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部署要求,2025年暑假期间,西宁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职能,联动团委、妇联等多家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法治夏令营系列活动。活动覆盖六区(县)405名青少年,通过“沉浸式体验+多
西宁市检察机关2025年
法治夏令营活动综述— 法治星火不灭,少年向阳而生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部署要求,2025年暑假期间,西宁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职能,联动团委、妇联等多家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法治夏令营系列活动。活动覆盖六区(县)405名青少年,通过“沉浸式体验+多元化实践”的方式,将法治教育融入生态保护、国防教育、文化传承,持续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法治基因,点亮青少年生活中的法治星火。
多方联动构建全域普法新格局
市检察院紫丁香未检联合共青团西宁市委、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法院等11家单位打造“与法相伴 护航青春”暨“绿色小卫士”双主题研学体系,打破“填鸭式”宣讲,突破传统普法壁垒。围绕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要点、社会热点及关切案例设计内容,组织100名青少年走进模拟法庭、禁毒教育基地、交通管理大队等法治阵地,通过庭审角色扮演、交规实景学习、监所案例剖析等深度体验,让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行为准则;同步开展生态实践教育,在湟中劳动基地采摘耕作、海晏沙区植树治沙、新华联海洋世界探秘自然,引导青少年在知行合一中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实现法治精神与绿色理念的协同培育;通过开展文化打卡、共跳锅庄、换装体验等活动,带领青少年深入藏式唐卡工坊、特色美食街铺、土族盘绣展示区,引导青少年了解各民族历史、节庆与团结故事,潜移默化中厚植“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家国情怀,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城西区院晨曦未检联合共青团城西区委、城西区教育局等9家单位开办青少年七彩法治夏令营暨第九届“晨曦未检”法治夏令营活动,组织101名营员在军事训练中磨砺意志,增强国防意识和拥军情怀;在原子城纪念馆里感悟“两弹一星”精神;通过普氏原羚科普基地、祁连山徒步深化生态责任,了解青海的生态、人文、科技等基本省情;由法官检察官联合宣讲提升自护能力;开办家长课堂,邀请40余名家长破解网络沉迷教育难题。
立足区域品牌深化沉浸式法治教育
各基层院立足区域优势,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品牌,推动未检工作从个案办理向源头预防转型。城中区院向阳花开未检品牌开办“检约盛夏 向阳花开”首届未成年人法治夏令营。营员们在刑警大队零距离接触DNA鉴定技术、穿戴防弹装备,公安教官现场传授防身术,开展“小特警”实战演练;通过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的雪豹彩塑制作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治意义,向孩子们传递法律既是威严的盾牌,亦是守护绿水青山的温柔力量。
城北区院北检护蕾开办“法爱伴夏 不惧前行”法治夏令营,紧扣《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节点,以互动问答形式解析校园欺凌防范、网络防护等热点问题,同步开展植物标本制作课程,引导青少年在辨识柳叶、槐树叶等本土植物中深化生态保护意识,实现法治与自然的“双启蒙”。
湟源县院丹城未检开办“护航成长 法治童行”夏令营,融合法治与文化根脉,青少年通过模拟法庭实战深度体验司法威严,在皮绣制作、明清老街探访中滋养文化自信,在海洋馆和游乐园的探秘之旅中领悟规则意识与协作精神。
多维创新深耕青春法治沃土
湟中区院荷华未检品牌开展“检亮童心 荷启新程”法治戏剧夏令营,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创造性表达”为核心,引入上海戏剧院专业编导,将真实案例改编为情景剧,引导孩子解构“情绪-冲动-行为-后果”的连锁反应。心理专家将“法律边界”意识有机融入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训练,传递“守法即是护心,守规则方能享自由”的核心理念,构建起检察官、戏剧导师、心理专家“三师联动”的立体防护网。
大通县院花开北川未检品牌开办“与法相伴 未爱童行”第三届法治夏令营,精心设计四日法治“成长闯关”:首日探秘检察院未检工作室、公安办案中心,感知司法程序正义;次日通过军事训练、枪械拼装强化规则意识;第三日在自然资源博物馆探索生态法治关联,冰上运动中体悟规则与自由的平衡;收官日以法治剧本杀、扎染手作等创意活动,让法律知识可触可感。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将持续深耕青少年法治土壤,强化与政府部门、高校、社工组织的合作,推动夏令营活动常态化,为平安西宁、法治西宁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来源:西宁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