上Shake Shack背后还有一位叱咤纽约餐饮圈多年的米其林餐厅老板站台,连总统夫人米歇尔也被拍到过在Shake Shack吃汉堡。
总之,一套蓝血贵族品牌+名人站台的组合拳下来,就是想要像大家证明,Shake Shack才不是肯德基、麦当劳那种平凡的汉堡。
所以,沪上豪宅小区青睐Shake Shack的背后,挑的就是它连锁美式快餐品牌里的最优品质和名流身份。
资本彼时也很看重Shake Shack“名流汉堡”的地位。2015年1月,Shake Shack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二十一美元。之后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股价就翻了四倍之多,被业界称为“汉堡界特斯拉”。
2019年,Shake Shack来到中国,在上海新天地开出内地首店,开业当日创下营业额30万,排队近7小时的纪录。
第二年,Shake Shack在北京三里屯开店,开业当天也是疫情+台风预警,都没能浇灭大家的热情。
Shake Shack的门店也随之进入更多城市,深圳、广州、澳门……而每到一座城,开出的首店都要排队一小时起步,人气非常旺。
Shake Shack在中国人气火爆的背后,其实离不开它的神队友,美心集团。美心集团的故事,我们前面刚好聊过,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主页搜索观看。美心集团呢,其实不止卖月饼,它还是个十足的潮流餐饮买手。
像星巴克、一风堂、LADYM来到中国,背后都有美心的身影。
而美心为Shake Shack助力的第一步,就是选址。Shake Shack在国内的十几家门店,每家店都位于像三里屯,太古里,恒隆之类的核心商圈,商场气质里就透漏着两个字,高级。
反观隔壁哈比特,同样在国内有十几家店,选址却远不及Shake Shack。所以,在两个餐饮集团的策划下,Shake Shack在中国就和高端汉堡画上了等号。
但进入中国后的 Shake Shack,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
03
Shake Shack刚在中国开店的时候,几乎每一家门店都要排队一小时以上,但现在连五分钟都不要。而且从今年开始,Shake Shack不仅开店速度放缓,还被传出接二连三悄悄关店。
前段时间,就有网友反映,Shake Shack在广州太古汇的门店关门了,而它的开业时间,是在去年八月,仅仅一年时间就关闭了门店。而除了广州太古汇店外,Shake Shack今年还关闭了香港圆方店和武汉天地店。
另外,资本市场在最初的狂热过去后,也开始抛弃Shake Shack。现在Shake Shack的股价居上一个高点已经跌去了近一半。
从业绩上来看,2020年到2022年为止,Shake Shack都是处在亏损的状态,直到去年才开始盈利。而且这个盈利水平,对七八十一个的高客单价汉堡来说,也并不算高。
再看看与Shake Shack同样走精品汉堡路线的小伙伴们,哈比特上海门店全部关门歇业;FIVE GUYS,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红极一时大量扩店。
但目前全国仅存5家门店。更早的还有像卡乐星,White Castle(白色城堡),都已关闭门店,退出中国市场。
可以说,精致汉堡们这两年,相比于过去的一堡难求,大排长队,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为什么会面临如此境况呢?总结下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大环境不同。精致汉堡们,在人们对它们的热情退却后,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中国人不会天天吃汉堡这个问题。
大多数国人很难像美国人那样把汉堡当主食。像品牌哥吃十顿米饭配辣子鸡、大盘鸡、白切鸡、口水鸡……是毫无压力,但要连吃十顿汉堡,那就该PTSD了。这一点,隔壁肯德基早就看透了。现在是早上豆浆油条白粥,深夜串串卤味烧烤,卖的不亦乐乎。
第二个原因是精致汉堡们该认识到,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富人。动辄七八十一个的汉堡,尝尝鲜还行,真要天天吃,钱包也不允许。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精品汉堡们发家的地方,大多是不愁吃喝,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白领阶层。但随着Shake Shack们开店越多,越远离它们的纽约主场,单店年收入就越低,毕竟世界上有钱如纽约的地方并不多,富人不够用的。
另外就是精品汉堡们在同一地区开店越多,他们发现实际在抢自己人的生意,就像海底捞在疫情期间逆势扩张,同店翻台率却出现下滑,新店的生意抢的不是别家火锅品牌,而是自家老店的。
更惨的是销售额下滑了,但运营成本却越来越贵。这其中一部分怪通胀,还有一部分就与餐饮的成本结构有关了。
餐饮80%的成本来自食材、人工、租金,从1家店开到1000家店,这些成本并没有表现出强规模效应。反倒生意的重力会变得极大。
因为从管1家店的10个人到1000家店的几万人,管理难度是指数级上升,企业要对抗的熵增也随之变得很大。
最后一点,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老生常谈的性价比问题。肯德基疯狂星期四,麦当劳穷鬼套餐,汉堡王9.9随心配,还有华莱士、塔斯汀、德克士,基本上现在大家想吃一个汉堡,九块九就能搞定,甚至还有一杯可乐。
有网友就说了,“花七八十元吃一个汉堡,我都可以在汉堡王、肯德基、麦当劳中仔细挑选,换着花样吃了,何必还要追着那所谓的高端汉堡。”而且“高端汉堡也没啥不一样,吃起来和一般的汉堡没啥区别。反倒是实实在在省钱,才是正理。”
所以啊,还是那句话,在高性价比、理性消费时代,消费者会越来越务实。与其埋头拔高身价,做阳春白雪的高端餐饮,不如脚踏实地,抛弃流量与噱头,认真研发好吃又不贵的产品,才是生存之道。
来源:十万个品牌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