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关注:鄂州暑假“爱心托管班”护成长,“青年夜校”助追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4 11:44 2

摘要:今夏鄂州,热力四射。从清晨到夜晚,这座城市以精细化的公共服务回应民生关切,为市民献上丰盛的“清凉”文化大餐和成长平台,处处涌动着学习、关爱、欢乐与奋进的热潮。

▲《湖北日报》报道

今夏鄂州,热力四射。从清晨到夜晚,这座城市以精细化的公共服务回应民生关切,为市民献上丰盛的“清凉”文化大餐和成长平台,处处涌动着学习、关爱、欢乐与奋进的热潮。

8月7日早7点50分,鄂州市图书馆前,市民已排起长龙。(图:通讯员 夏金灿 卫广)

【热情】8:00

鄂州市图书馆单日流量近7000人

一圈、二圈、三圈……

从大门口到树荫边,又从树荫边到大门口,四五百米的距离里,是密密麻麻的读者在排队。

这是8月里,早晨8点的鄂州市图书馆。

“7点就有人过来等了。”保安师傅向记者比画。

作为鄂州市唯一一座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鄂州市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配置座席1200个,电脑终端200台,网络信息点336个,现有馆藏纸质文献120万册(件)。

每年暑假,鄂州市图书馆都会迎来人流高峰,除了常规的“铁杆”读者外,还有学生党来此完成暑假作业,考研考公党们在这里备考复习,精彩的暑期阅读活动在这里不间断开展。

图书馆内,读者席地而坐,进入沉浸式的阅读之旅。(图:全媒记者王楚)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的阅读需求,我们提前20分钟开馆,并延长到7点闭馆,周末是8点闭馆。”鄂州市图书馆馆长张云向记者介绍。

记者随安检的人流进入馆内,大厅宽敞明亮,书籍陈设有序,虽是刚刚开馆,空调冷气已经十分充足。

准高三学生吕梓睿最喜欢三楼窗边的位置,每天清晨,她都和四五个朋友结伴来图书馆复习。“英语是我的薄弱学科,在这里记一记英语单词,练习英文写作,感觉很安静,很容易专注。”吕梓睿说,做题久了眺望窗外广阔的湖面,顿时心旷神怡。

86岁的读者祝长奇是图书馆的常客,和工作人员们混得很熟。2018年开馆后,他就将这个地方作为自己老年文化生活的主要阵地,“这里针对老年人有舒适的桌椅,我们不用排队可以走单独的通道直接进,太感谢了。”祝长奇说,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细致服务是7年里最令他感动的地方。

86岁的读者祝长奇是图书馆的常客。(图:全媒记者王楚)

图书馆负一楼的少儿馆内,坐满前来阅读的小读者,一本《哈利·波特》,一页儿童绘本,小朋友们“遁入”奇妙的童话世界。“图书馆现在成为了我和孩子达成一致最喜欢的地方。”一位宝妈对记者说。

据悉,暑期期间鄂州市图书馆的单日最高人流量达6900余人。“我们的好书更多了。”鄂州市图书馆馆长张云介绍,去年以来,图书馆不仅在图书的质量上下功夫,更是扩展了读者的借阅数量,市民办证后单次可以借阅最多7本图书,并且可以在全城8个城市书房里实现借还。

暑期期间鄂州市图书馆的单日最高人流量达6900余人。(图:全媒记者王楚)

“暑期人太多了,我们经常向读者们推荐,可以就近去新建的城市书房,环境也非常好。”张云介绍,将借由暑期全民阅读潮,依托鄂州市图书馆打造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在现有活动类别及活动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展“阅读市集”“暑期绘本讲读计划”“青年读书会”等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覆盖不同年龄段的文化活动,担当好文化传播中心的重任,为市民献上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佳肴。

8月4日,澜湖社区爱心托管班里,志愿者正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图:全媒记者王楚)

【热心】10:00

工会托管班进行“梦想的接力”

“老师,含羞草真的会‘害羞’吗?”

