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景区事件后续!市长电话联系男子,希望下架视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4 21:09 1

摘要:"300多元的门票,问工作人员包含哪些景点,对方头都没抬说'自己看公告'。"李先生在视频里细数糟心事:驾车进入景区后,13公里山路全程无指示牌,导航在林间小道频繁失灵;抵达停车场时,数百辆车随意停放,找不到划分的车位线,他眼睁睁看着两辆车因抢位争吵;景区内的观

8月的阿尔山,层林叠翠的林海与火山天池相映成画,本应是游客镜头里的"北国秘境"。但内蒙男子李先生的旅行视频,却撕开了这幅美景下的服务裂痕。

"300多元的门票,问工作人员包含哪些景点,对方头都没抬说'自己看公告'。"李先生在视频里细数糟心事:驾车进入景区后,13公里山路全程无指示牌,导航在林间小道频繁失灵;抵达停车场时,数百辆车随意停放,找不到划分的车位线,他眼睁睁看着两辆车因抢位争吵;景区内的观光车司机全程沉默,问下一站停靠点只回"到了就知道";七个景点仅逛完两个,就被检票员冷冰冰告知"超时闭园",同行的二十多位游客当场质疑,却只得到"规定如此"的回应。

视频里,李先生镜头扫过工作人员"比驴还长"的脸,配文"风景再美,也抵不过人心的冷"。这条视频24小时内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涌来数千条"同款遭遇":有人说去年在阿尔山丢了钱包,工作人员拒绝调监控;有人吐槽景区厕所无标识,绕路半小时才找到......阿尔山,这个以"原始秘境"为卖点的5A级景区,一夜之间被贴上"服务荒漠"标签。

就在舆论发酵至顶点时,事件迎来意外转折。8月13日凌晨,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来电显示为阿尔山市政府座机。"我是阿尔山市长张健在,看了您的视频,很抱歉让您和家人受委屈了。"

电话里,张健用40分钟详细询问了每个糟点:从门票咨询时的具体对话,到停车场的混乱细节,甚至记下了那位"爱搭不理"的观光车司机工号。"您说的13公里无指示牌,我们今早已经派人去查,是上周暴雨冲毁了部分标识,没及时修复;停车场是旺季临时扩容,管理没跟上。"张健坦言,景区近年游客量激增,服务团队培训和设施升级没跟上节奏,"这不是借口,是我们的失职。"

更让李先生意外的是,市长提出邀请他担任"旅游服务监督员",全程参与整改:"您随时可以来景区检查,整改方案每一步都向您汇报。"尽管李先生婉拒了"顾问"头衔,当天下午还是收到了市政府发来的《阿尔山景区整改清单》:3天内补齐所有道路指示牌,停车场划分车位并增派引导员,对全体员工开展"微笑服务"培训,闭园时间根据客流动态调整......

"他说'视频如果还挂着,怕影响大家对阿尔山的印象,但更怕删了视频,问题就没人盯着改了'。"李先生被这份坦诚打动,决定暂时下架视频,"给他们一点时间进行整改。"

如今的阿尔山景区,整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景区入口处新增了"一站式咨询台",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主动上前解答疑问;13公里山路每隔500米立起反光指示牌,标注实时路况和下一站距离;停车场画好了清晰的车位线,两位引导员举着牌子指挥车辆;观光车司机胸前多了"服务监督卡",每到一站都会主动介绍景点特色。

一位正在景区游玩的上海游客告诉记者:"前几天看了差评有点犹豫,来了发现完全不一样。刚才问厕所位置,工作人员直接带我过去,还提醒哪里拍照光线好。"

这场危机的反转,在网上引发更深层的讨论。有网友对比:"有的景区出问题,先找公关删帖;阿尔山市长却带着整改方案找上门,这才是真担当。"也有人理性指出:"一次道歉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希望半年后再去,还能看到现在的样子。"

阿尔山市文旅局局长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此次整改并非"一阵风":"我们建立了'游客差评24小时响应机制',每个问题都有专人跟进到底,月底前会邀请10位曾提过意见的游客'回头看'。

阿尔山的林海与天池,是大自然的馈赠;但让游客愿意再来的,往往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一句耐心的解答,一个清晰的指引,一次真诚的道歉。

这场从"全网差评"到"市长亲解"的转折,撕开的不仅是一个景区的服务漏洞,更揭示了旅游业的核心逻辑:风景是基础,服务才是留住人的关键。正如张健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游客的差评不是'麻烦',是帮我们找到进步的方向。"

或许,对所有景区而言,真正的"5A"标准,从来不止于山水的级别,更在于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与行动。毕竟,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被尊重"的感觉。

来源:壬水微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