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安全绳与锁具,一组重达11斤的设备,一扛就是整整27年。他叫李培生,一位在黄山之巅“飞檐走壁”的守护者,是一名“放绳工”,也叫环卫工。在黄山海拔1600米的玉屏景区,李培生系着绳索荡下悬崖的身影,已成为这座世界名山最动人的生态宣言。摘要:一套安全绳与锁具,一组重达11斤的设备,一扛就是整整27年。他叫李培生,一位在黄山之巅“飞檐走壁”的守护者,是一名“放绳工”,也叫环卫工。在黄山海拔1600米的玉屏景区,李培生系着绳索荡下悬崖的身影,已成为这座世界名山最动人的生态宣言。
在李培生眼里,放绳不只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黄山各山间峭壁坡度不一、环境复杂。放绳的时候,如果绳子的支点不好,人就会像钟摆一样摇摇晃晃,无法固定。更严重的是,风化的岩石可能一踩就碎,反复晃动的绳索让身体有可能被尖锐的岩石割破,这都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多年的实践,李培生早已十分熟练地学会运用双脚与绳索形成三角固定以维持操作平衡。
“放绳工作看着简单,其实很难。需要的不只是身体好,还要胆大心细,有责任心。”李培生说,自己当初也是经过层层筛选才开始了自己的放绳工作。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谈起“两山”理念,李培生深有感触。2022年,李培生和黄山风景区迎客松的“守松人”胡晓春一起参加景区组织的“玉屏夜校”,一起学习交流理论知识、工作技能,其中就学习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当时萌发了给总书记写信的念头,于是两人共同署名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在黄山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表达了为守护美丽黄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决心。2022年8月13日,是李培生人生中最具有意义的一天,那天,他收到了习总书记写给自己和胡晓春的回信。
习近平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
李培生、胡晓春同志:
你们好!来信收到了,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
“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习近平
2022年8月13日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后,我的心情很激动、很自豪,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期望与嘱托,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几年来我始终牢记总书记回信中的每一句话,身体力行地做好本职工作,将黄山的美守护好、传播好。”李培生说。
“总书记的回信不是回复给我和晓春两个人的,而是回复给整个黄山,回复给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的。因为是大家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黄山。我们要把总书记的每一句嘱托落地生根,结合自己的工作收获,让更多的人重视环境保护,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在李培生眼里,这封回信是他人生中最高的荣誉,也是对每一个平凡劳动者的鼓励,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李培生收到回信以后,更加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升。他认为,黄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注脚。
从业27年以来,李培生亲历了黄山游客量从不足百万到有望突破五百万的巨变。“老百姓富裕了,黄山的游客多了,山上的垃圾反而少了,放绳的次数也少了,环境变得更好了,这背后,是黄山游客素质的提升和对环保理念的认同。”李培生欣慰地分享。
用一生去守护一座山
李培生介绍,黄山风景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在垃圾分类方面,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垃圾做到一日一清,全部运送到市区发电厂进行无公害处理;“黄金周千人护山”品牌项目让环保从职业坚守升华为全民行动,如今在黄山,游客主动捡拾垃圾已成常态。
现在的李培生,走在景区里时常有游客认出他,与他合影,也有不少人形容他是“悬崖美容师”“黄山的一道风景”。对此,李培生说:“大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自己感到很开心。其实,每个人做的事都不可能是轰轰烈烈的,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就足够了。”
因为工作的原因,李培生也爱上了摄影,云海翻腾、松涛日出、山崖间的一草一木,他记录下了无数张属于黄山的美丽时刻。
“走在黄山景区,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个人可能都会认识我,但是,如果我回到自己家附近,好多邻居都不认识。”李培生的一年,有超过300天是在黄山上度过的,黄山,是属于他的第二个家。
“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祖国的好山好水给保护好,能够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美丽的黄山,美丽的中国。”1974年出生的李培生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了,在李培生的眼里,黄山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值得他耗尽一生去守护。正如李培生所说:“只要还能干,就会一直干下去。”
来源:三农头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