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爷叔确诊!一回来就突发高热,指标严重异常!多家医院接到病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4 10:56 1

摘要:近期,60多岁的曹先生跟随家人去大连感受滨海风光,还享受了当地特色美食。

暑期你的旅游计划提上日程了吗?

近期广东佛山

境外输入的 "基孔肯雅热"

让大家更加关注旅行健康安全问题

最近上海的医院接诊了几例

旅游回来后患病的患者

夏天蚊虫活跃、病原微生物繁殖加快

有旅行计划的要当心

美食诱惑却暗藏危机

近期,60多岁的曹先生跟随家人去大连感受滨海风光,还享受了当地特色美食。

回到上海三个星期后,曹先生突发高热,去医院一查,所有与肝功能损害相关的指标都严重超标,有数值高出正常范围75倍!最终,曹先生被确诊感染了甲肝病毒

对此,曹先生有点懵

思来想去

罪魁祸首锁定

旅行时吃的一个生蚝

曹先生直呼“以后不敢吃了”

市卫健委介绍,目前上海急性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生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从报告病例来看,生食或吃下未煮熟的贝类是主要感染途径,夏季高发

医生提醒,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者、亚临床感染者、隐性感染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甲肝还可通过接触传播、垂直传播。

海产贝类携带的甲肝病毒致病性和生命力都非常强,倘若其生长水域受到甲肝病毒污染,生物富集作用会使病毒长期蓄积于消化腺和肝脏。甲肝病毒在海产品体内能存活几个月。

3分熟牛排惹祸

近日,

上海仁济医院也接诊了一例,

旅行后感染生病的案例。

患者是一位年轻小伙,刚从北欧旅行回来。小伙在当地入乡随俗,吃了一块三分熟的牛排。回沪后出现了严重的发热、腹泻等症状。

医生诊疗后判断,他感染了"金葡菌",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生牛肉有相对聚集的"金葡菌",食用生牛肉有感染风险。

如何应对出国旅行中的感染风险?


有些疾病在我国本土没有或已被消除,但国外仍有,旅行中尤其要注意这些疾病的预防。

2017年,华山医院开出“旅行医学”门诊,感染科专家每周三上午坐诊。

仲先生最近计划8月初与友人一起前往肯尼亚,观赏动物大迁徙,来门诊希望咨询了解下如何预防相关疾病。

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都是通过蚊媒传播,蚊虫不咬不叮就没事;但有时候很难避免,所以就做好物理屏障。

不同旅行目的地

面临的疾病风险不一样

肯尼亚旅行要小心黄热病,登革热、疟疾等,这些疾病潜伏期可达4周,针对仲先生的旅行计划,医生开出“药物+行为+应急”三重防护处方。

医生建议选择西环素作为预防用药,入境提前一天开始吃,返沪后还要吃28天。此外,应急药物随身带,若在旅行过程中突然发烧,先吃抗疟疾的药。

旅行疫苗接种迎来高峰

除了吃药之外

疫苗也必不可少

暑假出境游正火热

近期这类疫苗接种迎来高峰

进入暑期,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日均接待量近200人次,较平日增长约1倍,其中大部分人群计划暑假去非洲、南美洲旅行。

市民黄女士准备带孩子去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市民张女士在网上查到攻略说去肯尼亚要打疫苗,于是过来预约接种。

黄热病疫苗是预防黄热病最有效的手段,前往疫区必须接种,部分国家入境强制要求出示“小黄本”国际预防接种证书。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各类疫苗共接种将近3万剂,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98%,其中最热门的黄热病疫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

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不断补充库存,确保库存有2周左右的余量。

来源:闽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