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有礼 文明有你丨社区党支部书记 二十余载孝老爱亲——记“滨海好人”李玲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16:05 2

摘要:在茶淀街道雅安里社区,现任第四网格党支部书记的李玲春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小脑萎缩的母亲和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常令人称赞。在妥善照顾父母的同时,她坚守社区岗位,带领支部成为模范党支部,从未因家事耽误工作,曾获得多项荣誉。不久前,她又入选2025年第二季度“滨海好人

津滨海讯(记者 范炳菲)在茶淀街道雅安里社区,现任第四网格党支部书记的李玲春二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小脑萎缩的母亲和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常令人称赞。在妥善照顾父母的同时,她坚守社区岗位,带领支部成为模范党支部,从未因家事耽误工作,曾获得多项荣誉。不久前,她又入选2025年第二季度“滨海好人”榜单,获评孝老爱亲好人称号。

晨昏相伴:寸步不离的守护

清晨五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李玲春的厨房已亮起了灯。她熟练地淘米煮粥,蒸上母亲爱吃的南瓜馒头。案板上,为父亲准备的降压药已经分装好,用便签纸标注着“早饭后服用”。

“妈,该起床洗漱啦。”李玲春轻轻推开父母的房门,窗帘缝隙里漏进的晨光中,能看到她眼角的细纹。从床上抱着母亲坐在床边,母亲像孩子一样任由女儿帮着穿衣服、袜子、梳头发。老人患上小脑萎缩后,记忆逐渐模糊,却唯独记得女儿的声音:“春儿手暖,梳头不疼。”每天梳头时,李玲春都会特意用热水泡泡手,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三年。

早餐桌上,李玲春总是先给母亲喂饭。老人吞咽困难,她就把粥熬得像米糊,用勺子一点点送进嘴里,每隔几分钟就用纸巾擦拭嘴角。父亲李润平坐在旁边,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眼眶微微发红:“闺女不容易啊,每天早上都要给你妈按摩半小时腿脚,自己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风雨无阻:与病魔较量的日子

2022年冬天,母亲病情突然加重,半夜里突然从床上跌落。李玲春听到声响冲进房间时,看到母亲蜷缩在地上,眼神里满是恐惧和无助。她顾不上穿外套,跪在冰冷的地板上,轻轻抱起母亲:“妈,别怕,有我在。”那个夜晚,她守在母亲床边,每隔一小时就帮老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生怕出现褥疮。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李玲春专门参加了社区妇联组织的护理培训。她学会了鼻饲操作、康复训练手法,甚至在家中布置了简易护理站。每天都会为母亲进行肢体按摩,播放老人年轻时喜欢的评剧选段。有一次,母亲突然清晰地喊出“春儿”,李玲春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是老人患病以来第一次认出她。

父亲的颈椎病手术后遗症也让李玲春操碎了心。每月她都会带着父亲去医院,为了不耽误工作,总是选择最早的门诊号。有一回下大雨,出租车难打,她就背着父亲冒雨走了二十分钟到汽车站,自己浑身湿透。“当时就一个念头,不能让老爷子遭罪。”她轻描淡写地说,手指却因长期照顾病人而布满了浅浅的裂口。

忠孝两全:双肩挑起双重责任

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玲春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社区每次的志愿活动,她都坚持参加,回家后还要照顾父母。有次社区组织党员召开评议会,她早早将自己支部的党员梳理清楚,电话联系每个人,叮嘱按时参会以及说明会议详细要求。她将支部工作和党员们安排得明明白白,顺利完了每一次支部重要事项,在她的带领下,支部党员们都积极上进,如今她们支部已经成为了模范党支部。

“李书记从来没因为家里的事耽误过工作。”支部委员刘姨说,“有次她母亲因贫血住院,她白天在医院陪护,晚上还要安排支部学习生活。我们劝她休息,她却说‘家里离不开我,社区也离不开我’。”

在李玲春家的抽屉里放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父母的用药时间、饮食禁忌和社区工作安排。她总是把最难的工作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同事:“大家家里都有难处,我多干点儿没啥。”

爱出者爱返:善心传递温暖

李玲春的孝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社区里的年轻人开始主动关心家中老人,有的居民还自发组成“助老志愿队”,帮着李玲春照顾两位老人。“看到李书记这么辛苦,我们也想出份力。”志愿者王大姐说,“她教我们怎么给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现在我跟自己爸妈的关系都更好了。”

去年重阳节,社区举办“孝老爱亲”主题活动,李玲春推着母亲来到现场。当主持人问她有什么心愿时,她握着母亲的手说:“希望妈妈能记得我久一点,再久一点。”台下不少居民偷偷抹起了眼泪,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如今,李玲春依然在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岗位上忙碌着。每天清晨,她都会在父母床头放上一束鲜花,那是她从社区花园里采来的小茉莉。“看着花开,心情就好。”她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温柔。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孝老爱亲的坚守,看到了基层党员的担当,更看到了人间最质朴的温情——那是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的光。(受访者供图)

来源:津滨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