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深处最“非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08:44 2

摘要:清晨的邯郸道,和谐宁静,一缕醇香钻入行人的鼻息。刚绕过学步桥小磨香油文化馆内飘来的芝麻浓香,一阵醇厚又带点粮食甜意的气息随即缠了上来。抬头一望,古色古香的“赵王酒文化馆”前,已有几位游客被香气吸引驻足。

图为磁州窑展厅工作人员为游客介绍磁州窑作品。 本报记者 郝群英 摄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丹丹

清晨的邯郸道,和谐宁静,一缕醇香钻入行人的鼻息。刚绕过学步桥小磨香油文化馆内飘来的芝麻浓香,一阵醇厚又带点粮食甜意的气息随即缠了上来。抬头一望,古色古香的“赵王酒文化馆”前,已有几位游客被香气吸引驻足。

踏进文化馆,来自河南安阳的游客许伟明被店员谷清娜的讲解所吸引,目光紧紧锁在展柜里一件件古朴的模型上。“这是‘勾调’。这可不是简单的掺和,而是老师傅凭着几十年的经验,才能调出的醇厚味儿……”

许伟明听得入神,频频点头。讲解间隙,他指着展柜里一排设计别致的酒瓶问:“这就是成语系列的赵王酒吧?真讲究,不仅闻着醉人,单看瓶子,就是件艺术品。”

谷清娜抿嘴一笑,透着由衷的自豪:“您眼力真好,这个设计理念,就是要让邯郸的成语‘活’起来,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都说‘酒是陈的香’,这文化附着在酒上,就越发有味道了。”她稍作停顿,自然地引出典故,“就像‘鲁酒薄而邯郸围’的典故,酒虽小事,却牵动大局,影响深远。邯郸的酒和文化,都力求厚道实在。”

说着,谷清娜顺手从柜台取出一只同系列的“胡服骑射”主题酒瓶,只见瓶身釉色温润,线条流畅,战马的图案栩栩如生。许伟明接过来,摩挲着瓶身上精细的纹路,连连赞叹:“酒香瓶雅,太妙了!这带回去,朋友问起,可有故事讲了。”

再向前走,水陆画文创馆里又是另一番洞天。褪尽了尘嚣的幽静中,一幅幅色彩浓烈的画作悬于墙上。

来自广平的游客李先生长久伫立在一幅神佛法相的画作前,目光虔诚而复杂。他对同伴低语:“这画里头的敬畏,现今的人,怕是难懂了……”听到这句话,文创馆负责人刘武生心里涌上一丝慰藉,因为有人识得这画中沉甸甸的分量。

“经营这家小店,不只为了挣钱,更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这项非遗。”刘武生介绍,店员的职责不仅是导购,更重要的任务是讲解。

转到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北区,磁州窑文化体验馆像块吸铁石,牢牢吸住了游客们的脚步。

一位小朋友认真听着店员王明丽讲述磁州窑的故事。旁边,他的父亲轻抚着展柜上白底黑花的瓷瓶,釉光流转间,仿佛有宋元的风雅扑面而来。他喃喃自语:“这黑与白,咋就能这么有滋味?”

暮色降临,邯郸道上,游客们提着印有“邯郸成语”的纸袋,纸袋里,或许多了瓶香油、添了个质朴的小陶盏、夹着张水陆画的明信片。这些都是小物件,但分量却远超寻常纪念品——它们是从邯郸文化深井中汲出的活水,无声浸润着异乡人的行囊。

在这条街上,一家名为“锦罗旗袍”的店面静静伫立。店长宋文介绍,店内所有旗袍的制作均选用全国各地的非遗面料,如蜀锦、宋锦、云锦、香云纱等,每一件旗袍上,都流转着低调华贵的暗纹。

“在这样一条老街上开一家旗袍店,我认为别有韵致。”宋文望着橱窗里在光影下流淌着光泽的旗袍,语气里带着珍视。在她看来,每一寸非遗面料承载的匠心,与邯郸道本身的历史感交织共鸣,让小店成为这条古街上一个独特的“文化驿站”。

文化真正的活跃,不在于被瞻仰,而在于被实实在在地需要。当那些古老的手艺在寻常巷陌找到安身立命的一隅,当传承人听见游客真诚的惊叹,触碰到孩子们好奇而热切的眼神,“值了”二字便从心底油然而生。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