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7日,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公开发布全市伊蚊(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主要媒介)监测数据,旨在帮助市民了解蚊媒传染病风险,并采取科学防护措施。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6.35,总体处于低风险水平,但部分街道蚊媒密度较高,需加
2025年8月7日,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公开发布全市伊蚊(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主要媒介)监测数据,旨在帮助市民了解蚊媒传染病风险,并采取科学防护措施。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6.35,总体处于低风险水平,但部分街道蚊媒密度较高,需加强防控。
1、全市风险分布
高风险(BI>20):0个街道中风险(10:11个街道(主要分布在部分城区)低风险(5:32个街道达标(BI≤5):65个街道。2、布雷图指数(BI)解读
BI是衡量伊蚊密度的核心指标,数值越高,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越大。BI 5-10:存在传播风险BI 10-20:可能引发聚集性疫情BI>20:局部暴发风险高。武汉市与东南亚、珠三角等高发地区人员往来频繁,输入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可能导致本地传播风险上升。光谷部分社区已要求居民主动报备行程,加强监测。
清理积水容器(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等)。储水容器加盖并定期换水。2、个人防护措施
安装纱窗、蚊帐,使用驱蚊剂(含避蚊胺)。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上午7-9点、下午5-7点)长时间停留于草丛、水边。3、健康监测与就医
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蚊虫叮咬史。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