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小饭桌”飘出幸福味道——海滨街道同盛西社区老人食堂破解老人“吃饭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4 11:13 1

摘要:津滨海迅(记者 张爱萌)上午11点,84岁的独居老人王大爷像往常一样,拎着饭盒来到海滨街道同盛西社区老人食堂。“今天的菜品又是不错,给我打这三份菜带走。”王大爷笑着递过饭卡,“孩子们不在身边,这里就是我的‘小饭桌’,我是风雨无阻地来这吃。”

津滨海迅(记者 张爱萌)上午11点,84岁的独居老人王大爷像往常一样,拎着饭盒来到海滨街道同盛西社区老人食堂。“今天的菜品又是不错,给我打这三份菜带走。”王大爷笑着递过饭卡,“孩子们不在身边,这里就是我的‘小饭桌’,我是风雨无阻地来这吃。”

解决“吃饭难”,老人食堂暖胃更暖心

走进社区老人食堂,阵阵香气扑面而来,老人们有序地排着队。窗口内,红烧肉、香菇油菜、松仁玉米、西葫芦炒肉、西红柿炒鸡蛋等八个菜冒着热气,工作人员小赵正忙着给排队的老人打菜。“年纪大了,买菜做饭越来越力不从心,现在有了社区老人食堂,走几步路就能吃上热乎饭,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李奶奶对社区老人食堂赞不绝口。

“无论是我们入户走访还是社区开展各类活动,总是能听到老人面临‘吃饭难’的问题。”同盛西社区党委书记关菲告诉记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社区里高龄、独居老人“吃饭难”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实惠可口的饭菜,同盛西社区经过多方调研和筹备,于今年5月正式开办了社区老人食堂。食堂每天提供午餐,菜品以清淡软烂、营养均衡为主,60岁以上老人、户外工作者及周边商户的工作人员每餐仅需10元。

细节见真情,服务更贴心

为了让老人吃得放心、舒心,社区老人食堂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我们日接待老人量达到80人左右,为了避免拥挤扎堆现场,我们在人流密集的时刻发放号码牌,老人无需排队等待,到号时来打饭即可。”社区老人食堂工作人员小赵说,“来这里吃饭的爷爷奶奶很多都是高龄且身体欠佳,我们要在保证他们安全的情况下吃到可口的饭菜。”

此外,社区食堂还在每周更新菜品,搭配荤素汤粥的同时随时征询老人意见建议,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送餐服务。

据了解,同盛西社区老人食堂是海滨街道解决老人“吃饭难”的一个缩影,目前,已设有10个就餐点,这些社区老人食堂均依托于雁荡山老人家食堂,“形成了‘中心食堂+社区就餐点’的服务网络”,让“依托”的具体形式更清晰。雁荡山老人家食堂于2023年正式成立,两年多来,该老人家食堂本着“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形式,基本解决了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并且让老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让老人家都感觉老有所依、老有所靠。食堂每日至少四荤四素,做到每日更新,更换餐品,每周有超过四十种不重样菜品。

居民点赞,温暖延续

在这里,饭菜的香气中飘荡着浓浓的邻里情,老人们的笑脸诠释着老有所养的幸福图景。“以前买菜做饭、刷碗洗锅,这一通忙活下来好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腿疼,现在几分钟走到社区老人食堂,我和老伴一起轻轻松松就能吃到好几种菜,真是太好了。”王奶奶满意地说,“这里的工作人员态度还好,见到我们就跟亲人一样,心情特别好,每天都期待着来这里吃饭。”

“我们不仅要让老人吃饱吃好,还得吃出幸福感。”关菲表示,社区食堂不仅要满足老人的基本需求,还将打造他们的精神家园,成为老人的社交平台。每天饭点前后,社区食堂将提前开门,延时关门,老人们可以在一起聊天、下棋、读书、看报,进一步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为老服务的“幸福驿站”。(海滨街道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