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京已经不再信任纳雷什金,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正面临新一轮整顿。INSIDER-T Telegram 频道的作者报道称,普京已经对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数据失去了信心。
前言
俄乌战争大局已定,俄军已经占据全面优势,普京即将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谈,谈判最后条件。那么,现在,普京就要收拾俄罗斯内部的“敌人”(无能之辈)了。
俄罗斯国家资本报道,普京已经不再信任纳雷什金,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正面临新一轮整顿。INSIDER-T Telegram 频道的作者报道称,普京已经对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数据失去了信心。
因为,从俄乌战争开始一直到现在,纳雷什金和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数据都不准确。特别是,俄乌战争初期,就是相信了纳雷什金的情报,俄军才派特种部队突击安东诺夫机场,结果遭到惨败。
也正是,相信了纳雷什金和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数据,俄军第90坦克师进军基辅路上,不断遭到伏击损失惨重。甚至,8年时间,花了那么多钱。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就连基辅周围道路设施,都没有完整情报。甚至出现了,俄军机械化部队堵车60公里,三天都无法动弹的巨大军事灾难。
从安东诺夫机场惨败到装甲洪流的死亡行军
2022年2月24日凌晨,俄罗斯空降兵的米-8直升机群掠过乌克兰边境时,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教科书般的现代闪击战开端。然而当第31近卫空降突击旅的200名精锐在安东诺夫机场着陆后,迎接他们的不是预想中的“亲俄民众欢迎”,而是乌军第4快速反应旅的毒刺导弹和T-72坦克的炮火。跑道上被炸毁的卡车残骸和燃烧的直升机,彻底堵死了后续伊尔-76运输机的降落可能,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斩首行动”最终以近乎全军覆没告终。
这场惨败的根源,直指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局长纳雷什金提供的虚假情报。根据INSIDER-T Telegram频道披露,纳雷什金的团队在战前评估中严重低估了乌军在基辅周边的防御力量,甚至声称“安东诺夫机场仅有象征性守军”。更讽刺的是,SVR耗费8年时间、数亿美元建立的乌克兰情报网络,竟然连机场附近道路的实时监控数据都无法获取,导致俄军机械化部队在后续增援时陷入60公里的大堵车,坦克纵队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区停滞三天,成为乌军无人机和标枪导弹的活靶子。
这种系统性的情报失灵并非孤例。当第90坦克师作为先锋向基辅推进时,SVR提供的地图上,基辅北郊的公路网被标注为“畅通无阻”。然而实际情况是,乌军早已在关键路段埋设了智能地雷,并利用民用交通摄像头实时监控俄军动向。当俄军坦克纵队在伊万科夫附近遭遇伏击时,士兵们惊恐地发现,他们的T-72B3坦克在泥泞道路上根本无法机动,而SVR提供的“精确坐标”竟将部队引向了乌军预设的反坦克火力网。这场持续一周的“死亡行军”中,第90坦克师损失了超过53%的主战坦克,直接导致俄军对基辅的包围计划破产。
从克格勃遗老到战争罪人
纳雷什金的情报生涯堪称苏联情报体系的活化石。这位从克格勃对外情报局起步的老牌特工,在普京时代长期掌控俄罗斯对外情报系统,其领导的SVR继承了苏联时期“全球布网”的传统,但在技术革新和情报整合上却严重滞后。根据俄罗斯国家资本的调查,SVR在乌克兰的情报网络存在严重的层级腐败——驻外特工为了虚报业绩,往往将过时的公开数据包装成“内部情报”,而纳雷什金对此采取默许态度,甚至在2024年因收受情报承包商贿赂被秘密调查。
这种官僚化的情报生产机制,直接导致俄军在战场上陷入“信息迷雾”。例如在2025年的“蜘蛛网行动”中,乌军将数百架自杀式无人机拆解后藏入卡车集装箱,通过伪装成民用运输车队逼近俄军机场。而SVR的卫星监控系统竟未能识别这种新型运输方式,直到无人机群从集装箱中蜂拥而出,俄军防空部队才仓促启动激光武器系统。更令人咋舌的是,SVR在战前评估中,竟然将基辅周边的公路等级错误标注为“可承载重型坦克”,而实际上这些道路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就被乌军改造为反坦克障碍带。
纳雷什金的情报帝国崩塌,本质上是苏联式情报体系与现代战争需求脱节的必然结果。当乌军通过TikTok视频和Telegram群组实时传递战场情报时,SVR仍在依赖冷战时期的“死信箱”和线人网络。这种代际差距在2024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达到顶点——乌军利用黑客技术入侵俄罗斯高速公路摄像头,精准引导海马斯火箭炮打击俄军增援车队,而SVR的网络战部门对此毫无察觉。
普京的雷霆手段
随着俄乌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普京开始对情报系统展开手术刀式的清洗。2025年6月,俄联邦安全会议突然宣布解除纳雷什金的职务,由原联邦保卫局局长伊万·杰尼索夫接任SVR局长。这场人事地震的背后,是普京对情报系统的彻底重构:新成立的“国防情报协调中心”将SVR、格鲁乌(俄军总参情报总局)和FSB(联邦安全局)的情报资源整合,采用AI算法进行交叉验证,并引入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弥补俄罗斯GLONASS的覆盖盲区。
这种改革在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部署上立竿见影。2025年6月15日,俄军机动防空部队在顿涅茨克前线首次公开使用“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在500米距离击毁乌军FPV自杀式无人机。与传统防空系统不同,这套由SVR提供实时电子战支援的激光系统,能够通过分析无人机的电磁信号特征,提前30秒预判攻击路径,其作战效能比“道尔”防空导弹提升3倍。这种“情报-打击”一体化的作战模式,标志着俄军开始真正拥抱21世纪的战争形态。
普京的整肃行动并未止步于情报系统。同期被解职的还包括西部军区司令亚历山大·茹拉夫廖夫上将,其因在“蜘蛛网行动”中防空部署失误被追责。取而代之的是素有“末日将军”之称的谢尔盖·苏罗维金,这位以铁血手腕著称的将领,在接任后立即将前线部队的无人机干扰车数量增加300%,并建立覆盖整个接触线的电磁压制网络。这种人事调整传递出明确信号:普京正在组建一支既能打硬仗、又能驾驭新技术的“新国防军”。
随着普京即将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展开和谈,俄罗斯内部的权力洗牌已进入深水区。这场始于情报系统的改革,实质上是对整个国家战争机器的重构——从传统的“钢铁洪流”转向“信息-火力”一体化作战体系。当纳雷什金的克格勃时代彻底终结,一个更适应现代战争的俄罗斯情报帝国正在废墟中崛起,而这一切,都将在阿拉斯加的谈判桌上成为决定俄乌战争终局的关键筹码。
信息来源:
来源:云鹤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