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了他们”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05:20 2

摘要:2014年,45岁的郭文培外出打工时遭遇意外,右腿被截肢。“壮劳力一下成喽废人,伤口疼,心里更是愁。”想起从前,他声音低沉,“村‘两委’看俺家困难,帮俺家申请了低保,可俺媳妇有严重哮喘,药不能断,娃才五六岁……低保金也不够花呐。”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田潇 胡学敏

“老郭,今年麦子没少收呗?”

“嗯呐,倚着现在这长势,秋玉米也差不了,得赶紧把新粮仓搭起来。”

7月底,河北省任丘市北汉乡张老虎庄村西,郭文培一边张罗着建粮仓,一边和村民唠嗑,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

2014年,45岁的郭文培外出打工时遭遇意外,右腿被截肢。“壮劳力一下成喽废人,伤口疼,心里更是愁。”想起从前,他声音低沉,“村‘两委’看俺家困难,帮俺家申请了低保,可俺媳妇有严重哮喘,药不能断,娃才五六岁……低保金也不够花呐。”

生活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有股倔劲儿:“人活着,不能总指望吃救济粮!”装上假肢,稍能行动后,郭文培先后干过门卫和设备操作工,但收入微薄,日子依旧紧巴巴。

郭文培一家的情况,村里、乡里一直记挂在心上,并把他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2018年,村干部通知他去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葡萄种植培训。“种地才是咱老本行。”这次学习点燃了郭文培的希望。定点帮扶干部、乡镇包村干部一起给他联系小额信贷。经过尝试,他发觉种葡萄不是自己的强项,种粮食才更有经验。他想扩大种植面积,村“两委”又帮他协调流转土地。

“我是一手托两‘家’。”村党支部书记戚温来发动村“两委”和他一起做村民工作,又以自家信誉和收入作担保,“他家的情况,大伙儿都清楚。好地块咱1000块钱一亩先包出去了,剩下的地基本上都是边角、低洼地。咱又都是乡里乡亲的,500块钱一亩租给他,行不?承包费咱也等着秋收后再拿,行不?大伙要是担心,他给不了我给……”戚温来没少费嘴皮子。

“书记,郭文培人好,家里条件又那样,有你这句话,俺们放心了,谁家也不差这点儿钱,让他种去吧。”到2019年,郭文培接手了542亩地。

有了地,郭文培拖着假肢日复一日地摸索种好地的方法,查看苗情、防治病虫。买来二手农机,自己学操作……干不过来,就出钱请乡亲来帮忙。

年底一算账,第一年盈利30多万元,第二年赚了40多万元!“种地真能致富呢!”郭文培挺直腰杆,退掉了低保,还添置了喷药机,建起了粮仓。

“俺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了市、乡和俺村的干部,他们把好政策告诉俺,又帮俺解决了好些个实际困难,没有他们帮衬,就没有俺的今天。”郭文培至今记得2020年秋收的惊险:有100多亩玉米地积水过膝,眼瞅着已经成熟的玉米要泡汤。村“两委”火速调来挖掘机连夜挖沟排水;排完水,地里泥泞收割机进不去,北汉乡包村干部陈冲领着乡里干部、村里党员和乡亲20多人扎进玉米地,深一脚浅一脚掰棒子,再一袋袋背出来。

“我说请大伙儿吃饭,可人家干完活就走了。”郭文培感动地说,大伙儿对他的帮助可不止这些,他掰着手指头数,农技专家卷着裤腿下地,手把手教他除虫防病;农业部门有培训,总让他排前头;缺钱买化肥,市、乡包村干部跑前跑后联系助农贷款;村“两委”还给牵线以优惠价卖给他农资。

“最高兴的是这片地现在变成良田嘞!”郭文培眼中闪着光。2022年,任丘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驻张老虎庄村工作队帮他申请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水泥路、排水沟、过水涵洞、扬水站、变压器全部到位。2023年,乡政府送来200吨免费有机肥;今年开春,农技人员又送来“一喷三防”药剂,还沿田垄铺设了给水管网。

“各级政府的支持给足了俺底气!”郭文培感慨,昔日洼地如今旱涝保收,他的种地“版图”扩展到1300多亩。他购置了新的收割机、播种机、喷药无人机等,成了响当当的千亩种粮大户。新盖的二层楼房,一楼300多平方米,存放着农资、农机具,二楼五室两厅宽敞明亮,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如今,致富后的郭文培也不忘乡亲。“村里有事,老郭捐款可积极呐!美丽乡村建设、孝老基金……每次最少也是500元!”戚温来说。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5日 10版)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