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核战争这事儿,谁都不愿多想,可国际形势这么乱,俄乌那边打着,中东又闹腾,美日韩那边还总搞军演,核弹头库存全球上万枚,万一哪天擦枪走火了,普通老百姓得有点自保的常识。中国地大物博,从历史经验看,早就有应对核威胁的准备。核弹的破坏力大家从日本广岛长崎那两颗原子
说起核战争这事儿,谁都不愿多想,可国际形势这么乱,俄乌那边打着,中东又闹腾,美日韩那边还总搞军演,核弹头库存全球上万枚,万一哪天擦枪走火了,普通老百姓得有点自保的常识。中国地大物博,从历史经验看,早就有应对核威胁的准备。核弹的破坏力大家从日本广岛长崎那两颗原子弹就看出来了,爆炸瞬间冲击波夷平城市,高温熔化一切,后续辐射让幸存者脱发溃烂,癌症缠身几十年。
全球有核国家九个,库存够毁地球好几回,中国作为有核大国,也强调防御。关键是,核战爆发时,地面上基本没活路,得往地下或偏远地形钻。这篇文章就聊聊中国五个实用避难地方,都是基于实际设施和地理条件,老百姓平时多了解,紧急时能派上用场。当然,最好永远用不着。
先说地铁站,这玩意儿城市里到处是,平时坐车上班,战时就是现成避难所。中国地铁建设起步晚,但速度快,现在总里程世界第一,超过1万公里。北京地铁1965年开工,1969年开通时就考虑了防空功能,深度一般10到30米,墙体钢筋混凝土厚实,能扛地下压力。核爆冲击波来时,上层建筑塌了,地铁站能挡住大部分力道,还隔绝高温和初步辐射。通风系统用风机抽气,应急电源和供水管齐备,有些站有医疗箱。
北京地铁总长700多公里,站台宽敞,一站能容几千人。全国40多个城市有地铁,上海广州深圳也类似。缺点是人多时挤,但多个出口便于进出。历史经验,莫斯科地铁二战时就当防空洞用,中国参考了这个。老百姓平时记清家附近站的布局,警报响了赶紧进,关闸门隔离外部,就能多撑几天等辐射衰减。
再聊防空洞,这东西中国建得最多,从抗日战争就开始了。1938年重庆遭日军轰炸,当地挖了1600多个洞,救了不少人。冷战时期,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紧张,国家推“深挖洞、广积粮”,全国挖洞热潮,北京上海等地建了上万处人防工程。防空洞深度8到18米,混凝土墙厚数米,分核防护级别,核1级能扛高强度爆炸。通风孔手动操作,空气循环好,有些有水井和粮油库存。
东北地区洞最多,能容纳数十万人。重庆的防空洞群源于抗战,战后部分改民用,但核心功能在。全国累计土方量够建一条新长城。缺点是位置不全公开,有些潮湿,但隔离辐射效果强。国际上瑞士有全民洞,中国更注重集体防护。老百姓参加人防演习,就能知道附近洞口,带够食物水,就能短期生存。
天然溶洞也靠谱,中国南部喀斯特地貌多,贵州广西四川有成千上万洞穴,形成于地质作用,墙壁石灰岩坚硬。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边上也有溶洞群。核爆后,洞内稳定,温度15度左右,有些有地下河供水。龙游石窟1992年发现,24个洞人工开凿,鱼鳞纹墙能挡冲击。黄土高原窑洞上百万,类似效果。
洞的优势是天然屏障,辐射尘埃难进,吸附作用强。西北和西南山区洞多,人口少,不易成目标。历史证明,抗战时川陕边区用洞防御日军。老百姓住山边的最好,提前存粮学取火,就能自给自足几周。缺点是湿滑易迷路,但比地面强多了。
四川盆地是地理大优势,四周高山环绕,东窄西宽,海拔500到800米,低洼地势像天然堡垒。抗日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迁重庆,这里成大后方,川军出川抗敌,盆地防御工事石头垒,挡住日军进攻。河流多,长江嘉陵江岷江供水,耕地广,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富。气候温和湿润,年温15到20度,森林当屏障,减缓辐射传播。
冷战时,选四川应对苏联核威胁,党中央计划转入这里指挥。盆地面积大,山脉阻挡导弹精确打击,人口密集但军工分散,不易全覆盖。国际经验,阿富汗山地让美军炸15年无效。老百姓这里的多,核战时就地避难,靠本地资源自足。缺点是盆地内目标多,但整体防护好。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3000到5000米,山脉绵延,空气稀薄低压。核废物扩散慢,高地势让辐射沉积少,寒风吹散污染。面积广,人口稀少,少价值目标,敌人不太扔弹这里。地质矿物吸附辐射强,有些溶洞可藏身。交通弱,复杂地形增进攻难度。西藏战略要地,常规武器难作战。气候冷,但水源雪山河多。研究显示,高原大气减弱辐射范围。老百姓去高原避难,成本高,但影响小。缺点是氧少冷,但核战中比低地安全。历史中,青藏作为后备区。
这些地方不是万能,得结合实际情况。地铁和防空洞城市实用,溶洞山区好,四川青藏偏远强。核战后果毁灭性,爆炸后辐射长期污染土壤水源,免疫崩溃癌症多。老百姓平时多学常识,参加演习,存应急包。国际合作才根本,避免冲突升级。希望和平永驻,但准备总没错。
来源:斋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