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机构的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底,该国已建成运营的数据中心超过50个,总机柜数量突破20万架,年均复合增长率15%以上,人工智能需求飞速增长。
热土相遇 智联同行
在马来西亚AI现场@广西
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在中国—东盟跨境主播孵化基地马来西亚分中心体验直播带货。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核心位置,天然辐射东盟近7亿人口市场;
电力资源充足,电价在东南亚属于相对低的水平;
政治稳定、经济开放、通用英语普及率高,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法律环境。
这种种优势,吸引了微软、谷歌以及中国的字节跳动、华为、阿里云等巨头,纷纷深度扎根,将其打造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前沿探索地。
根据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机构的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底,该国已建成运营的数据中心超过50个,总机柜数量突破20万架,年均复合增长率15%以上,人工智能需求飞速增长。
在这片科技巨头们竞相布局的热土,广西如何实现跨越国界的AI共鸣?7月31日至8月4日,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奔赴马来西亚,进企业、访专家、探民众,在中马合作的第一现场寻找到了答案——生态卡位,协同共进。
搭建合作桥梁,彰显“AI纽带”独特价值
与来自深圳的乐聚机器人互动,看大疆无人机检测作业的影像,体验以DeepSeek为基础研发的马来语大模型……走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实验室,“AI体验官”仿佛置身于一个中国AI技术的“微缩世界”。中国十多家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如阿里云、大疆、DeepSeek等,云集于此,各展高招。
这场景或许会让人误以为实验室位于中国境内,实则它坐落在马来西亚的八打灵再也市,是该国唯一获得政府认可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日报是首家走进该实验室的国际媒体。
这一实验室由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简称“北投信创”)与马来西亚MYEG服务有限公司联合组建。“2025年4月,马中两国签署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谅解备忘录,MYEG与北投信创敏锐把握这一机遇,牵头组建实验室。”Zetrix的创始人拿督法兹里·沙阿说,这既是马中两国深化科技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也是连接中国先进人工智能资源与东盟市场需求的关键纽带。
Zetrix是MYEG旗下的区块链平台。“实验室首个重大项目是马中国家数字身份互认,目前已进入筹备阶段。”Zetrix的另一联合创始人黄忠仁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该项目通过AI智能体与Zetrix区块链的结合,实现两国公民在金融、旅游等领域的跨境身份无缝验证,破解此前跨境数据交换中的合规与安全难题。这一突破不仅便利民生,更为区域数字贸易搭建了信任基石。
据了解,该项目将首先在广西试点。届时,马来西亚公民可在广西使用MyDigital ID进行各类身份验证,中国公民的数字身份也将在马来西亚获得认可。
“目前,该项目虽未正式上线,但已进入与政府部门的深度对接阶段,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初完成与中国的互认测试。”黄忠仁表示,这意味着两国公民跨境身份核验将迎来“秒级”体验。
除了区块链,实验室还对中国的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进行本地化应用的研发。
深圳的乐聚服务机器人在马来西亚存在语言障碍,实验室对它进行了语音系统优化,让它能听懂本地语言指令。据了解,目前已有3台机器人在当地投入测试,“计划未来5年内实现软硬件自主生产,目标是让机器人走进博物馆、汽车展厅等场景,承担引导、客服等角色。”黄忠仁信心满满。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潜力也备受青睐。“马来西亚天气和地形特殊,桥梁检测需求有限,但农业施肥、洒药场景很适合无人机。”实验室正探讨无人机进口代理模式,计划将技术本土化后推广,目前已与本地大型种植企业达成初步意向。
AI体验官·观察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建和运转,无疑是“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路径的生动实践。而在这个“中企技术”丝滑迈向“本地适配”的平台,广西更是鲜明彰显了“AI纽带”的独特价值。
广西北投信创与马来西亚MYEG的强强联手并非偶然的商业合作,而是广西凭借地缘优势与对东盟市场的深刻理解,精准捕捉合作机遇的必然结果。从选址八打灵再也市的决策,到协调中国领军企业入驻的过程,广西团队始终扮演着“技术媒人”的角色——既向马来西亚合作伙伴清晰阐释中国AI技术的核心优势,也将东盟市场对技术的个性化需求准确传递给中国企业。这种双向沟通的能力,让实验室从诞生之初就成为真正连接供需两端的合作平台。
开拓“测试场”,催生“价值共创”良好局面
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实验室,一款融入伊斯兰文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让“AI体验官”大开眼界——当我们问及宗教问题时,其用马来西亚语给予了最准确最权威的回答;在进行日常交互中,语言风格非常符合东南亚伊斯兰社会的表达习惯。
“这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DeepSeek为基底模型,融入伊斯兰价值观、文化规范和法律条例进行训练,因此AI的回答更贴合本地语境。”黄忠仁说,实验室计划近期正式推出该产品,后续还将拓展至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国家。
在中国—东盟跨境主播孵化基地马来西亚分中心,“AI体验官”也目睹了中国技术与马来西亚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奇妙碰撞。
正逢周末,中心内数个直播间在TikTok电商平台同时开播,马来西亚本地主播和助播密切配合,一单单中国品牌数码产品、户外用品等货品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频频成交。
整场直播销量怎么样、什么货品最畅销,大数据可以直观显示。“AI体验官”看到,多个显示大屏同时展示TikTok电商平台的实时销售情况分析,AI技术化身直播小助手,随时监测直播间的观看量、点击量、成交量等各种数据指标。
负责该基地日常运营的是马来西亚本地企业南洋科技有限公司,“直播时有了实时数据支撑,主播可以根据提示随时调整销售策略。”公司总经理李嘉诚说,直播结束后,这套系统还会复盘整场直播情况,供主播和品牌方及时研判营销策略。
