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夜谈”温暖人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4 11:13 1

摘要:解放区幸福街社区瞄准居民“白天没空、晚上有闲”的特点,把议事桌搬到了夜晚的楼院、广场,邀请居民代表、楼院议事会成员、物业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创新性地推出了“港湾夜谈”议事机制,这一机制成了居民心中暖暖的“民心桥”。

解放区幸福街社区瞄准居民“白天没空、晚上有闲”的特点,把议事桌搬到了夜晚的楼院、广场,邀请居民代表、楼院议事会成员、物业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创新性地推出了“港湾夜谈”议事机制,这一机制成了居民心中暖暖的“民心桥”。

(据《焦作日报》)

夜幕降临的时候,解放区幸福街社区的居民搬出小板凳,围坐在一起讨论社区事务。这样的场景被称为“港湾夜谈”,居民在拉家常中解决了小区存在的问题。

长久以来,基层治理总是陷入“政府干、群众看”的困境,居民对社区事务缺乏参与感和认同感。幸福街社区根据居民“白天忙、晚上闲”的特点,创造性地将议事时间调整到夜晚。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体现了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个个普通的小板凳,取代了会议室里庄重却疏离的桌椅,营造出平等对话的氛围。这种接地气的议事方式,让居民感受到自己的意见真正被重视,从而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其活力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居民被赋予充分的发言权和参与权时,他们不仅能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还能贡献出富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治理模式,让居民从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理的主体。居民在一次次的夜谈中,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环境整治等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责任意识,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港湾夜谈”所体现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正是当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在快速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有效的治理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输出,而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港湾夜谈”的成功,真正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治理的重心从管理转向服务,当决策的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社区就不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居住区,更是情感相连、责任共担的生活共同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扎根实际、尊重民意的“港湾夜谈”,因为它能让民主治理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本文来自【焦作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