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国联合侵害中方利益!混战拉开强敌全部上榜,中方反手征税75%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10:58 3

摘要:2025年7月,由美国牵头,欧盟27国加上日本、加拿大、韩国、印尼组成的30国联盟对中国发起全方位混合攻势,从关税壁垒到技术封锁,从金融制裁到舆论围剿。

2025年7月,由美国牵头,欧盟27国加上日本、加拿大、韩国、印尼组成的30国联盟对中国发起全方位混合攻势,从关税壁垒到技术封锁,从金融制裁到舆论围剿。

特朗普政府率先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叠加此前实施的芬太尼惩罚性关税,税率飙升至惊人的145%,创下贸易战史上最高纪录。

这场围剿甚至蔓延至舆论战场,特朗普散布“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的谣言,企图离间中国与拉美关系。

面对西方阵营步步紧逼,中国如何破局?反制措施为何让加拿大损失35亿美元?澳大利亚为何能趁机填补市场空缺?这场混合战的背后,又是怎样的全球贸易秩序重构?

2025年夏天的全球贸易市场阴云密布。美国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加上此前已有的惩罚性关税,关税叠加后高达145%

这一税率不仅突破历史纪录,更脱离了基本经济逻辑——相当于每100美元中国商品需缴纳225美元关税,本质上已成为政治恫吓而非市场博弈。

欧盟紧随美国步伐,将中国绥芬河、黑河两家农村商业银行列入制裁名单,理由竟是所谓“涉俄”。日本在东海问题上频频挑衅,与美国联手封锁芯片技术。

加拿大则选择对中国钢材加征75%关税,同时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并驱逐TikTok、海康威视等中国企业。

30个国家组成的经济联盟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有盘算。欧盟虽然紧跟美国制裁中国,但其对华出口主要是医疗保健品、箱包、首饰等“非必需品”;而中国对欧出口的则是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等“必需品”。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出口高达2.8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这种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为后续中国的反制埋下伏笔。

面对围剿,中国没有被动应对,而是打出了一套精准反制的组合拳。

2025年8月12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这一刀直插加拿大经济心脏——中国占据加拿大油菜籽出口总量的50%以上,这一反制措施直接导致加拿大损失35亿美元。

讽刺的是,加拿大此前对中国钢材加征75%关税时,却忽视了中国钢材在其进口总量中仅占10%的微不足道事实。

当加拿大农民因油菜籽滞销走上街头抗议时,澳大利亚迅速填补市场空缺,与中国达成25万吨油菜籽订单。西澳大利亚农田取代加拿大草原,成为向中国出口油菜籽的新粮仓。

8月13日,中国同步对欧盟采取了对等反制。商务部宣布将欧盟UAB Urbo Bankas和AB Mano Bankas两家银行列入反制清单,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交易、合作等活动。

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希望欧方珍视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在经贸和金融领域形成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纠正有关错误做法”。

与此同时,中国也对日本挥出重拳。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和加拿大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同样以保证金形式进行惩处。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不管是谁,只要侵犯中方利益就必然被反制。

中国在这场混合战中的反制策略,体现了高度精准性和战略定力。每一次出手都直击对方痛点,同时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

以加拿大为例,其对中国钢材加征关税的举动不仅没有换来美国的关税豁免,反而招致更严重的农业损失。英国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加拿大要找到取代中国的买家并不容易。

这种精准打击让反制效果最大化,同时最小化对本国经济的伤害。

在中美博弈层面,中国展现了灵活的手腕。2025年8月12日,为落实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共识,商务部宣布分层次处理4月列入名单的28家美国实体:

对4月4日列入名单的16家美国实体,继续暂停出口管制措施90天;对4月9日列入名单的12家实体,则完全停止执行出口管制措施。

出口管制成为中国谈判的重要筹码。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指出,这种调整既体现了落实会谈共识的诚意,也保留了政策弹性。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形容这一策略如同给美国戴上了“金箍”:“如果特朗普政府违背会谈承诺或损害中国利益,中方就念‘紧箍咒’,这要求美国绝不能得罪中国,否则必定付出代价。”

在稀土等关键战略资源领域,中国也调整了战略布局。

2025年7月1日,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这是该法29年来的首次大修,明确将“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写入立法目的,对稀土、锂矿等实行保护性开采。

同时中国稀土集团高层进行了“大换血”,新任领导层更加年轻且具备国际事务专业背景,预示着中国稀土产业将进行战略转型。

当特朗普政府8月初宣布对75个国家暂缓加征关税90天时,这场混合战的胜负天平已开始倾斜。30国联盟内部出现明显裂痕,欧盟27国全票通过对美25%反制关税,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紧随其后。

德国媒体如此评论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中国成了自由贸易守护者,美国却像输急眼的赌徒”。

中国在这场贸易混合战中的表现,彰显了三个核心优势: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稀土等关键战略资源的控制权,以及通过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连通东盟和中东的金融创新。

当前局势下,加拿大面临35亿美元损失的现实困境,欧盟站在失去2.82万亿元中国市场的风险边缘。澳大利亚则通过25万吨油菜籽订单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美之间虽达成90天的关税“休战期”,但博弈仍在继续。11月前的90天观察期,将是决定这场混合战最终走向的关键阶段。

当西方联盟内部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嫌隙时,中国坚持的公平贸易理念和精准反制策略,或许正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基于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国际经贸新秩序。

《中方出手,“这一决定很重大》——环球时报 2025年08月13日10:30

来源:零度法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