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救命”?被费列罗收购“前夜”,家乐氏利润暴跌近八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4 11:50 2

摘要:2025年第二季度,费列罗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报成绩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年谷物食品企业家乐氏的盈利骤降。更引人关注的是,两家公司正处于收购谈判的紧要关头。

2025年第二季度,费列罗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报成绩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年谷物食品企业家乐氏的盈利骤降。更引人关注的是,两家公司正处于收购谈判的紧要关头。

一边是业绩飘红、意气风发的费列罗,另一边却是盈利跳水、前景承压的家乐氏。

业绩承压

2025年第二季度,家乐氏(WK Kellogg Co)延续了盈利下滑的趋势,财务表现不容乐观。截至6月28日的该季度,家乐氏净销售额约为6.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4亿元),同比下降8.8%;产品销量同比减少了8.1%,产品平均售价和组合略降0.7%;同时,公司季度净利润仅为8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700万美元暴跌78%;净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5.4%骤降至1.3%。

在与投资者沟通时,管理层将利润下滑部分归因于若干一次性成本和运营问题。其中,今年二季度,公司遭遇供应链运营的意外停工,此外在供应链重组计划下产生了1800万美元的业务整合和重组费用,以及800万美元的公司拆分相关支出。这些因素叠加了需求疲软的压力,导致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降31%,至5700万美元,利润率也降至9.4%。

受业绩低迷影响,家乐氏在第一季度财报中已经下调了全年指引。公司原本预计2025财年有机营收下降约1%,但在5月将降幅预期扩大至2%–3%,并预测全年调整后营业利润只有2.70亿-2.75亿美元,低于此前预期的2.8亿-2.92亿美元。

事实上,纵观上半年累积业绩,也印证了上诉预判。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家乐氏总营收约为12.76亿美元,同比下降7.5%,净利润仅29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锐减59%。公司表示,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紧急而有目的地前进”,但盈利持续走弱使其难以对全年业绩保持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收购交易临近,公司在第二季度财报中取消了业绩电话会,也未给出新的全年业绩指引。

公开信息显示,家乐氏目前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即食早餐谷物(RTE Cereal)领域。然而,该板块却面临明显的结构性下滑趋势。

分析人士认为,传统谷物早餐市场近年来持续萎缩,自2019年以来整体市场规模累计下滑约17%。传统玉米片、麦片等谷物食品通常含糖量高、添加成分多,无法契合当代消费者对健康低糖饮食的追求。随着消费者偏好的演变,消费者开始寻找其他早餐选择,偏爱牛油果吐司等更健康便捷的替代品。

这一趋势变化,导致Rice Krispies、大米脆片(Rice Krispies)、玉米片(Corn Flakes)等家乐氏经典麦片品牌用户流失,销量日渐下滑。即使家乐氏也推出过Kashi等纯天然、有机谷物新品,但尚未形成气候,难以扭转整体颓势。

此外,即食麦片业务的高成本结构也令改善空间受限。由于规模增长停滞,家乐氏难以通过大幅削减成本来提高利润率。拆分独立后,缺乏母公司支持还加剧了其在全球采购、物流整合方面的压力。

为了应对困境,家乐氏在2024年宣布了一项规模达5亿美元的供应链优化计划,计划在2025-2026年间关闭部分产能过剩工厂、精简生产平台,以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例如,公司计划在2026年底前关闭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工厂,并从2025年末开始削减田纳西州孟菲斯工厂的产能。

然而,这些措施短期内需要付出较高的重组代价,难以立即对利润产生显著贡献。本季度的重组费用便是明证。

在华布局

事实上,家乐氏早在十多年前就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然而,相较于其在北美的地位,家乐氏在中国的业务规模和影响力相对有限,早餐谷物在中国仍属小众品类。

根据Euromonitor数据,作为全球最大谷物食品制造商的家乐氏,在中国早餐麦片市场所占份额仅约4.1%。与之相比,雀巢与通用磨坊的合资公司(即谷物合伙人,Cereal Partners Worldwide)通过推出巧克力脆片(雀巢脆谷乐)等儿童麦片,占据了约28%的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本土品牌例如桂林西麦食品则深耕冲调谷物(热麦片)领域,凭借红枣、高钙核桃等符合中式养生需求的产品,占据约18%的市场。可见,中国消费者的早餐习惯与西方存在差异,即食冷麦片尚未成为主流选择,市场培育仍需时间。

