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既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的精准把握。这既是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重大原则,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重要内容,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既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的精准把握。这既是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重大原则,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重要内容,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形象化表达。这两者不是‘有你无我’或者是‘有我无你’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撑、彼此成就。”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客人民日报“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栏目时表示,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抓好贯彻落实,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历史性成就。
“今天的钢铁厂,特别是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厂,早已是今非昔比。”黄润秋指出,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显著增多。
走进首钢迁钢厂区,映入眼帘的却是洁净的道路、葱郁的绿植、湛蓝的天空,多处环境监测设备如哨兵守护,宛如置身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在创新驱动下,高炉也能淬炼出“绿动能”。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超低排放评估监测的钢铁企业,更在全球同行中率先实现了全流程超低排放。因为绿色参数优异,迁安钢铁公司成为多家知名车企的优质供应商。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这些年来,我们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治理黑臭水体,抓好美丽河湖建设,督促地方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稳定改善了水生态环境质量。”黄润秋说。
太浦河,是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沟通起中国经济活跃的江苏、浙江和上海,苏州吴江区往东,汾湖湾村、新池村、湖滨村等三个村落分处三省市。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苏浙沪联手治理太浦河,推出了“联合河长制”。江苏汾湖湾村的党总支书记沈晓华和浙江湖滨村的党总支书记沈建春、上海新池村的党总支书记池建芳,成了“跨省搭档”,组成了“党建生态圈”。
如今的太浦河,水清岸绿。200多家企业进了园区,村民“出门见绿、推窗见河、家门口就业”。太浦河,真正成了江浙沪三地的“幸福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价值持续彰显。
“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智慧。”黄润秋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同时,也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
在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净土及其最灵动的精灵——藏羚羊。
索南达杰保护站工作人员才文多杰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他看来,最骄傲的就是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变化。在全社会的帮助下,他们年复一年,风餐露宿,用脚步丈量荒野,用生命守护生命,让这个美丽的物种重新焕发生机。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黄润秋认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仅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治理向深里走,向实里走的需要,是生态环境质量从源头上、根本上改变的需要。
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的草原上,一幅能源转型的时代画卷正在展开:连绵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方的白色风机悠然转动。
曾以“羊煤土气”(羊绒、煤炭、高岭土、天然气)闻名于世的鄂尔多斯,正全力向“绿色零碳新城”迈进。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黄润秋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仅是国家的战略,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从工厂到农田,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府到个人,唯有同心协力、久久为功,才能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发展更可持续。
当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何让大地永葆生机?答案就在绿水青山的回响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征程中。
来源: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