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往今来,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独特之处,每个人的风格各不相同。
古往今来,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独特之处,每个人的风格各不相同。
作为后世的读者,我们该如何评价一位诗人,是否能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其实它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诗人有没有让人感到惊艳的作品,而在于这些“诗人”本身……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的诗人,就是一位能称得上伟大的诗人,他就是著名的——“粽子之神”屈原。
屈原的《离骚》颇为有名,时至今日,《离骚》依然是一首拿出来就能让人觉得美轮美奂的诗篇。
而屈原之所以被称为“伟大诗人”,并不是因为这首《离骚》,而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
屈原是个楚国人,而且还是个楚国贵族,因此他家里有许多藏书。
而屈原从小就喜欢看书,被人们称为“嗜书成癖”。
屈原看书的时候,从来不关心书的题材,什么书他都要看,因此他读的书又多又杂,这一点在他的诗中就能体现出来。
俗话说,看书越多,人心越软。
屈原就是一个“心软”的一个人,他虽然是个贵族,但是从小到大一直与平民混在一起,看起来一点架子也没有。
屈原稍微长大一些后,他明白了贵族与平民的区别,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做事方式。
别看屈原的年纪小,但是他做了很多体恤民众的好事。
在他住的那一片,只要说起屈原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大家都说这个孩子可好了。
屈原一直都不认为自己是什么“高人一等”的贵族,他其实非常厌恶自己的贵族身份。
因此,当屈原当上楚怀王的“左徒”后,马上就开始主张变法,与旧贵族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并且获得了胜利,旧贵族即将从楚国消失。
在做完这一切后,屈原就被贬为三闾大夫,不过他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已经完成了,旧贵族势力已经开始瓦解了。
当上三闾大夫的屈原依然在关心国家大事,当楚怀王有需要他的地方,屈原依然会站出来,但这种机会属实不多。
当时的楚国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困难,不但与秦国反目成仇,还被其他五国给嫌弃了。
为了修复与秦国的关系,楚怀王不得不亲自去前线谈判。
屈原不建议他亲自前去,但是楚怀王的小儿子认为亲自才显得更加尊重,于是楚怀王真的去了。
而结果也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被秦兵挟持到了咸阳,秦王还以楚怀王的性命为要挟,逼着楚国各地赔款。
但新即位的楚王不吃这一套,于是楚怀王死在了秦国。
同年,屈原连三闾大夫都当不成了,直接就被流放了。
在之后的日子,楚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秦国大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都城,新上任的楚王不得不与那些贵族逃去其他地方。
屈原当时还在流放中,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极度苦闷,心中悲愤无法化解,最终选择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这一生不仅写下了优美的诗句,还表现了一个文人在国家受难之时,应该表现出的风骨。屈原的努力帮助楚国跳出了一个坑,但是连续两代昏君,让楚国又跳进了另一个坑。
此时的屈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也想拯救楚国,但楚国不相信他……
时间来到东晋末年,一个小小的县令,却说出了响彻千年的话:“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这个小县令,就是著名的“五柳先生”陶渊明。
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派之鼻祖”,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绝对是重量级。
不过,陶渊明最为人称道的,其实并不是他的诗有多么好,而是他这个人。
陶渊明本名陶潜,是东晋名臣陶侃的后人,虽然祖上很有名,但是陶渊明并未因此得到什么好处,他的人生只能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陶渊明小的时候,他的家族已经开始衰败,家里已经没有人在朝中担任要职,也不会再有人担任要职。
这对于东晋时期的世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而陶渊明正好赶上了家族最后的辉煌,不过年幼的陶渊明还不懂这些,他只知道要认真看书,多学知识。
一直到陶渊明二十岁那年,家族终于撑不住了,陶渊明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其他地方找工作。
当时的找工作也就是找官做,但是那时候的官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家里没钱没势的人,根本不可能当上什么大官,只能当一些看人脸色的小官。
一开始的时候陶渊明还不懂,在官场转悠了几年后,他就已经将这黑暗的世道看透了。
公元405年八月,在一些亲戚朋友的帮助下,陶渊明当上了彭泽县令,他本不想出仕为官,但是家里还有孩子需要养,官员的俸禄对他来说很重要。
可是等陶渊明捏着鼻子当了三个月的官之后,陶渊明还是忍不住了。
这天,上面来人检查,县衙里的小吏劝陶渊明一定把姿态放低,要对人家恭恭敬敬的。
但是陶渊明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他直接将官印放在衙门,自己回家去了……
虽然当官有五斗米的俸禄,但是陶渊明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弯曲自己的脊梁,这便是文人的风骨。
陶渊明的这种孤傲高洁的品格,也被后世文人争相相仿。
屈原和陶渊明都在唐朝之前,而从唐朝开始,我国的传统诗歌便更上一层楼。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他们两人可以说是最有名的诗人,中国人很少有不知道他们俩的。
这两人的诗不仅质量高,而且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李白是一个潇洒不羁的诗人,他写的诗豪放而不失优雅,精致而不失张狂,李白的诗将“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而李白好友杜甫的诗,则是完全相反,杜甫的诗则是充满“现实主义”的诗,这主要是因为杜甫本人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杜甫写的诗大多能反映现实,就比如著名的“三壕三吏”,杜甫以诗歌的形式,将唐朝百姓的悲惨生活记录了下来。
李白和杜甫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他们写的诗却正好相反。
李白这个人开朗乐观,有想象力,因此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而杜甫这个忧国忧民,看重现实,因此他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
两人一个诗仙,一个诗圣,成为了中国诗歌史的两座高峰,当然可称“伟大”。
因此,我国历史上的四位“伟大诗人”分别是屈原、陶渊明、李白和杜甫。
这四个人的诗都很顶级,可以说最好的那种诗,但是能写出好诗只是成为“伟大”诗人的基础,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这个人性格脾性。
从各个方面来看,这四位诗人最值得尊敬,因此“伟大诗人”的称号非他们莫属。
来源:兜兜历史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