“真的会,它的‘害羞’功能还能预示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它们有‘天气预报员’的称号。”

“哇——”

8月4日,鄂城区澜湖社区内,一堂有趣的植物科普课正热闹地展开。主讲人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准大二学生邓鹏。

今年暑假,鄂州市总工会联合各分工会、社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70余场爱心托管班,托管班面向辖区内留守儿童、职工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以及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子女招生,时间从7月初持续到8月中旬,参与人数达2600余人。100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成为托管班志愿者主力军,他们由市总工会层层招募而来,邓鹏便是其中一员。

“孩子王”邓鹏。(图:全媒记者王楚)

“自从托管班启动以来,我们俩几乎每天都来。”澜湖社区爱心托管班志愿者王莉华是邓鹏的母亲,每天清晨,母子俩简单吃完早餐,便带着教学工具、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来到社区三楼,开展一天的志愿活动。

儿子负责授课答疑,母亲则负责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做些后勤的工作。“我是单亲妈妈,两个孩子的父亲十年前就去世了,组织给予我们很多关怀,才让孩子们顺利读完书,现在我有空就带他们来参与志愿活动,帮帮忙。”一边帮追赶打闹的孩子整理衣领,王莉华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两个孩子都考上了985大学,我们没有条件上昂贵的补习班,但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我有一套。”王莉华笑着说。

澜湖工会驿站里,爱心托管班志愿者教孩子们下棋。(图:全媒记者王楚)

“免费不等于低质,我们希望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澜湖社区网格员汪元桢兼任工会工作人员,每年暑假,都是她手机内存爆满的时期——孩子们为户外劳动者送水、特警队员带来特色科普课堂、小女孩用画笔绘制心中的“奥特曼”、乒乓球冠军教练教孩子们打球……梦想在托管班里萌芽,孩子们多彩的夏天悄悄展开。

记者翻阅澜湖爱心托管班的考勤表,从七月初开始,每一天的打卡记录都十分完整,托管班的请假流程完整,“要让家长们真正放心。”汪元桢说。

“孩子们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提问常常让我重新审视基础知识的本质。”在菜园头工会驿站托管班志愿者沈哲豪的日记里,写下了为托管班小学生们辅导数学的经历:“一个孩子问我,为什么分数要分母和分子?我尝试用分蛋糕的例子来比喻,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用更生动、贴近生活的例子教学。”沈哲豪认为,教育的力量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点燃兴趣的火种,培养习惯的契机。

“暑期托管班不仅是‘看娃’的民生工程,更是‘育人’的成长工程。”鄂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将通过持续优化资源整合、课程设计与服务细节,将“暑期学堂”打造成更具温度、更有品质的民生品牌,切实为更多家庭排忧解难。

截至8月10日,乔街“泼水节”已吸引1.2万余人参与。(受访者供图)

【热浪】15:00

吴都乔街泼水节引全城狂欢

“来了来了,乔街泼水节我来了!”

8月3日,高温依旧,鄂州市吴都乔街景区内水花飞溅,大学生社群博主吴同学正用手机拍摄记录着自己的“乔街vlog”。

在他的镜头里,孩童身着汉服追逐嬉戏,年轻人踏着电音节拍尽情戏水,欢声笑语裹挟着清凉水汽,升腾为这座古城上空最生动的烟火气。

“我们筹备了三个月。”乔街运营负责人李开文在水雾弥漫的现场告诉记者,玩水的主意运营团队早就有了,但是玩水要玩出花样,玩出细节,并不容易。

为了持续吸引人流,以高频活动带动商户增收,乔街策划了“西瓜清凉玩水周”“汉服国潮水舞秀”“动漫潮玩嬉水夜”等六大主题活动。“我们想当一个‘听劝’的景区,网友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李开文说,自从开始运营景区,“看恶评”已成为固定的工作模式,“做文旅要有一颗大心脏,只要愿意给我们提出客观的建议,即使是负面评价我们也听。”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乔街带来持续人流。(受访者供图)

