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丨村干部的年轻化和女性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3 18:34 3

摘要:樱桃村坐落于 X 街道西北部,距离主城区三公里,是一个富有特色,自然生态保护完好的城郊村。樱桃村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山多、湾多、天坑多”的贫穷落后小山村发展成 Y 市的后花园,先后被评选为省级“美丽乡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村干部作为樱桃村的“当家人

画者:李阳钰

樱桃村坐落于 X 街道西北部,距离主城区三公里,是一个富有特色,自然生态保护完好的城郊村。樱桃村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山多、湾多、天坑多”的贫穷落后小山村发展成 Y 市的后花园,先后被评选为省级“美丽乡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村干部作为樱桃村的“当家人”与“代理人”,为村庄的发展贡献不少力量,而樱桃村的村干部基本上是 80 后、 90 后。基于樱桃村年轻村干部参与治村的经验现象,本文尝试 从村干部本身、村干部群体两个方面分析年轻村干部为何参与治村,现阶段年轻村干部参与治村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拟回应村庄治理主体是否需要年轻化的学术议题。

一、年轻的村干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青年人的年龄段在 16 岁— 45 岁之间,本研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参照,把研究对象年轻村干部定义为年龄在 45 岁以下的村干部。樱桃村的班子成员有 7 个,其中村委 4 个,支委 3 个,两委 5 个。其中有 4 名村干部是 80 后、 90 后,分别负责书记、会计、妇联、网格管理等工作,而且年轻村干部清一色为女性。也就是说,樱桃村的年轻村干部不仅身挑重担,而且女性化程度高。樱桃村村干部的基本情况如 表 1 。

表1:樱桃村村干部基本情况一览表

村干部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务 /工作内容 Y1 女 80后 大专 书记 /主任/人大代表 Y2 男 60后 本科 驻村书记 Y3 女 8 0后 大专 村会计 Y4 女 8 0后 大专 妇联主任 Y5 女 90后 大专 网格管理员 (后备干部) Y6 男 70后 高中 治保主任 Y7 男 70后 本科 宣传委员

二、年轻村干部参与治村的动力机制

参与治村干部年轻化一方面与村干部本身发展有关 ,比如,村干部作为一种职业吸引在村年轻人,村干部数字化办公方式将没有数字化办公能力的老干部排斥在外。 另一方面与年轻人发展需要有关 ,比如,在村做村干部既能满足家庭发展需要、满足自身情感需求又能实现个体价值。因此, 村干部本身的变化以及年轻人发展的需要是村干部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一)村干部的职业化

村干部职业化背景下,村干部不再是一种兼职性工作,而是一种全职性工作。随着国家力量下沉到基层,村干部工作的行政性面向增强,村干部的日常工作中有 80% 的时间来回应上级任务,村干部逐渐成为上班时间固定、实行坐班制、需要专业知识的全职性工作。全职性工作意味着薪资报酬与福利保障不断完善,从 2010 年到 2025 年,村干部的基础工资从几百块涨到三千块,算上各种补贴与年底分红,村干部基本上能够实现年薪七八万。相比于县城打工,村干部是一份稳定性强、工作时间固定、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工作,年轻人愿意参与治村。 且随着村级治理行政化推进,村级办公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能力增强,治理转型筛选掉一部分没有数字化办公能力的老干部,为年轻村干部参与治村提供相应的岗位。

(二)年轻人发展需要

年轻人参与治村是小家庭发展、实现个体价值的需要,参与治村的女性村干部基本上为陪读妈妈,她们的家庭处于扩展周期,生活重心主要放在培养孩子身上,暂时没有什么养老压力。而且她们背后有家庭托举,即家庭的经济托举和品德托举,在经济上,年轻村干部不需要赚很多钱就能够很好的生活;在品德上,年轻村干部受家风影响做事认真、待人热情、勤劳淳朴。年轻人的情感寄托仍然在村庄,用 Y3 姐姐的话来说,“我的家人、亲戚、朋友都生活在这个村子里,我待在这里多好。”年轻村干部参与治村也是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一种方式。此外,年轻村干部具备数字化办公能力,她们熟悉电脑、打印机、多媒体等设备的使用,契合治理转型期对数字化办公的人才需求。

