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的写字楼还亮着几盏孤灯,王姐对着电脑屏幕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凌晨三点的写字楼还亮着几盏孤灯,王姐对着电脑屏幕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报表上跳动的数字像一串无解的密码,刚上幼儿园的儿子今天又在电话里哭着要妈妈,而丈夫出差前留在玄关的感冒药,她到现在还没来得及拆封。
这样的时刻,成年人的世界里从不少见。
就像暴雨突至时,没人会永远撑着伞在雨里等你。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得自己找屋檐,甚至学会在雨中奔跑。
成年人的生活,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或者就要见山开山,见水架桥。
生活的难题从不会按顺序来。
刚解决了工作上的燃眉之急,家里的水管可能突然爆裂;
好不容易攒够了首付,父母的体检报告又冒出刺眼的箭头。
有人说这像打地鼠,按下一个又冒出来一个,但成年人的智慧,恰恰是在这种循环里慢慢长出的:
不再指望谁来搭救,而是自己磨利了爪子,学会精准出击。
朋友老陈,前几年他开的餐馆遭遇疫情,关店那天他在空荡的大堂坐了整夜,烟蒂堆成了小山。
第二天却像没事人一样,骑着电动车跑遍全城送外卖。
有人问他撑不撑得住,他咧嘴一笑:"撑不住也得撑,后厨冰柜里还有半扇猪呢,总不能让它烂成一滩水。"
后来他靠着外卖攒下的钱重开了店,只是菜单上多了几道他送外卖时发现的"街头爆款"。
这世上没有天生的强者,所谓"了不起的自己",不过是在无数个想要放弃的瞬间,悄悄对自己说"再试试"。
就像爬山时腿酸得抬不起来,歇口气,喝点水,看看山顶的方向,又一步一步往上挪。
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回头看时,都成了脚下的路。
也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太孤独,连哭都要选时间。
其实孤独本就是生命的常态,就像深海里的鱼,各自游弋,却在洋流中形成了自己的轨迹。
我们不必强迫谁来理解自己的挣扎,就像深夜加班回家,楼道里那盏感应灯,你走过去它才亮,却足以照亮脚下的台阶。
生活从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
不是非要喊着"见山开山"的口号往前冲,有时暂时绕个弯,歇一歇,也是一种智慧。
重要的是心里那点光不能灭:是孩子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妈妈",是父母装在你行囊里的土特产,是自己在日记本上写下的"明天会好"。
太多人在生活里浮沉,有人被浪头打翻,就再也没站起来;
也有人呛了几口海水,反而学会了游泳。
差别或许就在于,是否相信自己有泅渡的力量。
那些藏在深夜里的眼泪,那些咬着牙的坚持,那些无人问津的努力,终会在某天开出花来。
就像此刻,王姐关掉电脑站起身,窗外的天已经泛白。
她给儿子的保温杯里装了温热的牛奶,把感冒药拆开放在餐桌,然后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
新的一天开始了,或许还会有新的难题,但那个在无数个清晨和深夜里支撑着自己的"了不起的自己",又一次站在了阳光里。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但自渡者,天不负。
来源:情感撰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