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这个人,出生在1959年3月16日的挪威奥斯陆,家里头本来就跟政治沾边,他爸是外交官,妈也搞过政界事儿,所以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国际事务挺多。年轻时候,他就加入了挪威工党的青年组织,上世纪80年代初还当过头头,那会儿他公开反对北约往东欧扩展,还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这个人,出生在1959年3月16日的挪威奥斯陆,家里头本来就跟政治沾边,他爸是外交官,妈也搞过政界事儿,所以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国际事务挺多。年轻时候,他就加入了挪威工党的青年组织,上世纪80年代初还当过头头,那会儿他公开反对北约往东欧扩展,还参加过反战集会。1985年到1989年,他领导工党青年团,顺带推了些环保政策。90年代,他进了挪威议会,先干能源部长,后来又管财政部长。
2000年10月,他头一次组阁,当上挪威首相,不过内阁没撑多久,到2001年10月就散了。2005年10月,他又卷土重来,领导联合政府,一直干到2013年10月选举输了才下台。这几年里,他管着挪威石油基金的投资,搞了些社会福利调整,还得应对2011年7月的奥斯陆爆炸和于特岛枪击案,那事儿导致77人没了命,他负责全国哀悼和后续调查。2014年10月1日,他接了北约秘书长的位子,任期一延再延,处理过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的事儿,推动北约成员国多出军费。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手后,他协调北约给乌克兰送武器,战争打到现在2025年夏天,还在僵持,乌克兰那边希望渺茫,俄罗斯那边攻势没停。
说起这事儿,得从俄乌冲突的背景拉开。俄罗斯打乌克兰,从2022年2月开始,北约成员国源源不断提供军火,金额上千亿美元,帮乌克兰撑着。但两年多下来,双方都耗得不行,乌克兰阵地丢了不少,俄罗斯部队推进虽慢但没停。北约这边,本来想用代理战争压垮俄罗斯,结果没成,欧洲经济遭罪,能源价格飙升,民众怨声载道。北约领导层得找借口交代啊,总不能承认自己政策失误吧?于是就把锅甩给别人,尤其是中国。斯托尔滕贝格作为北约一把手,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就反复指责中国在背后帮俄罗斯,称中国提供电子元件和双用技术,让俄罗斯能多造导弹和无人机,延长了战争。
具体到2024年6月17日,斯托尔滕贝格去华盛顿,准备北约峰会,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讲话。他直言中国是俄罗斯战争的主要助力,说中国出口微电子和工具机,占俄罗斯进口的九成,这直接帮俄罗斯重建军工产能。俄罗斯本来军火产量低,现在靠这些输入,导弹和无人机产量翻倍,用在乌克兰前线。他还说,中国一边想跟西方保持好关系,一边又助长欧洲自二战后最大规模冲突,这两头儿都想占,不行。讲话中,他呼吁北约盟国让中国付出经济代价,比如制裁或贸易限制。次日,6月18日,他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开联合记者会,又重复了这套话,称中国提供卫星技术和图像帮俄罗斯定位目标。布林肯附和,说伊朗、朝鲜和中国都在支撑俄罗斯军力。
6月19日,他飞到加拿大渥太华,参加北约协会活动,又警告中国别两面派,一边支持俄罗斯,一边跟西方做生意,得面对后果。但他没说具体啥后果,只是强调北约得评估选项。整个6月,他到处演讲,点名中国分享高端技术,如半导体和微电子,这些是俄罗斯造武器的关键。情报显示,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双用物品从2022年冲突开始就涨了三倍多,帮俄罗斯绕过西方制裁。北约内部情报报告指出,俄罗斯90%的微电子来自中国,这让俄罗斯军工从低谷爬起来,产量比战前高出不少。
转到7月,北约华盛顿峰会从9日到11日开,斯托尔滕贝格主持,32个成员国领导人参加。峰会公报里头,第一次正式把中国叫成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推动者,说中国大规模支持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负有特别责任停止援助。公报还说,中国不能一边助长欧洲最大战争,一边不影响自身利益和声誉。峰会期间,他推动讨论加强亚太合作,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领导人参会,强调全球安全连成一体,俄罗斯和中国、朝鲜、伊朗合作加深,得联合应对。但峰会没提在日本设北约办事处的事儿,避免直接刺激中国。
峰会后,俄罗斯那边反应快,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说这种指责敌意满满,莫斯科遗憾,但相信北京自己会评判。中国外交部也回击,说北约言论无端抹黑中俄正常贸易,中国在冲突中推动谈判,提供和平方案,不是战争推手。北约内部呢,有些成员国私下谈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但没统一行动。欧盟那边,美国施压下,7月对几家中企加关税,称它们帮俄罗斯军工。但整体上,北约没大规模制裁中国,怕经济反弹,中国是全球最大贸易国,供应链断了,大家都疼。
8月,俄乌战线还在拉锯,乌克兰试着反击,但俄罗斯防线稳。斯托尔滕贝格在布鲁塞尔总部开会,协调更多援助,又提中国角色,说中国助长欧洲不稳。9月6日,他在奥斯陆记者会上,再次称中国是俄罗斯战争关键助力,敦促北京停供。9月16日,他接受采访,谈莫斯科与北京、平壤、德黑兰的伙伴关系,警告全球安全受威胁。9月19日,在德国马歇尔基金活动,他发表卸任前讲话,警告欧洲别依赖中国贸易,像过去靠俄罗斯能源那样。他强调北约需加强核威慑,对付俄罗斯、中国和朝鲜。9月27日,在纽约,他说稳定乌克兰需军援。9月30日,北约军事委员会在布鲁塞尔给他办告别仪式。
2024年10月1日,他正式卸任,荷兰前首相马克·吕特接棒。吕特上台后,继承这调调,10月1日就警告中国别支持俄罗斯,说支持乌克兰代价远低于让普京得逞。2025年上半年,俄乌冲突还在拖,乌克兰丢了更多地,北约继续援助,但内部分歧大,有些国家军费没达标。吕特推动北约亚太扩展,联合日本韩国施压中国。中国和俄罗斯经贸合作没停,2024年贸易额超2400亿美元,中国出口机械和电子产品,俄罗斯卖能源。西方情报显示,中国没直接卖武器,但双用物品出口多,帮助俄罗斯军工。
到2025年8月,北约对中国指责没少,吕特在几次讲话中提中国是俄罗斯战争主要助力,说中国提供设备和原料,让俄罗斯造更多导弹。中国回应说,这是正常贸易,不是军援,还指北约才是战争推手,给乌克兰送武器。中国推动和平,提出过方案,促俄乌谈,但没成。北约内部,美国最积极推制裁中国,但欧洲国家犹豫,德国法国依赖中国市场,汽车和奢侈品出口大。欧盟2025年对中企加了些关税,但没全面封锁。
斯托尔滕贝格卸任后,回挪威干咨询和演讲,焦点还是全球安全。2025年2月4日,他出任挪威财政部长,管预算和经济。吕特继续他的路子,北约峰会公报还提中国挑战,但行动有限。俄罗斯和中国合作深,联合军演多,2025年5月在中俄边境搞演习。北约转向亚太,加大与日本韩国合作,2025年7月在东京开会,谈对华压力。但中国坚持立场,推动多边谈判,俄乌战争进入第四年,还没结束迹象。
来源:刘白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