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武安市西部山区,阳邑镇龙务村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山区乡村治理的新路径。这个拥有864户、3076人的村庄,通过网格化管理、村规民约、党群共建等创新举措,实现了从“矛盾不断”到“和谐共治”的美丽蜕变。
转自:邯郸日报
陈园园
在武安市西部山区,阳邑镇龙务村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山区乡村治理的新路径。这个拥有864户、3076人的村庄,通过网格化管理、村规民约、党群共建等创新举措,实现了从“矛盾不断”到“和谐共治”的美丽蜕变。
矛盾化解在基层
面对3000多人的治理难题,龙务村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由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党员小组长任网格员,构建起“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精细化治理体系。
这一机制在实践中成效显著。村民袁某保与袁某东因宅基地纠纷争执不下,网格员第一时间介入,联合镇司法所实地丈量、查阅档案,用政策法规厘清了边界。郭某延与郭某庆因丢羊事件产生矛盾,村“两委”多方取证,最终以证据服人、以公道息争。今年以来,14起矛盾纠纷在网格内成功化解,报警事件同比下降40%。
“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谁,现在网格员就在身边。”村民们纷纷表示,网格化管理让矛盾化解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目标。
移风易俗树新风
针对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龙务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定下“硬杠杠”:红事取消订婚宴、烟酒限价,白事禁摆酒席。
这些规定立竿见影。过去一场白事要花费3万元,相当于村民半年的收入,现在单场丧事就能节省2万余元。村里还将移风易俗与道德评选相结合,涌现出镇级“十佳孝顺儿媳”宋改勤、道德模范张延霞等先进典型,21户“五星级美丽庭院”成为村民争相学习的榜样。
从喇叭广播到微信群宣传,从党员带头到群众响应,文明新风吹散了陈规陋习。
美丽乡村展新颜
走进如今的龙务村,文化广场整洁开阔,村道两旁绿树成荫,垃圾分类亭有序摆放。这份“高颜值”背后,是党群联动的硬核攻坚。
村“两委”严格落实环境整治工作,动用机械清理积存垃圾,拆除危旧房屋。党员带头排险,村民落实“门前三包”。专职保洁员每日清扫,村民自发认领管护责任。村民刘某说:“以前为打除草剂误伤邻家作物会吵架,现在大家更愿意一起商量怎么维护好共同家园。”
环境改善带来连锁效应。馨香园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文化广场常有孩童嬉戏,西岗桥边新增的垃圾分类亭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境美了,人心更齐了!”村党支部书记袁学斌感叹道。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