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薪五万去看Lady Gaga的演唱会,月薪两万去看王心凌,月薪三千去看那艺娜。”
作者 - 无菌卤蛋
监制 - 她姐
当代年轻人,有了自己的演唱会等级制度。
“月薪五万去看Lady Gaga的演唱会,月薪两万去看王心凌,月薪三千去看那艺娜。”
今年夏天,为了这个粗看造型浮夸、细看妆容粗糙的中年妇女,数以千计的年轻人,挤进闷热潮湿的LiveHouse里。
当那艺娜出现,他们仿佛被按下喇叭开关,开始疯狂重复“退票”二字。
风暴中心,58岁的那艺娜五音不全、面不改色。因为无论她能否准确进到音乐里,只要她粗壮的声音一出:“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年轻人就会一秒切换大合唱:“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
接下来,你想象不到的所有奇观,都会在时长2小时的演出里轮番上演。
两小时后,演唱会结束,花99块钱来到这场演唱会搞抽象的年轻人,眼中开始看见更有趣的生活。
这是一种之前没有意识到的畅快。
谁在搞抽象?
“退票、退票、退票……”
在刷短视频时,网友小静误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演唱会,年过五旬的那艺娜在台上演出,一群年轻人在台下疯狂起哄要求退票。
哪怕是追惯KPOP的小静,也没见过这种叛逆的大场面。
更令她意外的是,那艺娜带头玩梗,调侃退票、圈钱,声音大过了所有人:“你们说得不对!是退如票、圈如钱!”
小静愣住了。
她看着屏幕里的女人,年纪很大了,成名以前在农村种田、带孙子,现在为了梦想却这么努力,“她没有生气,还接梗!玩得起也放得下。”
来自账号:囿
大数据精准捕捉到了小静片刻的失神,开始密集推送。她刷到了越来越多的巡演,越来越多的笑料,逐渐沉浸在一种无意识的集体狂欢中:“每次想起那艺娜,嘴角都不自觉微微上扬。”
这场年轻人的狂欢,始于便宜和猎奇。
那艺娜定价99/129/229/666的演唱会,快速吸引了许多尝鲜的年轻人。
而这群常年冲在玩梗第一线的年轻人们,又让这个五旬老太的演唱会,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最火爆的演出现场。
爆火出圈的退票喊话,如今只是这场演出必备的开胃前菜,越来越多的笑点被年轻人创造出来,完成从玩梗到造梗的主体性提升。
在巡演上,因为场地较小、人又太多,许多粉丝被热到头昏脑热,拼命大喊:“把空调调低!”
那艺娜看着汗流浃背的粉丝们,立刻交代工作人员:“把空调开到最高(意为最大)!”老年人用词的错位,笑点十足,也让台下年轻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现场煮粉丝了!”
来自账号:灵光闪闪
有网友高呼是那艺娜的十年老粉,那艺娜毫不客气回怼:“我出道才两年!”
她的大脑有种“未被知识污染的美”,将网友写的“四六级”说成“四十六级”,把“雅思过7(分)”说成“雅思过期”,祝福一秒变诅咒,引发全场爆笑。
她把话筒递给观众,话筒就被顺走了。
工作人员赶紧上手抢,那艺娜却双手一张继续唱,中气十足的嗓音丝毫不用话筒放大,衬得工作人员的忙乱笑料十足。
来自账号:突突崽
更新奇的是,往常只有在KPOP现场才能看到的随舞,出现在了那艺娜演唱会的观众席上。
许多年轻人无所顾忌,热火朝天地舞动。
这才是演唱会最开始的意义,人人都能展现自己的兴趣,哪怕你什么都不会。
来自账号:To托比by
总之,当你误入那艺娜的演唱会,就已经坠入一个宏大的“那艺娜宇宙”,她一人之力足以联动全球娱乐圈。
不管是讨论张元英、柳智敏谁是韩国五代女团第一,Lady Gaga、泰勒·斯威夫特和那艺娜谁更厉害,者来女和那艺娜谁唱得好,甚至在《歌手》总决赛前提前祝福“善与纯”(单依纯)夺冠……
这些放在其他场合注定掀起粉圈骂战的敏感话题,那艺娜压根没听懂,却用浓重的口音自信回应,丝毫不怕说错话,将娱乐至上诠释得淋漓尽致。
来自账号:JolynePie
她越是坦然的“玩梗”,越被粉丝视为打破话语禁忌的精神领袖。
跟着这个时代千变万化的那艺娜,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那浓重的湖北钟祥口音,和属于中老年朴素的乡土情结。
终于,小静沦陷了。当那艺娜巡演来到深圳,她加钱抢到一张原价229的票,包含1v1合影和签名专辑。
演唱会上,小静拼尽全力抢到了那艺娜“从老家带来的茄纸和豆角”中的豆角。
随后的合照环节,那艺娜抱了抱她,温柔地对她说:“你抢到豆纸啦!”
