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老式烤鹅、多味低脂糯玉米、经典主题喜粮、原浆白桦汁饮料、呼兰好礼精品礼盒……今年年初以来,呼兰区域内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新品扎堆亮相,产销两旺,凭借纯正原生态和绿色品质广受青睐,持续擦亮“呼兰味道”品牌。
转自:黑龙江日报
呼兰烘焙协会组织会员举办蛋糕制作体验活动。
组团参加中俄博览会。
□文/摄 姜天琦 白铭波 王灿 本报记者 刘莉
东北老式烤鹅、多味低脂糯玉米、经典主题喜粮、原浆白桦汁饮料、呼兰好礼精品礼盒……今年年初以来,呼兰区域内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新品扎堆亮相,产销两旺,凭借纯正原生态和绿色品质广受青睐,持续擦亮“呼兰味道”品牌。
呼兰区地处北纬45°“黄金种植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物产丰饶。作为农业大区,近年来,呼兰区委区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统筹域内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面培育“呼兰味道”品牌,推动绿色农产品深加工提质增效。
做优服务 激活品牌新势能
呼兰区锚定“呼兰味道”品牌精塑战略,聚焦中小企业需求,以“政企对接联络员、地域特色宣传员、企业服务专员”角色,通过搭平台、拓渠道、强服务,多维度激活品牌势能,让饱含呼兰地域特色的优质产品从工业园区、乡镇街道、田间地头走向广阔市场。
“我们严格落实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区级领导分行业包保企业,开展‘敲门行动’,定期入企听建议、解难题。”呼兰区工科局副局长刘励说。依托党政班子周例会机制,呼兰区及时梳理解决企业发展问题。通过育企业提规模,兴利米业、胜武食品等11户骨干企业经技术转型、规模扩张等实现加速发展,新增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获省市奖励920万元。同时,为老字号企业争取政策扶持,推荐海农壹品、胜武食品等4家企业获省市资金支持328万元。
在品牌长效发展上,该区加快推动呼兰马铃薯、韭菜、大葱、鸡蛋等农产品地理标志向国家保护产品转化,成立全市首家鹅产业协会和全省首家烘焙协会,发起“大鹅之乡”“烘焙之乡”创建;汇聚14家企业的101款产品,推出“呼兰好礼”精品礼盒及旗舰店,与浙江旺源德等企业建立稳定合作,为品牌注入持续动能。
深耕培育 注入品牌新内涵
在呼兰区繁华地段南二道街,“呼兰老字号”展馆及门店顾客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从今年年初开业以来,这里成为市民和游客选购本地名优特产的新去处。
呼兰区通过深耕“老字号”与“哈优品”培育,为“呼兰味道”品牌注入新内涵。在第五批“哈尔滨老字号”申报中,呼兰区推动9家企业参与,5家成功入选,占全市获评企业近七分之一。截至目前,全区拥有“龙江老字号”3家、“哈尔滨老字号”5家,品牌梯队持续壮大。“哈优品”申报工作中,21家企业参与评选,14家成功入围,有效提升了呼兰地域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
今年1月,呼兰区老字号协会成立,为33家会员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市场推广、展会组织等服务,搭建起资源整合与协作交流平台,进一步激活了老字号品牌的区域集群影响力,为“呼兰味道”品牌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数字兴农 拓宽品牌新市场
“福山腾飞牧业聚焦产品研发,推出《福山牌》东北老式烤鹅、鹅肝肠等新品,通过参加杭州沸点私域大会等国内大型展销会,拓宽销路、提升效益。”呼兰区商粮局局长白丽楠对辖区企业发展了如指掌。呼兰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动,持续扩大“呼兰味道”品牌影响力,让区域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呼兰区巧借活动矩阵造势,将品牌推广与文化、生态、消费深度融合。依托萧红文化周、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授牌仪式、湿地露营艺术节等活动,借文化与生态IP传播品牌故事;联合举办“数商兴农”助农直播,邀请网红团队带货,借力电商选品会等活动触达更多消费者;创新与6家加油站合作植入展销,举办“庆丰收”展销会、首届“6·18”电商节,组织百家企业携千种产品走进步行街,让“呼兰味道”融入市井生活。同时,组织企业参与哈洽会、上海进博会、中俄博览会等国内外展会,推动品牌“出海”;联动各级媒体及新媒载体,全方位提升“呼兰味道”的知名度与传播力。
示范引领 赋能品牌新活力
“公司产品已拿到美国食品FDA认证、日本有机认证、韩国产品年检。”奥利施农业董事长果融春介绍,目前,总投资500万元、按照国际食品BRC体系认证改造的奥利施农业生产线已投入试运行,今年将全部达产。
呼兰区聚焦农副产品深加工,通过推动企业裂变成长、延伸产业链条,持续为“呼兰味道”品牌注入发展活力和动力,成效显著。以奥利施农业为典型引领,全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加速升级。谷多食品数字化生产线、福山腾飞牧业鹅熟食品深加工等超千万元项目投产;依托鹅产业优势引入1.03亿元资本,建设集屠宰、加工、保鲜及鹅毛加工于一体的闭环产业链,文秀大鹅孵化养殖标准化基地完成扩建。
今年,呼兰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农作物实播207.58万亩,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50万亩,落实适度规模经营60万亩、高标准农田30.4万亩,种植蔬菜4.53万亩、鲜食玉米4.2万亩,发展小龙虾养殖1667亩及4个冷水鱼养殖提升项目。目前,已培育龙头企业10户,6户企业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呼兰寒地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上半年,呼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8亿元,同比增长5.7%。下一步,呼兰区将通过编制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方案、创新品牌推广、整合优质资源,抓住“向北开放”机遇,推动“呼兰味道”迈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