三、 年轻村干部参与治村

(一)合规治村与平稳发展

年轻村干部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她们的权力源于合法性权威,她们的治村方式也具有合规性的特点。 第一,治村方式合规,治理方法创新。 村庄发展需要资金与资源,而项目制下发过程长、审批时间久。樱桃村的年轻村干部创新治理方式,采用去领导办公室 “座谈”、发动驻村书记项目资源等方式,增加项目落地樱桃村的可能性。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年轻干部灵活运用资金与资源,先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第二,合法解决纠纷,村民懂法守法。 传统村干部解决矛盾纠纷多依据个人权威与村规民约,年轻村干部在解决矛盾纠纷的过程以法律为准绳,以村规民约为辅助。年轻村干部促进村级治理法治化水平,提高村民知法懂法守法能力。 第三,灵活解读政策,兼顾合法与公平。 面对村里贫困户不合理诉求,年轻村干部一边驳回贫困户的不合理诉求,一边解读针对贫困户的相关政策,最大限度为贫困户争取合理福利。年轻村干部做群众工作时兼顾合法性与公平性。

在年轻村干部的治理下,樱桃村实现平稳发展。年轻村干部主要做了几件事情: 第一,解决快速发展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 上任书记在位时,樱桃村实现了道路通畅、饮水方便、产业发展等,但是也有村级债务、喝水困难等问题。年轻村干部利用近郊村优势,将县城自来水引进樱桃村,通过争资跑项的方式解决村级债务问题。 第二,协同分工,争取村庄发展资源。 年轻村干部班子成员之间形成明确的分工,书记和会计主要负责向政府、企业、以及自组织等项目主体跑项目,其他村干部负责解决纠纷、防汛防火、安全生产等,维护村庄内部平稳运行,樱桃村基本上一年能够有七八个项目。 第三,促进产业振兴,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樱桃村以采摘樱桃出名,年轻村干部利用网红宣传、抖音直播、市电视台等方式做推送,吸引城市人口来樱桃村摘樱桃、吃农家菜、观田园风光。既让农民发家致富,又打响樱桃村的名号,让更多的人口和资源流向樱桃村。

(二)压力过大与干群疏离

治理转型时期,行政性工作增多,出现年轻村干部治理村庄中面临着工作压力大、干群疏离等难题。国家在基层建立起治理结构,基层干部被吸入国家科层体制内,基层治理行政性面向增强。年轻村干部需要承担自上而下的行政性任务来回应上级需求,他们需要用 80% 的时间来做台账、整理档案、准备迎检等工作。笔者在樱桃村的时候恰逢遇上 H 省的三资清查工作,村会计不仅白天忙资料,甚至还要晚上加班搞资料。行政性工作内容多,年轻村干部工作压力大,导致不少年轻村干部产生想要辞职的想法。

行政性工作增多把年轻村干部困在小小的办公室里,也拉远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樱桃村的年轻村干部直接或间接参与村庄治理最长可达 10 年之久,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治理转型下行政性工作增加,年轻村干部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努力干。而樱桃村的村民看不到村干部跑在田间地头,误以为村干部没有为村庄办实事,认为村干部每天坐在空调房里闲聊。形成村干部有苦说不出,村民不理解村干部的局面,影响干群关系进而导致干群关系疏离。

四、 村庄治理是否需要年轻人?

村干部队伍建设调整需要年轻力量的参与,年轻村干部作为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学习能力强、敢想敢干、有责任有担当。合规化治村中,年轻人创新工作方法,为村庄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推动村庄发展。同时,推动村级治理法治化进程,提升村民知法懂法守法能力。年轻村干部数字化办公能力强,有效提升基层数字化办公的效率,解决基层回应行政性办公任务难题,一定程度上帮助基层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年轻村干部政策理解能力和政策转译能力强,能够最大程度上为村民争取相关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将国家兜底保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年轻村干部作为新生力量,推动基层治理 “老带新”机制实现良性循环,为村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能量。

但是,年轻村干部参与治村还要重点关注干群关系,即年轻村干部是否有群众基础、是否熟悉村庄的隐性规则。 良好的干群关系与村干部的价值面向、生活面向息息相关,当村干部的价值面向和生活面向都在村庄的时候,干群关系的建立过程就比较顺利。 所以说, 村庄治理需要年轻人的参与,但不能全盘年轻化,年轻村干部作为村级治理主体的一小部分,除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外,还要在中坚干部和老干部的带领下参与治村。

来源:高峰观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