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热播的检察题材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校园欺凌的热议。5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走进南京一中实验学校以“防范学生欺凌 共护安全成长”为主题开启了一堂特别的道德与法治“双师课堂”,通过“校内教师+校外导师”联动模式,结合真实案例和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唐顗 赖秋霞
近期,热播的检察题材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校园欺凌的热议。5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走进南京一中实验学校以“防范学生欺凌 共护安全成长”为主题开启了一堂特别的道德与法治“双师课堂”,通过“校内教师+校外导师”联动模式,结合真实案例和社会热点,探讨道德与法律的意义。
活动中,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唐顗作为“校外导师”以《无尽的尽头》片段引入课题,系统介绍了学生欺凌的定义、危害和可能涉嫌的犯罪。通过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将原本晦涩的法条转化为一个个生活场景,引导孩子们“不做施暴的欺凌者、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将拒绝校园欺凌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扎根生长。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老师杨晨则结合《道德与法治》课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告诉孩子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希望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力,做知法守法、明理笃行的新时代青少年!
课后,“一唐课”普法团队给学校的孩子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观看《无尽的尽头》第一集,并思考剧集中哪些行为属于欺凌、行为造成了哪些后果,从欺凌者、旁观者的角度分析欺凌原因,剖析这场欺凌对受害者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对欺凌者和旁观者人格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防治学生欺凌,需法律之严、教育之暖、社会之力共同浇筑,“一唐课”普法团队将持续探索法治教育新路径,从“应对欺凌”转向“规则意识培养”,从“知识传授”转向“价值观塑造”,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共建”,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一株“幼苗”的根系。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