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登央视便让董卿下跪,他自认“狂而不妄”,称央视骗子拒之门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08:40 1

摘要:一头花白的头发,一身十分简单的服饰,满脸的笑容十分亲切,为了能够让老人更加清楚的听到身影,并且表示尊重,董卿直接在“跪在”老人的椅子旁边,进行采访。

文:菠萝欣赏家

他第一次登上央视的舞台,便让董卿当众“下跪”!

他被誉为“诗译英法第一人”,将中国诗词的绝美意境完全展现。

但就是这样“狂妄的老头”却早早的离开了我们。

中国“最狂”老头

在2017年的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上,96岁的他坐在椅子上,接受采访。

一头花白的头发,一身十分简单的服饰,满脸的笑容十分亲切,为了能够让老人更加清楚的听到身影,并且表示尊重,董卿直接在“跪在”老人的椅子旁边,进行采访。

这位令董卿“下跪”的中国“最狂”老头就是翻译界的巨星许渊冲。

采访中董卿称在2014年的

时候,许渊冲老先生获得了国际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北极光”的奖杯。

现场一片哗然,要知道这项奖杯自设立,便一直被其他国家的人占据,但是在20年后被93岁的他直接拿下,捧回了这项意义深刻的奖杯。

在同年许渊冲老先生还录制了央视的另一档节目《朗读者》,他还是这档节目的第一期嘉宾。

但在老先生接受采访录制前,还发生了一件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导演组直接被拒之门外,让导演组没少吃苦头。

在董卿的讲述中了解到,其实在2016年夏季便和老先生约定好进行录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时间被推迟到了冬季,但又被推迟了。

直到2017年初终于可以进行录制了,老爷子却不干了,认为节目组是骗子,不讲信用。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2017-04-10发布:董卿讲述《朗读者》幕后:曾经被许渊冲拒之门外

老爷子“罢工”了,这让节目组头疼不已,不仅如此连门都进不去了,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在节目中积极认错的态度下,终于打动了老爷子。

这才让我们看到了精彩的节目,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好评,就连许渊冲老先生也因为这档节目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他的手机也成了24小时热线,许多身在国外的好友也看到了这档节目探讨他的表现,同时还收到了非常多媒体的采访。

对于如此多媒体的邀约采访,徐老先生的回应也是十分的可爱,他表示自己在《朗读者》中的表现十分的完美,不会再接受其他任何的采访。

言语中十分的自信可爱,与他在节目中的表现相得益彰。

节目刚开始董卿便为大家展示了许老先生的名片,名片上写了他的称号和所获奖项,满满当当的,完全就是一个“表彰集”。

他在节目中表现也是十分的“臭屁”,董卿询问道是不是一见面就会发一张名片,徐老先生笑着回应道“自己的名声已经比名片还要出名了,名片不送也知道他”。

网友表示这也“太狂了”,一看本人态度直接一百八十度大逆转,能不能给自己的一张名片。

而且许老先生还表示自己实事求是,名片上的所有的称号都是事实,而且早在1985年自己便已经开始出版翻译书籍。

通过许老先生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本以为这样一位经常与唐诗宋词莎士比亚打招呼的“高大上”的文化人,会不好接近。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翻译家,却非常的单纯朴素,丰富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不仅如此,早年的许渊老先生的经历也是十分的丰富,简直就是传奇人物。

1921年,他出生于江西南昌,当时正值战乱时期,为了躲避战火,16岁的她远离家乡前往云南。

即使时局动荡,也依旧无法阻止他对于大学的向往,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到了西南大学外语系。

而他坚持学业并且考入外语系的原因也是因为家庭的影响,他的母亲是中国第一代受到教育的女性,所以她明白教育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他的表叔对他专业的影响十分的巨大,因为他的表叔熊式一便是一位十分著名的翻译家,在当时翻译的《王宝钏》和《西厢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所以这也让他走到了翻译的道路上,并且在1941年还应征到美国志愿军做起了英文翻译,在抗日战争中为美国援华的“飞虎队”翻译情报,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的他继续学习,考入了清华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后又远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为他后续的翻译生涯中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除了在学业上十分的专注优秀,在生活中的他也是将自己的专业发挥运用到了极致。

刚上大一的时候,许渊冲老先生便对自己班上的一个女生一见钟情,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欢,他将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一首诗词,翻译成了英文送给心上人。

但是这位女同学已经有了爱慕的对象,于是这封情书被他投递给了报社,发表在了《文学翻译报》上,深受好评。

不仅如此,毕业后的他一直深耕在文学翻译的事业上,中国的四大诗剧在他的手上被翻译成了英文,流传到海外。

中国的传统诗词在他的手中被翻译英文和法语,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诗词文化。

而且他的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词对词,而是将诗词的意境也完全显现,十分的优美,将诗人想要的表达的内容全部展示了出来。

他的老师钱钟书对他的评价也是高度赞扬,直言“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言语中的满意完全遮掩不住,同班同学杨振宇也称赞道“他从英文诗翻译出来的中文诗,念起来像诗。他将中文诗翻译成英文诗,念起来像英文诗。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植在翻译中”

可见许渊冲的实力恐怖之处,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翻译专家却在2021年的6月17日离开了我们,如今刚好是他离开的四周年。

结语

许渊冲的离世是中国翻译界的一个重大损失,这位“最狂”的老人用他的一生坚定的做了一件事情,便是架起世界文学交流的桥梁。

“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中国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诸多的奖项,更是让看到了他的贡献。

虽然如今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珍宝。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2010-12-03发布:许渊冲:诗译英法惟一人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