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红色娘子军” 唱响巾帼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4 20:11 2

摘要:阅读提示:荆门市“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在实践探索中,成功将妇女群众从受众和被宣教者转变为宣讲参与者和“成果展示者”。这种创新的宣讲方式,让理论宣讲在妇女群众中活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和概念,而是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艺术表达,极大地丰富了理论

阅读提示:荆门市“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在实践探索中,成功将妇女群众从受众和被宣教者转变为宣讲参与者和“成果展示者”。这种创新的宣讲方式,让理论宣讲在妇女群众中活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和概念,而是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艺术表达,极大地丰富了理论宣讲的形式,提高了宣讲效果。

“大别山下英魂在,红色基因永不改,传承精神铸辉煌,新时代!”日前,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北门社区红色文化广场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文艺宣讲,“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三大精神”宣讲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志愿服务队队员通过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讲述红色娘子军的英勇事迹,深入阐释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近年来,这支队伍以实施“红色种子工程”为依托,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她们活跃在城乡各地,通过文艺宣讲的独特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方针政策传递给广大妇女群众,覆盖妇女群众50余万人,发展队伍92支近5000人,实现了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的全面覆盖。

荆门市“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

强化内功,打造“红色尖兵”

“姐妹们,排好队喽!今天咱们的‘红色娘子军’又要出发宣讲啦!”

宣讲当日,一大早,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东宝区妇女健身协会党支部书记樊翠兰就拿着小喇叭在广场上招呼着。

市妇联以东宝区妇女健身协会为主体,在原有广场舞骨干队员的基础上,广泛吸纳热爱宣讲工作、热心公益活动的妇女群众,组建了荆门市“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以樊翠兰为领头人,从广场舞骨干中走来,又吸纳了众多热爱宣讲、热心公益的姐妹,用巾帼之姿扛起了文艺宣讲的大旗。

樊翠兰带领“红色娘子军”们一起健身

为让“红色娘子军”的宣讲力量遍布城乡,市妇联实施了“红色种子工程”文艺宣讲志愿者骨干培育项目,实现了全市65个乡镇“红色种子”全覆盖,建立了“红色娘子军”种子库。与此同时,制定了工作手册,明确了队伍介绍、LOGO、队服等规范,每个小分队配发10套统一服装和背包,规范化管理让这支“红色娘子军”的宣讲活动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2025年3月4日,荆门市妇联组织“红色娘子军”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学雷锋 红色娘子军志愿服务队在行动”为主题举办了宣讲活动。

为了创新学习方式,提升自身能力,“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多次邀请荆门市红色巾帼宣讲团的成员为团队骨干开展讲座,传授经验与知识。志愿服务队队员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妇联组织的政治宣讲,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不仅如此,志愿服务队还制定了专属的“三项制度八项规定”,明确了“积极学习,志愿服务,维护团队先进性”等内容,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作为团队的使命任务。通过这一系列努力,志愿服务队队员的思想认识有了显著提升,理论素养也大大增强,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愈发强烈,就像一群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红色尖兵”,蓄势待发。

全面开花,巾帼宣讲展风采

市妇联一直以来对巾帼宣讲工作极为重视,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积极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在此背景下,“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模式异军突起,大放异彩。

市妇联将“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模式运用到巾帼大宣讲实践活动中,通过集中宣讲、调研宣讲、专题巡回宣讲、开设微讲堂等方式,先后围绕“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巾帼筑梦新时代 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将红色节目教学送到全市乡镇(街道)文艺骨干队伍、宣教示范点、“广场舞大妈”群体中。在“七一”、“十一”、社区文化节等节点时段,在户外开展大型群众性红色节目展演、红色巾帼宣讲等专场活动,线上线下观看群众超过12万人次,她们的影响力如同涟漪一般,不断向外扩散。

如何让理论宣讲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固定转为日常,从被动转为主动,从静态转为动态,也是“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孜孜不倦思考探索的现实问题。

2025年3月5日下午,“红色娘子军”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为荆门市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们带来精心编排的歌舞节目。

为进一步发动群众,让理论宣讲形式变得更加活泼,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通过在广场舞队伍中普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社会、爱家乡等歌曲,发动各健身队伍在每晚的广场舞教学排练中开展宣讲活动,春风化雨,寓教于乐。近年来,共编排和推广《共产党领导好 幸福生活万年长》《最亲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代代传》《文明新风尚》《我和我的祖国》《大中国》等20多个节目,在92支队伍、5000多名健身队员中推广,通过舞蹈、快板、渔鼓等表演形式和互动问答、宣讲团成员点评等方式,活跃宣讲氛围,实现了以城带乡、城乡结合。“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每到一地开展活动,当地妇女群众共同参与,一起表演展示,用歌舞等文艺形式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从散到聚,文艺宣讲全覆盖

“以前有观众听理论宣讲,总觉得像‘听报告’,记不住也难理解。”樊翠兰坦言,这是“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最初面临的难题。

2024年10月17日上午,荆门市“红色娘子军”巾帼宣传志愿服务队宣传宣教活动走进钟祥市冷水镇文体活动中心。

如何让党的理论从“文件里”走到群众心里?答案藏在志愿服务队承接的一系列项目里。志愿服务队主动对接省、市妇联的公益木兰政治思想引领项目,把单一的理论宣讲和“红色娘子军”的红色文艺基因结合起来:2023年启动的“红色娘子军”政治思想引领项目,将党史故事编进情景剧;在“飞舞的蒲公英”项目里,志愿服务队队员把妇女权益政策写成快板词;“红色种子工程”则专门培育基层文艺骨干,让更多人学会用表演讲理论。

2024年10月22日,掇刀区妇联联合荆门市“红色娘子军”巾帼志愿服务队走进掇刀区虎牙关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宣教活动。

志愿服务队以红色文艺表演为“粘合剂”,把原本分散的广场舞妇女群众团结起来,在排练、展演时,“见缝插针”讲理论。通过集中宣讲、调研宣讲、专题巡回宣讲、开设微讲堂等多种方式,荆门“红色娘子军”巾帼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以教学、展演的方式,将红色宣讲节目送到全市乡镇(街道)文艺骨干队伍、宣教示范点,送到基层妇女群众之中。同时,在基层小分队中开展了“唱响巾帼红 缔造幸福家”活动,实施“红色种子”传播计划、“红色小组”培育计划和“红色守望”牵手计划,组建“红色娘子军”妇女小组60余个,组织宣讲队员与妇女群众开展关爱帮扶和姐妹牵手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妇女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激活了基层妇女群众的“红色细胞”。

来源:香城都市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