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神仙记:苏校书,刘少翁,掩耳道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08:23 3

摘要:据《录异记》记载:苏校书,生性喜好饮酒,喜欢唱《望江南》词,擅长制作球杖。他表面上与众人混在一起,内心却在暗中修炼道法。

苏校书

据《录异记》记载:苏校书,生性喜好饮酒,喜欢唱《望江南》词,擅长制作球杖。他表面上与众人混在一起,内心却在暗中修炼道法。

每当需要用度有所欠缺时,就用球杖向人求取,得到报酬的钱财后用来换酒。

有一天,他在郡中白天飞升成仙,时间大约是壬申、癸酉年间。这件事是晋州汾西县令张文涣所说。

刘少翁

据《太平御览》记载:刘少翁多次进入太华山中,遇到西岳丈人,传授给他修仙之道。

掩耳道士

据《野人闲话》记载:利州南门外,是商人交易的地方。有一天,有个道士,穿着破旧羽衣,来往于稠密人群中卖葫芦种子,推介说:“种下我的葫芦,一两年内,会有很大用处。”

这种葫芦每株只结一个,能盘绕在地上生长。他还用白土在地上画出葫芦的样子给人看,那葫芦的模样很大。

过了一段时间,终究没有买的人,大家都说:“疯子的话不值得听。”道士就用两手捂住耳朵快步跑开,说:“风声水声怎么这么大啊。”

街巷里的小孩,竞相跟在他后面嘲笑侮辱他,当时称他为“掩耳道士”。

到了第二年秋天,嘉陵江的水一夜之间泛滥上涨,冲毁了几百户人家,很多人淹死在水中。

当时洪水上涨,水面广阔浩渺,众人远远看见道士在水面上,坐在一个大葫芦做成的瓢里,人们便向他呼喊求救。

可他却伸出手捂住耳朵,大喊“水声风声怎么这么大啊!”随波漂浮着离去,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附:苏校书

按《录异记》:苏校书者,性好饮酒,喜唱《望江南》词曲,善制毬杖,外混于众,内潜修真。每需用有所阙乏,即以毬杖干于人得所酬之金以易酒。一旦,于郡中白日升天,约是壬申癸酉年。晋州汾西令张文涣长官说此。

刘少翁

按《太平御览》:刘少翁,数入太华山中,遇西岳丈人授以仙道。

掩耳道士

按《野人闲话》:利州南门外,乃商贾交易之所。一旦有道士,羽衣蓝缕。来于稠人中,卖葫芦子种。云:一二年间,甚有用处。每一苗只生一颗,盘地而成。兼以白土画样于地以示人,其模甚大。逾时竟无买者,皆云:狂人不足听。道士又以两手掩耳急走,言风水之声何太甚耶。巷陌孩童,竞相随而笑侮之,时呼为掩耳道士。至来年秋,嘉陵江水,一夕氾涨,漂数百家。水方渺,众人遥见道士在水上,坐一大瓢,出手掩耳,大呼水声风声何太甚耶。泛泛而去,莫知所之。

来源:每天一堂国学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