她把豆角小心翼翼地带回了家,炒了一盘土豆烧豆角,填饱了饥肠辘辘的胃,照应了狂欢后被笑点涨满的心。
“我作证,娜娜身上没有老人味!”在温暖的回忆后,小静冷不丁补了一句,将煽情拉回抽象。
澄清那艺娜身上没有老人味,是年轻人对这位58岁娱乐圈新人的调侃。
身上有淡淡的香味,本是年轻人靠近偶像或crush时自带滤镜的一部分,如今也被用在了那艺娜身上,“娜娜香香的”。
谈起那艺娜,年轻人话语、情绪、思维都极其跳脱,一如他们追捧的那艺娜一样百变。
谁是那艺娜?
“要是你没赶上17岁的泰勒·斯威夫特、18岁的比莉·艾利什、19岁的阿黛尔和22岁的Lady Gaga,就不要错过58岁的那艺娜。”
但那艺娜究竟是谁?
在互联网的抽象宇宙中,她是凭外国人滤镜快速走红又消失的“俄罗斯娜娜”,是带着《爱如火》卷土重来的乐坛新星。
她的全国巡演场场爆火,甚至即将进军北美市场。
她是56岁出道的农村妇女,却正在成为“比肩世界巨星”的本土偶像。
当然,这样过于夸大的地位,起初只存在于网友自嗨的玩梗中。
他们将那艺娜演唱会上的粗糙物料,进行精细地P图、二创并全网刷屏,颠覆了普通人对那艺娜的认知。
在他们高涨且百无禁忌的创作欲下,普通农妇那艺娜摇身变为世界的美艳巨星,拥有了无数种惊为天人的人生叙事。
她时而是前苏联送给世界最后的礼物,帝国最耀眼的玫瑰,苏维埃最后的绝唱;
时而带着悲天悯人的神性,俯瞰芸芸众生;
时而有点“像泰勒·斯威夫特”;
时而是闪着人性光辉的自由女神……
有网友一眼入坑:“捞捞这个小美女,怎么现在不出来露面了。”
有网友在频繁刷到那艺娜后,陷入脸盲恐慌。
对此,素未谋面的陌生网友统一不了审美,只有口径出奇地统一:“神本无相。”
一开始,“帝国最后的玫瑰”只限时开放在P图里。
但现在,随着流量暴涨、资源提升,那艺娜正在活成P图后的样子。
在把杨迪打造成男团的化妆师兔子手里,她被爆改成“行走的帝国玫瑰”。
变装的单条视频抖音,点赞量达到256万。
在《V》中文版杂志上,与蔡依林、林俊杰共同撑起7月刊封面的,是化身LadyNana的那艺娜。
就连带货,她带出了一线明星的精致感。
7月中旬,她为品牌站台,妆容精致、个性鲜明,举手投足都是明星的气场。
她还解锁了漫展的行程,cos《第五人格》里的红夫人虚妄,凭美貌登上了热搜榜。
那艺娜,真成大明星了。
从素人一夜之间成为炙手可热的“顶流”,那艺娜的成功让人们感到好奇了:一个58岁的老太太,怎么就突然重启人生了?