据了解,中国—东盟跨境主播孵化基地总部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目前已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设立国别分中心。除“带货”外,基地还承担培养东南亚语种直播人才、孵化小语种主播达人等重要任务。
其中,马来西亚分中心由广西华丽播公司与马来西亚南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依托来自中国的数字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国品牌从这里走进了马来族人等东盟本地社群的市场。
AI体验官·观察
马来西亚的社会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文化生态系统。在当地,既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穆斯林的庞大社群,可辐射中东及全球穆斯林市场;也有深厚的华人网络,连接着中国与全球华人社会;印度裔社群则搭建起与南亚的桥梁。
如何将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广西准确卡位,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跨境直播等场景,开拓了宝贵的“测试场”。在这些场景中,技术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当地的文化价值观、社会习俗、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融合”。
这种融合也催生了“价值共创”的良好局面。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与东盟的市场资源、文化特色相互碰撞、互补共进,不仅让中国技术在东盟市场扎下根,也为东盟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着中国与东盟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构筑生态位,书写数字时代合作篇章
随着走访不断深入,“AI体验官”愈发清晰地感受到,在AI浪潮席卷之际,广西凭借“政府间合作+市场化运营”的双轮驱动模式,展现出精准把握时间窗口、高效推进政策协同、独特构建产业生态的鲜明特点,在AI发展赛道上走出了极具辨识度的路径。
中国—东盟信息港作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往来的关键载体,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AI合作搭建了重要桥梁。早在2018年,广西就前瞻性布局,成立中国东信马来西亚公司,并推出契合当地需求的全球通信一体化服务超级应用“流连侠(Elinking)”。目前,该应用在当地的用户注册量已超50万,且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随着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中国东信计划在当地建设超大规模算力中心,以满足大模型训练的需求。
今年4月,广西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让双方的合作交流持续升温,在共同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频频取得突破。
为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相关项目的发展,广西设立总额达1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基金,作为中国—东盟合作计划下相关项目的启动资金。
南宁市也积极响应,印发《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及场景应用奖励等方式,助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的建设,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企业入驻,加速技术的落地与市场拓展。
得益于双轮驱动模式的有力支撑,广西的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已成功将技术和产品推广至马来西亚市场。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人工智能行业模型及算力服务商,已完成在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国家的24个数据中心建设,并为马来西亚教育部开发了AI英文作文自动考评系统;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海特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马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智谱合作,为马来西亚AltoCloud公司搭建MaaS平台,提供医疗、旅游、金融等领域的定制化大模型……
广西与马来西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与产业,还延伸至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马来西亚高校共建的中马国际学院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将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与认证及技术创新等活动。
广西高校与马六甲州大学共建的人工智能国际联合实验室也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该平台聚焦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未来3年将培养超500名专业人才,并推动农业病虫害识别、跨境电商语义分析等应用落地。
同期成立的中马职教产业联盟,也计划通过“AI+职业教育”模式,在制造业操作培训中引入数字孪生技术,为双方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培养专业人才。
AI体验官·观察
在AI赛道的共建中,广西正悄然构筑起不可替代的生态位。它不盲目追逐单一技术的极致突破,而是以“集成者”与“连接者”的身份,将中国的技术优势、东盟的市场需求、全球的产业资源,编织成紧密联动的网络。这种生态位的独特性,让广西在AI发展中既实现了与国内创新资源的协同,又走出了契合区域特质的特色路径。
可以预见,随着广西的“集成与连接”作用不断深化,AI将不再是冰冷的代码与数据,而是串联起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发展相融的温暖纽带,推动中马两国乃至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数字时代写下更动人的合作篇章。
在这里,技术无界,创新共生,每一次算法的迭代都是共同发展的注脚,每一个应用的落地都是命运与共的见证。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