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晚安牛奶”陷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19:17 1

摘要:晚安牛奶最大的卖点莫过于其“高褪黑素含量”。某品牌在介绍中标明“褪黑素含量:12500pg/盒”,但特别注明“此产品为普通食品”。

□记者 孙倩文

在越来越多人被失眠困扰的背景下,近期多家乳企推出的“晚安牛奶”备受关注。

某品牌“晚安牛奶”通过“10倍+原生褪黑素”的宣传语,让人眼前一亮,很多容易失眠的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来尝试。

但喝过后消费者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称“适合睡前饮用,喝了睡得很香”,也有人吐槽“喝完两眼炯炯有神”。

晚安牛奶最大的卖点莫过于其“高褪黑素含量”。某品牌在介绍中标明“褪黑素含量:12500pg/盒”,但特别注明“此产品为普通食品”

线上销量不错 消费者评价不一

8月12日,在郑州某连锁生鲜超市,记者发现了一款“晚安牛奶”产品。这款牛奶一瓶为250ml,一组4瓶售价为29.9元,价格高于普通牛奶。

在电商平台上,某款“晚安牛奶”销量为1000+。产品详情页介绍为全脂灭菌乳、生牛乳,含“10倍+原生褪黑素≥12500pg/盒”,含量是该品牌纯牛奶(盒装)的10倍以上,并且特别注明了:此产品为普通食品,不适用于疾病预防、治疗目的,不能替代保健食品或药品

在记者询问该产品是如何添加褪黑素的,客服回答称:“该产品含有褪黑素是因为采用了创新技术,通过对奶牛品种选育、饲料营养调控以及饲养环境管控等方式,提升了牛奶中的原生褪黑素含量。”具体如下:

全基因组遗传选育:筛选出特色种公牛,建立高褪黑素奶牛核心育种群,使分泌乳中的原生褪黑素含量比常规牛群高1.2倍。

饲料营养调控:基于褪黑素分泌原理,通过对饲料营养的调控,进一步提升了原料乳中的褪黑素含量。

饲养环境管控:提高奶牛舒适度,使原料奶中褪黑素含量提高8.46%以上。

在产品评价中,消费者对此评价不一。有人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的,喝了还真的对睡眠有帮助”,还有人说“一点用也没有”。

目前市面上热销的“晚安牛奶”通常添加了褪黑素、γ-氨基丁酸(GABA)、酪蛋白肽(活性肽)以及少量维生素B6、镁、钙等。

这类产品真的能助眠吗?

郑州市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朱绍英介绍,褪黑素是人体松果体分泌的调节昼夜节律的激素,确实能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但市面上“晚安牛奶”中褪黑素的含量极低。

例如某品牌宣称含“10倍原生褪黑素”,一盒含12500pg褪黑素,其实换算一下每盒仅含约0.0000125毫克,而临床推荐褪黑素助眠的有效剂量为0.1~0.3毫克,远低于治疗需求。

朱绍英介绍,GAB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降低神经元兴奋性来缓解焦虑,间接改善睡眠,但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

作为大分子氨基酸,GABA难以穿透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即使高剂量摄入,大部分也会在肠道被分解代谢。GABA的助眠宣称更多基于理论推测而非临床验证,难以直接助眠。

朱绍英表示,“晚安牛奶”其他的添加成分,如酪蛋白肽、维生素B6、镁、钙等,本身就是普通牛奶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但通常含量不足以产生助眠的显著效果。

要达到研究中显示效果的剂量,理论上需要摄入多少“晚安牛奶”才可能有效?

据央视网微信公众号消息,我国明确规定褪黑素属于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不能额外添加,市面上的“晚安牛奶”宣传是通过饲养方式提高原生褪黑素含量。

如果喝这种“晚安牛奶”,需要喝约8000盒才能达到治疗剂量。

“市面上售卖的‘晚安牛奶’添加GABA的量通常为每盒250~500毫克。即使按保守吸收率计算(如30%肠道吸收,但入脑效率未突破1%),则每盒添加的数百毫克GABA实际对大脑抑制的贡献可忽略不计。若要达到可能起效的剂量,需每日饮用至少10升含GABA的牛奶(相当于40盒),这在现实中不可行。”朱绍英介绍。

应对失眠 科学管理是关键

河南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徐亚辉介绍,失眠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焦虑、抑郁、应激反应等心理因素占慢性失眠的60%以上。

“失眠者通过‘晚安牛奶’获得助眠效果,更多的是其可能产生的安慰剂效应:它的‘助眠’标签会给失眠者形成积极心理预期,降低睡前焦虑,间接促进放松。”徐亚辉提醒,失眠需要个体化治疗,且一般是综合多种手段治疗,不能简单通过某种食品就达到治愈效果。

这类宣传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其忽视正规治疗的重要性,延误病情。同时,对于失眠成因复杂、多样的情况,单一食品难以覆盖所有可能性,效果也缺乏科学依据支撑,可能影响公众对科学治疗方法的认知。

徐亚辉建议,对睡眠的时间和质量不满意,每周出现3次以上,持续1个月,伴有日间功能损害,如困倦、乏力、心烦易怒、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到次日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出现血压升高、心脏不适等,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医生会根据失眠的不同原因和严重程度,给予个体化的治疗。“从非药物治疗到针对难治性失眠症的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等,有一系列的针对性治疗手段。”

对于有失眠困扰的公众,徐亚辉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管理好睡前行为: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试试阅读或听轻音乐来放松。

如果睡前思绪纷乱,可以试着把担心的事情写下来,告诉自己明天再处理;管理好白天的生活。

适当运动,每天进行走路、慢跑等轻中度强度的运动1小时,睡前3小时不剧烈运动。避免饮用茶、咖啡。午休时间控制在0.5小时以内。

朱绍英提到:“消费者为助眠而购买‘晚安牛奶’的行为,本质上是‘通过食物改善健康’的需求体现,但背后既包含积极的健康意识,也存在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误区。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真正的‘助眠饮食’从来不是依赖某一种添加了特殊成分的食物,而是建立均衡的饮食模式、规律的作息和放松的心态

与其纠结‘添加了什么’,不如回归牛奶的本质价值——作为优质营养的载体,搭配整体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更可靠的‘助眠之道’。”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