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视离休干部红色资源传承工作,以“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责任感,抢救性挖掘离休干部红色资源,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推进全省离休干部红色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视离休干部红色资源传承工作,以“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责任感,抢救性挖掘离休干部红色资源,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推进全省离休干部红色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闻令而动,三级协同
激发征集活力
工作人员对离休干部捐赠的红色档案资料进行登记。
省委老干部局将红色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列为今年重点任务,迅速组建专班、精心制定方案,联合省档案馆印发通知、全面部署动员。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广泛转发征集公告,营造浓厚氛围。
征集公告发出仅3小时,热线电话便被打“爆”。福州市离休干部杨德在电话中激动不已:“70多年前,我从淮海战役中幸存下来,组织上给我立了二等功,当时全连仅剩下42个人。我早就想把英雄的连队、英雄的战友介绍给大家,再迟就怕没有机会了。”随着电话不断接通,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红色档案资料浮出水面:有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守护的《群众》杂志,有母亲从河南步行几千里送来的三等功喜报,有从抗美援朝枪林弹雨战场上荣获的军功章,有一心向党的入党志愿书,还有跨越时空的战地情书……每一件红色档案都在焦急地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守护。
省、市、县三级老干部工作部门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红色档案征集专班”,构建起覆盖八闽大地的“红色抢救网”,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件红色档案。专班笔记首页醒目记录着:“全省离休干部平均年龄已超94岁,每一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为提高征集效率,专班积极对接当地档案馆、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联动多个社会团体,实现资源共享、线索齐寻,充分激发征集活力。
创新举措,亮点频现
凝聚强大合力
省直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及全省各地老干部工作部门积极创新思路、拓宽渠道,红色档案资料征集工作亮点纷呈。福州市将征集工作列为重点任务,全市12个县(市、区)安排专人负责、实时通报进展,形成了强大的征集合力。漳州市在开展“百老颂党恩”系列专题采访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征集工作的意义,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泉州市将征集工作列入重点专项,建立“一人一策”走访清单,制定“线索收集、上门采集、数字化建档”的标准化工作流程,确保征集工作有序推进。宁德市创新“三同步”机制,结合走访慰问,同步采集离休干部口述史料、挖掘红色故事,实现工作的高效整合。尤溪县开设“红色档案咨询专线”,为离休干部及离休干部家属提供专业、贴心的咨询服务,解决了他们在捐赠红色档案资料过程中的疑问和困难。
倾心服务,尊重意愿
优化征集工作
在征集过程中,省直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及全省各地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走访慰问,主动上门宣传,动员离休干部及离休干部家属、相关社会机构,遵循自觉自愿原则捐赠红色档案资料。工作人员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依据线索重点走访“有故事”的离休干部,耐心倾听他们讲述革命历史,同步采集口述史料、拍摄视频,让红色记忆得以完整保存。截至今年7月,全省已征集到照片、勋章、手稿、书籍等珍贵红色档案资料8000多件,这些资料生动展现了离休干部炽热的革命岁月,征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此外,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弘扬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省委老干部局自今年5月起,向全省征集到离休干部红色作风故事30多篇,彰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崇高气节与家国情怀。
多管齐下,强化宣传
讲好红色故事
工作人员听离休干部家属讲述红色故事。
为推动红色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省委老干部局多举措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福建离退休干部”微信公众号、《福建老年报》等平台,开设专栏,深入报道各地征集工作的经验做法、红色档案资料背后的感人故事50多篇,有效激发了离休干部参与捐赠的荣誉感。同时,联合福建电视台《金秋》栏目,打造微视频,采用“口述+档案”的创新模式呈现,带领观众追寻英雄足迹,让红色历史更加生动鲜活。微视频的推出为红色档案资料的传播开辟了新局面,而线下活动的开展则进一步增强了红色档案资料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在“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中,省委老干部局与省档案馆联合举办离休干部红色档案资料捐赠仪式,邀请离休干部子女发言,现场捐赠父母的土改纪念章等100多件红色档案实物,并讲述红色故事。活动在海博TV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红色档案的魅力。全省各地积极深挖红色资源,开展多样宣传,借助《中国老年报》、《国防时报》、“新福建”App、东南网等各大媒体平台,发表征集工作稿件100多篇,营造出浓厚的征集氛围,使红色档案资料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让红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色赋能,活化利用
书写时代篇章
离休干部捐赠的红色档案资料
如何让红色档案资料“活”起来,做好征集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全省各地在征集过程中,积极探索,多举措将红色档案资料转化成教育资源、思想资源和艺术资源,为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料提供了生动案例。
省干休所联合省直属机关幼儿园古田村分园开展幼儿革命传统教育,将红色故事“搬上”舞台,在幼儿心中播下爱国种子,让红色基因从小传承。厦门市推出云展厅,以“数字+”赋能云端传承,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欣赏红色档案。漳州市龙海区以漳州籍印尼归侨、抗日女英雄李林诞辰110周年为契机,打造红色文创产品,将红色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让红色档案焕发出新的活力。三明市三元区组织“五老”进社区、学校,讲述红色故事,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让红色教育深入人心。建瓯市打造“红色印记”专展,多方形式呈现烽火岁月故事,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红色档案资料征集工作迫在眉睫、时不我待。省委老干部局正会同省档案馆技术团队为8000多件档案赋予“数字生命”,通过3D建模还原烽火岁月时代记忆,运用AI修复一张被血渍浸透的“立功喜报”。省委老干部局以等不起的责任感和慢不得的紧迫感,联合省档案馆启动数字化工作,通过建立数据库、推出网上展厅、撰写红色档案背后故事,全力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八十载光阴流转,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歇。8月下旬,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省委老干部局将作为协办单位,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方志办主办的“伟大的胜利——福建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目前已收集到多件各地抗战时期红色档案资料实物等,将参与展陈。这些珍贵档案将走进大众视野,激发情感共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福建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来源:福建离退休干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