丰富多彩的活动带来客流量。据悉,截至8月10日,乔街泼水节活动举办天数为6天,共有1.2万人次参与活动;活动现场游客峰值达1200人次,活动当天景区接待游客超9000人次。

“孩子穿着汉服泼水时,兴奋地说:’和周瑜一起打水仗了!’这种沉浸感是课本给不了的。”趁着暑期时间,武汉游客张女士带着儿子来到乔街游玩,虽高温难耐,但是亲子间共创了一段美好回忆。

“乔街的牛肉面、柠檬茶等,都是现做现卖,我们吃着放心!”张女士说。

乔街泼水节现场的巡游。(受访者供图)

“乔街有人气,商户才有干劲儿。”李开文介绍,吴都乔街景区现有132家商户入驻,景区通过严控价格、品质、风貌与服务,用平价地道餐饮+主题演艺+沉浸体验组合拳来吸引人流,拒绝’一次性消费’陷阱。

“泼水节活动现已带动景区内营收同比增长300%。”李开文告诉记者,乔街将开启“暖心服务提质行动”,率先建立“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双轨体系,用细节重塑竞争力,打造文旅消费新模式。

20元一节的瑜伽课成为镜园社区青年夜校的“固定节目”。(受访者供图)

【热爱】19:00

夜校热门课程上线即“秒空”

“不甜,好吃!”

8月6日,走进鄂城区古楼街道镜园社区“青年之家”,烘焙课上奶油香味弥漫,学员们正互相品尝着对方的作品。

隔壁的瑜伽教室里,呼吸声均匀,老师正一点点为练习者调整动作。

“每周三都是我们社区青年夜校的上课时间。”镜园社区书记王清向记者介绍,最受青年欢迎的烘焙课和瑜伽课已经成为镜园社区的固定节目。学员陈利平在19节课程中完成了从烘焙新手到能独立制作奶油蛋糕的蜕变,“社区还会组织成果展,看着自己做的点心被邻居称赞,特别有成就感。”陈利平说。

“我们的课表是‘问’出来的。”王清坦言,社区每年通过线上问卷征集青年需求,再对接社会资源定制课程。“就像即将推出的考公课程和精油口红制作课,都是年轻人投票选出来的。”王清介绍,为了让课程性价比更高,社区与培训机构达成资源互换:对方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师资,社区则通过宣传平台为其引流。“瑜伽课一节20元,烘焙课材料费AA制,年轻人既能学技能,又没有经济负担。”王清说。

OH卡心理课上,学员们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自2024年开课以来,鄂州市38家青年夜校累计开设课程100余门,举办活动800余场,吸引超3000名青年参与。从中医体质辨识到直播电商实操,从爵士舞训练到公考备考指导,课程矩阵覆盖艺术、运动、文化、技能、生活五大类,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差异化布局。在价格方面,夜校坚持公益属性,通过“青年出一点、市场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机制降低参与门槛,将优质教育资源普惠至广大青年群体。如市新华书店“青年之家”旗舰店课程定价9.9元起,莲花山社区以“一杯咖啡的价格”便可得到高质量课程,确保了活动可持续性,也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高性价比让热门课程常常上线即“秒空”。

10元一节的轮滑课,成为许多青年人的夜校选择。(受访者供图)

“很难得有一段空闲时间可以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

“在这里,我可以放下手机获得内心的平静,获得愉悦的记忆。”

“年轻人在一起就是超有活力的,你可以支持到我,我也可以支持到你。”

在青年夜校的推文留言区,年轻人们恣意地表达着自己对于夜校的喜爱。

“夜校能持续走红,关键在于平衡了实用性与趣味性。”共青团鄂州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服务覆盖面,升级“夜校+”模式,结合“新职人”培育需求,开发AI应用、短视频制作等前沿课程,试点“线上选课+线下体验”混合教学模式,提升服务便捷性。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