要想了解那艺娜,绕不开她一波三折的互联网成名史,每一段都是剧本写不出的离奇。
2022年初,当丈夫把一部智能手机递到在家带孙子的翟革英手里,孙子变成富三代的命运齿轮就开始转动了。
点开短视频APP后,翟革英深深沉浸在特效中不能自拔。
这个1967年出生于湖北荆门的女人,在特效的拉满、叠加之下,摇身一变成了“俄罗斯娜娜”,吸粉200万中老年人。
自诩来自“俄罗斯”却很爱中国,她开启直播并带货。
许多被打动的中老年,为这段“中俄友谊”疯狂消费,这段圈钱史也成为了她的黑历史。
还不出4个月,“俄罗斯娜娜”就被封号,更因虚构人设圈钱被央视点名:“不要放过这个娜娜。”
不过,短短沉寂两个月后,在湖北的田间地头,她以“大中国娜娜”的名字重生。
这一次,她去掉了浓眉大眼的异域特效,分享自己在田间地头的生活,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朴素路线。
可在精彩的互联网世界,没人愿意关注一个相貌平平、自娱自乐的乡村老太。
正如田埂上老黄牛身上有种生活难以磨灭的韧劲,尝过流量甜头的翟革英,并不甘就此作罢。
再见面,她化身网络歌手那艺娜,带着一首《爱如火》强势来袭。那是爱唱歌的她,报名音乐班上完10节课后,自费6万多块钱出的歌。
“心宅(在)跳,是爱情如烈火,你宅(在)笑,疯狂的人是我……”曲风土味、歌词洗脑、口音魔性,这首歌却火了。
随后,她又出了诸如《谁能给我爱》《坚强笨女人》《恨如冰》之类的土味歌曲。
就连歌手陈粒、龚琳娜、单依纯等都在一些场合分享或唱过它们。
单依纯直播唱《爱如火》
紧接着,她盯上了线下演出,开启全国巡演。
名为“巡如演”的演唱会越开越多,被猎奇和低价吸引的年轻人们,找到了将线上孤单玩梗变为线下集体狂欢的机会。
她成了年轻人的精神领袖。
顶着一张张时而精致、时而粗糙的脸,用时时刻刻都劲儿很大的嗓门,对胡言乱语的网友做到句句有回应。
看起来无比真诚的双方,事后回去复盘,才发现彼此句句都在造假,却不妨碍一场心满意足的对话。
而在年轻人的二创中,随着《爱如火》一起蔓延爆火的,还有一系列“X如X”的句式。
来自账号:哈哈静
她的粗嗓被年轻人称为“牛如叫”,表情变化被称为“变如脸”,巡演被称为“巡如演”……
这股风潮还蔓延到了整个娱乐圈,在其他歌手发歌的时候,不喜欢听的人们调侃“难如听”,有艺人黑着脸面对绯闻,被称为“破如防”……
那艺娜,彻底出圈了。
爱她的人直言:花99块钱和一群人一起发疯2小时,比看心理医生有用。
讨厌她的人感叹:现在什么人都能火了?
其实,每一个不符常理的背后,往往都有着最朴素的逻辑。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那艺娜,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谁在制造那艺娜?
把“退票”用成应援词、节拍器的年轻人,从没想过,有一天这个词能回归它本来的意思。
8月7日,那艺娜发长文表示,全额退还5月杭州首场演唱会的票款,以感谢粉丝。
时间回溯到5月23日,那是这场荒诞狂欢的开始。
在那艺娜首场演唱会的现场,猎奇的人们不抱期待地进了场,却在其演唱歌曲《苹果香》的时候,听到了清亮的童声音频。
抽象,太抽象了。
眼前的五旬老太,嘴里正发出不合常理的脆嫩童声,“假唱!”很快有观众意识到,大声喊起来。
台上的那艺娜熟视无睹,也许是老人耳背、也许是听成了“加场”,总之,她面不改色地继续跟唱。
不过,当第一句“退票”响起,迅速演变成一道道整齐响亮的呐喊时,那艺娜还是慌了一下。
伴奏放完后,她又开始清唱,试图证明自己是真唱,却发现就连最有诚意的“全开麦”也逃脱不了被喊“退票”的命运。
扎根于直播间、日常与抽象作伴的她开始意识到,或许这个词并非恶意,只是年轻人们喊一喊、爽一爽。
“退票!”突然,那艺娜大喊一声,吓得台下的人一激灵。
她无意间地一句话,拆解了年轻人对严肃无聊的恐惧。
惊雷过后,这届最抽象的年轻人很快反应过来:这就是“正主带头玩梗”啊!跟上!
