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癌症治疗领域,化疗无疑是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其带来的副作用——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却给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困扰。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铂类药物、紫杉醇、长春花碱及蛋白酶体抑制剂等引发,患者常出现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疼痛、肌力减退以及本体感觉或温度觉
Effects of ozone treatment on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 promising research area
臭氧治疗对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一个有前景的研究领域
在癌症治疗领域,化疗无疑是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其带来的副作用——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却给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困扰。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铂类药物、紫杉醇、长春花碱及蛋白酶体抑制剂等引发,患者常出现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疼痛、肌力减退以及本体感觉或温度觉改变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行走、握持物品等,还常常导致焦虑、抑郁、失眠和疲劳等心理问题,显著降低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更糟糕的是,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有时会成为慢性病症,在化疗结束后数月甚至数年依然存在,迫使医生减少化疗剂量或提前终止治疗,从而影响抗癌效果。目前针对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十分有限,仅有度洛西汀被证实对疼痛管理有一定效果,但其推荐等级仅为“中等”,平均仅能降低1分的疼痛评分(10分量表),且停药后效果迅速消失。
然而,近期由西班牙Dr. Negrín University Hospital的Bernardino Clavo教授及其团队展开的关于臭氧治疗的研究,为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臭氧是一种具有强氧化特性的化合物,医用臭氧通过专业设备由医用氧气生成,以臭氧/氧气混合物(通常含95%–99%的氧气和1%–5%的臭氧)的形式应用于临床。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臭氧治疗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免疫系统、炎症反应等多方面机制,对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症状产生积极影响。在初步研究中,数据显示接受臭氧治疗的患者在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升、焦虑和抑郁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项对11个不同部位(四只手和七只脚)的七名患者的研究中,86%的患者报告了疼痛减轻,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从7分显著下降至4分,并且这种改善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依然得以保持。此外,臭氧治疗还被发现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根据EQ-5D-5L问卷,患者的自我健康状态评估从50分显著提升至75分。尽管这些初步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仍需谨慎对待。目前的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多为非随机对照试验,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臭氧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随着更多严谨的临床试验的开展,臭氧治疗在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明朗,有望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开辟新的道路。
引用本文:Clavo B, Cánovas-Molina A, García-Lourve C, Cazorla-Rivero S, Federico M, Rodríguez-Esparragón F. Effects of ozone treatment on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 promising research area. Med Gas Res. 2025 Jun 1;15(2):195-197. DOI: 10.4103/mgr.MEDGASRES-D-24-00074.
DeepSeek回答精选(仅供参考)
来源: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