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讯滨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在全国首创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信用减免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该创新举措自2024年9月实施以来,已累计为企业减免保证金3.79亿元,惠及企业2631家,相关经验获省发改委肯定并在全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滨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在全国首创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信用减免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该创新举措自2024年9月实施以来,已累计为企业减免保证金3.79亿元,惠及企业2631家,相关经验获省发改委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创新机制实现企业“零跑腿”。针对企业投标过程中保证金占用资金量大、办理手续繁琐等问题,滨州创新建立“信用+保证金减免”机制,通过打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信用评价系统,实现信用等级自动比对,符合一定等级标准的企业无需申请即可享受保证金减免。目前,“融e办”平台已为企业提供电子保函服务623次,减轻资金压力1.4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保证金缴纳资金压力,降低了招标投标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信用评价转化为真金白银。为真正发挥企业信用价值,倡树“诚信是金”行业理念,市发展改革委会同住建、交通运输、城乡水务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试行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信用减免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企业信用等级与保证金减免直接挂钩,以建筑市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最新年度)AAA级、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评价(年度)A级、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年度)AAA级为统一标准,取消信用承诺书等纸质材料,简化投标流程。
多措并举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我市构建“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市发改委牵头协调、各行业监管部门加强业务指导、交易平台做好平台保障的工作格局。通过“一路阳光”直播间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政策解读,确保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充分依托市县一体化平台优势,明确应用范围、操作流程等关键要素,大力推动市县协同开展试点工作。举办招投标业务知识培训班,对落实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信用减免政策进行宣贯,推进政策落地生根。
持续优化拓展应用场景。下一步,滨州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将信用减免政策拓展至履约保证金等领域;优化平台系统功能,提升运行效率;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强化风险防控,通过打造“信用+公共资源交易”滨州样板,持续擦亮“阳光交易智惠滨州”品牌。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