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安详离世”,没提具体原因。只说临终有妈妈、弟弟、好友陪着。是不是抑郁?还是身体出问题?没人说死因,大概率有“不可言说”原因吧。
8月11号凌晨4点20,杨尚斌走了。
年仅43岁。很“港剧”。
他弟弟发消息,说“安详离世”,没提具体原因。只说临终有妈妈、弟弟、好友陪着。是不是抑郁?还是身体出问题?没人说死因,大概率有“不可言说”原因吧。
等丧礼安排。大家也在等一个“答案”。但,答案会给吗?
说杨尚斌,真不红,甚至很多网友愣是没查出来这是谁。
可他混圈子早。1997年——你想想,那是陶喆、王菲、四大天王横扫的年代,他还缠着黎明学舞,参加“全港至like黎明模仿大赛”,还真拿了冠军,黎明亲自搬奖,光这背景,搁今天就等于流量顶流加buff吧。
夺冠之后?以为飞升了吗?咱说句实话,九十年代香港娱乐圈金字塔,谁都想挤,杨尚斌能签英皇,和容祖儿拍广告,一切都在“梦幻开局”,但奈何——流量差点火候。
广告一拍完,几年不到,和平分手。资源一断,星途马上变了天。
没戏上,只能转舞蹈演员。林忆莲演唱会伴舞,后台熬夜、排练、汗水、焦虑,圈中人都懂。
说是“黄金配角”?但,谁会记舞台后面的无名小卒?
后来演点剧、跑跑龙套。查他作品,人影淡得和空气差不多。维基百科上那个演艺履历,空的让人心疼。
再后来,慢慢“隐身”了。鲜有新作。就问,有多少香港旧日星辰,沦落成边角料?
2024年初,他社交账号爆过一句,疑似自曝抑郁。没人关注,那会香港演艺圈大地震,都顾不上他。
多少明星的“低谷”,其实就是没人搭理,人一消失,才想起来哎,这个名字我好像见过。
不过,他倒不像某些艺人自曝猛料拉热度。人家抑郁是真的自个吞,连八卦记者都挖不出点料。
到头来,“安详离去”,留下一堆悬念。
网友评论区炸了:
——有人愣是说“没听说过ta”。
——有人留言:“舞台背后那么努力,结果都这样吗?”
——有人猜测: 真死因是不是真的抑郁?还是家里有难?
——有人问,为什么香港小演员的出路总是这么惨?
再一翻台媒,有小道消息暗搓搓地说他“经济窘迫”“长期患病”“亲朋友人关系复杂”,可信度几分,没人说死板话,真真假假,吊着胃口。大家乐意看不明不白、复杂悱恻。
说到底,香港演艺圈的“铁律”,光环只能罩在少部分人身上,一旦掉队,剩下的只有褪色残影。哪怕和“四大天王”传过一张合影,也改变不了。光鲜背后,其实全是苦水。
感觉近几年走掉的香港演艺圈老面孔,是不是有点多?
之前黄家驹、梅艳芳那一代,个个风风火火、注定有传说。到了杨尚斌,传媒都要靠网友扒资料,才知道一点点生平。有人说,这叫“时代淘汰”,也有人觉得“这行太残酷”,哪个更扎心?
其实,这类边缘艺人的结局,有没有共性?没人想沦为龙套,但也不是谁都能当主角。转型、再就业?摆摊?教学生?大部分都沉得没水花。
抑郁情绪,已经成娱乐圈无声的共病。不是只有“顶流”才会爆雷。你看杨尚斌,连明星都算不上,哪泊上热搜?
而最扎心的,是他“走得安静”。没拉警报、没搞噱头、没请队友助阵。等家属发讣告,连名字都没多少人记得。
对比谁谁谁逝世流量风暴,不就是生动反差?
你以为站在聚光灯里就有未来?错了。娱乐圈,一夜之间,谁都可能消失。没有应援、没有超级话题,甚至没机会跟流量割席。
最后,网友感叹:“舞台璀璨,幕后寂寞”。讲真,这波,太真实,又太讽刺。
你信不信,他离世后作品播放量又得噌噌涨?逝者成流量,互联网又多一个谈资。
但想归想,谁记他十年前和谁合过影、和谁一起领奖?香港娱乐圈的变迁下,太多老牌艺人被时代甩下车。生前是小透明,身后是流量热搜。
有人说,这一代香港艺人撑不住了,面对流量网红制造的“新爆点”,他们无能为力。甚至连一个体面的告别都变成奢侈。
为啥?因为没人在乎。不红,就像没来过。
到底是什么,让这些舞者、演员、旧日梦中人一个接一个隐匿退场?
有人猜是抑郁,有人猜是缺钱,有人阴谋论说娱乐圈“黑暗”,猜到天黑,也没人能给出真相。
说到底,这就是娱乐行业的“铁律”——不管曾经多闪耀,没人记得你背后的心酸。
现在,该让你说说:
——你有印象过杨尚斌吗?
——你还记得九十年代那些拿奖的小明星吗?
——娱乐圈的边缘人,能不能被记住?
留言区等你的答案,毕竟,关注一位逝去的普通演员,也是我们对这个行业最后的温柔吧。
来源:滚石音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