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时代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奋斗的华章,在接续拼搏里书写。为展现第六
开栏的话: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时代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奋斗的华章,在接续拼搏里书写。为展现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精神风貌,本报即日起开设"优秀建设者巡礼"专栏。
这里聚焦的,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勇立潮头的开拓者,是在科技创新前沿攻坚克难的探索者,是在乡村振兴一线深耕细作的实践者,是在社会服务领域默默奉献的担当者……他们以实干诠释责任,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坚守传递力量,生动践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使命担当,为时代精神作出生动注脚。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奋斗温度,汲取前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我们深知,这项荣誉饱含着党和国家在新征程上的殷切期望,凝结着时代和人民寄予的深情嘱托。我们既备受鼓舞,感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赋予的历史机遇,又深感重任在肩,致力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接续奋斗……"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向全国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个体工商户发出倡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极大提振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实施,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
勇担时代重任,投身复兴伟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正铆足干劲、力争上游,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一心谋发展,勇立潮头开新局
广大民营企业家始终专注创新,以核心技术为支点,充分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42万多家,占比超92%。
2008年,王坚加入阿里巴巴,先后担任首席架构师、首席技术官、阿里云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7月担任之江实验室主任。
王坚主持研发的阿里云计算平台"飞天",让中国云计算起步即与国际接轨,实现"从0到1"的跨越。如今,阿里云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万客户,规模稳居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确定了中国在全球云计算领域的话语权。
从云端创新到智能应用,技术突破的触角不断延伸。王坚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积极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首倡的"城市大脑"从杭州起步,现已推广至国内及亚洲数十个城市,获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他牵头发起的"三体计算星座"计划,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建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推动算力上天、在轨组网和模型上天。成功首发12颗计算卫星,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让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了地面边界。
"我们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创造决定未来的时代。但创造能否决定未来取决于我们的信念和坚持,坚持相信的,相信坚持的。"王坚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创新的无限可能和民营企业家院士的执着求索。
在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同样是企业领跑的关键。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长钟宝申的带领下,单晶硅片在过去十年累计出货量全球第一,组件在过去六年出货量累计稳居前两名。2024年,隆基研发投入达50亿元,占营业收入6.1%;2012年至2024年底,累计研发投入超320亿元,稳居光伏行业首位,为产业持续突破注入强劲动力。
当传统产业遇上创新思维,老品牌也能焕发新活力。万事利集团深耕丝绸产业50年,从传统制造企业到以文创、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丝绸文创第一股",董事长屠红燕表示:"作为扎根丝绸行业的新时代企业家,我也深知这份荣誉背后是党和国家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殷切期望。"
传统产业要焕发新生,必须依靠科技突破。当前,万事利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等高水平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实现数字科技赋能产业链的同时,率先在蚕种基因研究、蚕蛹生命科技等前沿领域取得科研突破,为传统丝绸产业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传统医药遇上现代科技,民族智慧与创新研发碰撞出独特火花。昊邦医药集团董事长李彪,依托云南"植物王国"的资源禀赋深耕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带领团队自研的"赛福美"草乌甲素片,是全球首个状态依赖型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新型第三类镇痛药物,已在全球9个国家注册了发明专利,填补了全世界在中重度疼痛非成瘾性有效药物的空白。
借助政策与制度增强发展依托,是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的重要途径。许明哲于2018年主导平稳完成旭阳集团混改,形成"民营资本控股、国资与外资参股"的多元股权结构,带领旭阳集团从传统国企蜕变为百亿级现代化企业集团,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从单一国内市场向国际国内双市场的转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数字技术到绿色能源,从传统医药到制造升级,这些企业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以创新强实业,以实业促创新"的发展逻辑。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优秀建设者。他们致力于创新创造,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做专产品、做精技术、做优服务,努力向新而行、向智发力、向高攀登,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胸怀报国志,矢志不渝跟党走
面对"中国有优质羊绒却无国际品牌"的困境,2006年,从剑桥大学毕业的王臻从零起步,创办中国首个国际羊绒精品品牌1436。2008年,该品牌入选中华国宾礼,多次担当国礼使命,成为联结中国与世界友谊的桥梁与纽带。
"绝不能让核心原料优势旁落",这份执念推动王臻带领鄂尔多斯集团主导制定全球羊绒标准,截至2024年底,共发布120项产业标准,其中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16项,让中国羊绒在国际舞台拥有更多话语权。