他们迅速统一战线,将“退票”喊出对生活憋着一肚子气后撒欢的气势,“退票、退票、退票……”
8个“退票”的节拍后,没有乐理知识、永远找不到拍子的那艺娜顺利进对了拍,“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现场陷入狂欢。
回到家中,年轻人对种种离奇念念不忘,追求快乐的本能使他们开启了二创。
对于离谱到令人啼笑皆非的童声,人们调侃是肚子里的“娜婴”在唱。
年轻人化身当代物理学大师,试图通过“科学”来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这是6岁的那艺娜唱的,现在才传到人们的耳朵里。
当时,对此乐此不疲的人们还不知道,这把小小的“爱如火”居然能烧得这么久、这么广、这么强。
从那之后,那艺娜开始频繁出歌曲、开巡演、出席音乐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去捧场,甚至提前排队,只为抢到前排换一个高声喊“退票”的机会
那些把退票当玩梗,调侃“绝对退不了票,因为退票口在前苏联”的年轻人,从没想过有一天真的会被退票,还退得那么真诚。
除此之外,年轻人惊讶地发现,曾经被他们带头制造、津津乐道的梗们,居然正在被这个“五旬老太”那艺娜一点点实现。
巡演开始时,经纪人张兵提到,最初那艺娜只有8、9首歌,其他时候只能靠她说话热场。
但现在,随着《比个心》等歌曲逐步发行,那艺娜的实力已经足以走向更大的舞台,甚至正在筹备北美巡演。
曾经,粉丝们调侃她是俄罗斯人,她也不恼,当场教学“俄罗斯弹舌”,带领全场一起卷起舌头发出不中不洋的“rrrrr”的弹舌音,引发集体爆笑。
现在,她还秀上了英语,在千人现场自信地来上一段云里雾里的English,并不标准,却很自信。
她就这么随时随地、笑容满面地展现自己,让人感到一种张牙舞爪的生命力。
尽管妆容是粗糙的,唱功是没有的,口音是泥沙俱下的,说话是乱七八糟的,但人却是百无禁忌、气血很足的。
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制造了无可复制的“那艺娜”魔力。
使劲儿搞抽象的那艺娜,似乎不只是为了跟上网友玩梗的速度,而是要把前半生对这个世界错过的精彩都给都给补回来,就像解压一个巨大的人生Zip压缩包。
年轻人笑得越开心,对她越熟悉,反而感到越陌生,因为下一次总有人们没见过的她,不知道会从哪里、以何种方式出现,继续刷新人们的认知。
玩梗归玩梗,说到底作为“歌手”,那艺娜的唱功的确很差。不过,这一点现在也正在被她改变。
有网友分享,那艺娜报名了自己朋友的声乐机构,努力提升唱功。
向来冲浪在第一线的那艺娜,还现身评论区回应:“活到老,学到老。”
赤手空拳、横空出世的那艺娜,毫不内耗、勇往直前,居然真的做出名堂来了。
甚至在58岁的当下,她还大声说着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两年后要去鸟巢开演唱会。
其实,去不去鸟巢开演唱会不重要了,鸟巢不是终点。
当一个年近60的农村妇女还能突然成功,并愿意不断尝试和进步,还乐于成为年轻人的“养成系”,本身就足够反焦虑。
似乎,我们家中的母亲也曾有这般鲜活的生命力,梦想着退休后能走到一个比家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似乎,我们都还有更多可能性。
于是,年轻人聚在一起,开了一个看似荒诞的玩笑。
他们用一张99元的门票,换来一个和未来、人生、意义、现实都无关的夜晚。
在这样一个夜晚,那艺娜会带着不够精致的台风,顶着进步但仍不精致的妆容,进错拍、大走调,引领全场大喊“退票”。
粗糙充斥其间,快乐却随时上演。
在那艺娜不纠结、不内耗、不怕输、不怕造的牛劲下,许多年轻人感到久违地被接纳、被释放、被鼓舞。
尽情狂欢的年轻人,能笑足两小时,笑得被人理解、无人批判,然后带着无所顾忌的热情投入生活之中。
无关痛痒的大笑中,年轻人生长出因不甘无聊、不怕出错而日渐丰满的羽毛,逐渐堆造出一个势不可挡的鸟巢。
“那艺娜”可以再来、再换、再造,而在一场场狂欢被托起的,是年轻人自己的人生。
来源: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