尽管如此,家乐氏近年来不断调整在华策略。早在2012年,家乐氏就与新加坡粮油巨头丰益国际(Wilmar)成立了50:50合资企业,由后者旗下益海嘉里提供供应链和分销网络支持,在中国本地生产并销售家乐氏麦片和零食产品。

在此之前,家乐氏曾于2008年收购过一家中国本土饼干企业“Navigator Foods”(郑航食品),但因持续亏损不得不于2012年初退出,该次水土不服的尝试让家乐氏意识到需要依托本土力量来开拓市场。

在产品策略上,家乐氏也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营养谷物的细分需求。中国的谷物食品市场正朝着健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年轻一代开始接受燕麦片、果干麦片作为减重或快捷早餐选择,一些老年消费者也食用谷物麦片作为养生食品。

对此,家乐氏引入了添加坚果果干的Granola麦片等系列,主打高纤维、高维生素,宣称有益肠道健康,试图贴合本土消费者对功能食品的偏好。此外,随着中国电商与跨境购的兴起,家乐氏也加强了线上渠道覆盖,通过天猫国际旗舰店等途径触达更广泛的都市白领人群。

目前,中国市场对家乐氏全球业务的直接营收贡献仍然很小。但对家乐氏而言,中国市场仍有着巨大的长期增长潜力。

收购前夜

近年来,种种挑战下,家乐氏不得不寻求外力纾困。

2023年10月,家乐氏母公司董事会批准将业务一分为二:其中Kellanova公司承接全球零食业务(如品客薯片、Pop-Tarts点心等),而WK家乐氏(同上)则专注北美等地区的即食谷物早餐业务。拆分后的两家公司独立运营,但谷物板块业绩每况愈下,加之高企的债务负担,使WK家乐氏难以走出困境。

财报显示,2023年以来WK家乐氏的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的高位,而拆分前这一指标仅在50%左右。2025财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83.78%,与上年同期的83.21%基本持平,但高于历史水平。如此沉重的债务杠杆无疑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

就在此背景下,意大利巧克力品牌费列罗集团(Ferrero)抛出了橄榄枝。

今年7月10日,家乐氏宣布与费列罗达成最终协议:后者将以每股23美元、总价约31亿美元的现金全面收购家乐氏。这一报价接近家乐氏独立上市前估值的两倍,交易消息公布后,WK家乐氏股价当天飙升约31%,创下一年多来的新高。

尽管相比一些乐观评估仍有折让(低于晨星给出的合理价值约18%),但对于饱受利润下滑困扰的股东来说,这一价格无疑是及时且相对合理的退出机会。家乐氏董事会已一致批准该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交割。

分析人士认为,从战略层面看,费列罗此举意在“补短板”,加速向综合食品巨头转型。费列罗过去以巧克力和糖果见长,旗下拥有Nutella能多益酱、费列罗榛果巧克力、Kinder健达巧克力等畅销产品,但产品矩阵相对集中在甜食领域。

现实层面来看,完成收购后,费列罗将一举获得北美谷物市场约28%的份额,成为仅次于通用磨坊的行业第二。

然而,交易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由于本次收购涵盖了包括Frosted Flakes(糖霜玉米片)、Froot Loops(水果圈)等在内的家乐氏经典谷物品牌组合,以及遍布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地区的6家工厂和配套分销网络,费列罗势必要在延续品牌价值与整合自身文化之间取得平衡。

此外,谷物早餐属于典型的快速消费品,依赖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来取胜;而费列罗长期深耕的是高溢价的巧克力礼品生意,两者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迥异。费列罗如何整合这块截然不同的业务、管理北美的大宗谷物生产线,将直接关系到收购能否真正创造价值。

有分析人士指出,费列罗擅长打造品牌溢价和精耕细作渠道,但谷物业务需要的是提振创新和严控成本的双重发力。

在费列罗收购的前夜,家乐氏正经历转型阵痛和业绩压力的双重考验。当然,在费列罗的庇护下,谷物板块或有望获得长期投入和战略耐心,而不再局限于季度盈亏的束缚。

来源:乔布斯北京分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