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我心中的抗战文学经典——致敬《四世同堂》和它的“幕后英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16:41 2

摘要:中学时初读《四世同堂》,我为彼时的山河破碎痛心疾首,为当年的国仇家恨愤慨落泪,而随着时间推移,我再次细读这本经典巨著时才发现,老舍先生的这本书,哪里是只写北平人,而是如美国作家赛珍珠所说,“超越了一个民族、一场战争或是一个时代”。守旧本分的祁家,一心救国的钱家

中学时初读《四世同堂》,我为彼时的山河破碎痛心疾首,为当年的国仇家恨愤慨落泪,而随着时间推移,我再次细读这本经典巨著时才发现,老舍先生的这本书,哪里是只写北平人,而是如美国作家赛珍珠所说,“超越了一个民族、一场战争或是一个时代”。守旧本分的祁家,一心救国的钱家,卖国求荣的冠家,故事里的这些小家小户,穿越时空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再读《四世同堂》,我感受到的是它的“后劲十足”,老舍笔下那些可悲、可爱、可恨、可敬的身影,何尝没有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依然生活在小羊圈胡同的人性世界里,这正是经典的伟大之处。更为重要的是,老舍在书中寄寓了重塑国民性的思考。他写道:“我们须暂时都变成猎人,敢冒险,敢放枪,因为面对面的我们遇见了野兽。诗人与猎户合并在一处,我们才会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它既爱好和平,而在必要的时候又会英勇刚毅,肯为和平与真理去牺牲。我们必须像一座山,既满生着芳草香花,又有极坚硬的石头。”《四世同堂》让我们看到,无论中华民族遭遇怎样的劫难,总会有一批心系苍生、无惧黑暗的人,撑起整个民族的脊梁,重整河山待后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一名读书博主,我一直希望将更多抗战文学经典推荐给广大读者。5月2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整版报道《中外反法西斯文学互译——传递守望和平共同心声》,其中提到出版人赵武平在美国找到了《四世同堂》的英文译稿原稿,并以此为依据回译了10多万字,尽最大努力呈现《四世同堂》原貌。这件事我之前就略有所知,但是对手稿的主人浦爱德知之甚少。通过查阅资料,我得知她出生于中国山东,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不仅与老舍合作翻译了《四世同堂》,还在北平协和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服务部,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抗战期间,她身体力行,在海外筹集资金支持中国,一生知华友华。

浦爱德与老舍合作翻译的《四世同堂》英文版(书名The Yellow Storm)

随着这位国际友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鲜明,我拍摄了短视频《这个美国人,一生都在讲中国故事》。我在视频中说:“《四世同堂》是一部抗战文学经典。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四世同堂》的幕后英雄浦爱德”“今天我们讲述她的故事,是对这位国际友人最好的纪念”。

短视频发布后,我看到了许多网友的温暖留言:“有些人一旦听说,就不会忘记,浦爱德的爱无国界”“哪一个国家都有善良的人,中国人不会忘记老朋友,有点感动,眼角湿润了”。书和人一样,都有各自的命运,老舍先生可能不会想到,《四世同堂》的译稿会在半个多世纪后被人重新捡拾,更不会想到,这部经典会在今天经由互联网的传播被新时代的读者阅读。我突然寻找到了做读书博主的意义:让我们用流量,传递一种恒久的精神,释放一种温暖的力量。

初审:唐姝菲

复审:张中江

终审:张维特、宋强

排版|小棠

好书探,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

来源:好书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