这份坚守连接着千万农牧民的生计,王臻说,等级标准的推行让牧民"养好羊就能致富",鄂尔多斯带动西北5万牧户脱贫,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绘就了牧区振兴与民族团结的新图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说:"我们正在打造一个超健康种猪育种平台,让基因准确率达到90%以上,让中国种猪育种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完全可以自主掌控,不仅要让老百姓有肉吃,还要更好吃,端牢端稳中国人肉盘子。"他带领企业培育的种猪能够实现肉、种兼用,以肉猪价格生产种猪,PSY达到28头以上。
"获此殊荣,我既感无上荣幸,更觉责任千钧。这份肯定,是对东明石化坚守初心、实业报国的褒奖。"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表示,站在新起点,将带领企业秉持"以价值连接,让幸福可及"使命,以科技创新强根基,以社会责任促共富,始终紧跟党的领导,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中坚定信心、挺膺担当。
在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报国志则化为文明互鉴的桥梁。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张时荣,从捕捉中阿经贸论坛机遇起步,用十余年将企业打造成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业务覆盖22个阿拉伯国家。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唯有以更高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才能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张时荣在阿拉伯国家建设中文教育学院、成立出版社,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文版等70余种主题图书精准落地,累计输出各类图书1600余种,架起了文明交流的坚实桥梁。
"这份荣誉,是对春秋航空二十年扎根民生的肯定。我们始终紧扣民生刚需,致力于让航空服务惠及更多普通大众,同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大显身手,把握住了发展机遇。"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说,未来,将带领春秋航空,继续搭建区域发展"空中动脉",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矢志不渝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润福表示,芯源微所在的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关乎国家科技命脉,我们始终将产业安全放在首位,以实业报国为己任,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立志为国家半导体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交出无愧于建设者称号的答卷。
正是有这样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建设者,他们厚植家国情怀,始终秉持对国家、对民族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把企业发展、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担时代重任,始终保持爱拼才会赢的精气神,在做大做强企业、引领行业发展中,当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促进者、行动派。
先富促共富,以人为本担大义
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富而有责、富而有为,是广大建设者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社会担当。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干笃行诠释企业家精神,在产业振兴、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领域留下坚实足迹。
2007年大学毕业后,薛婷响应号召回到青海,一头扎进藏毯这门国家级非遗的传承里。她创办圣源地毯集团,像雕琢艺术品般打磨"传统技艺产业化"之路,用先进工艺唤醒千年纹样,还织就了从牧场到全球市场的完整产业链。18年来,藏毯从青海的高原走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销售额达1.19亿元,出口创汇977万美元。
让农牧民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把产业发展变成民族团结的纽带--薛婷在农牧区撒下"技能种子",建起培训基地,企业也成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要让藏毯在高端化、国际化的路上越走越宽。"薛婷这位西部大地上的创业者,用一针一线织就的不仅是绚丽地毯,更是民营企业家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南祥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利荣深耕绿色发展,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成40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推动磷石膏资源化、产业化利用;建成工业废水处理回用装置,实现循环利用;在碳排放利用上,研发生产电子级超纯氨、食品级二氧化碳等产品,年综合利用二氧化碳10万吨;建成3.9万平方米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和低温余热回收发电装置,废热回收利用率达90%。
从生态保护到产业服务,都有民营企业家活跃的身影。以"为中国制造提供专业生产性服务"为信念,张春华于2006年创立朗华集团,打造全国首家整合制造全链条服务的生产性服务平台,践行"制造强国、服务强国"使命。
扎根陇原二十五载的尹建敏,在2014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之际,转型现代农业,成立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定西市漳县,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成国家级标准化"东乡贡羊"养殖基地、有机果蔬及食用菌生产基地,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构建"生态+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在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英创新构建"造血式"扶贫模式。在柳城县西岸村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区,通过订单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开创性建立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企业积极吸纳残疾员工,成立特殊人群党支部和关爱中心,量身定制职业发展通道,让社会责任落地生根。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不忘回馈社会,各类捐赠总额达20亿元,在扶贫、抗疫、救灾等领域积极作为。"我们将继续实干兴业,响应国家需求,真正做到'人民有所盼、政府有所需、企业有所为'"。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红卫的话,道出了企业家们的心声。
时代呼唤担当,奋斗成就未来。
众多民营企业家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的优秀建设者精神,他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不断突破,将壮志、梦想和价值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用实干与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献计出力、再立新功。(本报记者李洁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