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研制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碳监测一体机,成功应用于火电企业,解决了企业碳排放数据实时精准监测难、人工核算成本高且易误差的核心难题。”8月13日,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李国萍
“我们研制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碳监测一体机,成功应用于火电企业,解决了企业碳排放数据实时精准监测难、人工核算成本高且易误差的核心难题。”8月13日,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于2022年5月9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设。3年来,该中心通过搭建碳计量研究、数据、监督服务等平台体系,开展对碳排放、监测、核查、足迹、交易、碳汇等全生命周期的计量技术支撑研究,助推一批重点产业提档升级。
目前,我区依托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建成首个基于计量技术的碳达峰碳中和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了监测、计量、核算、分析等系列功能,并逐步形成内蒙古动态碳排放数据库,用于服务政府节能降碳等;建成专业碳参数检测实验室,服务煤化工、钢铁、低碳产业等内蒙古重点产业与监管需求;健全双碳计量标准体系,发布了《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量在线监测数据传输和接口技术规范》,有效指导火力发电企业完善企业端碳计量数据归集、监测以及标准化的数据传输体系;在霍林郭勒市开展电解铝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国家试点工作,明确电解铝行业高碳排放环节,推动绿电替代、工艺优化,助力行业摆脱“高碳锁定”。在鄂尔多斯市纺织品(山羊绒)产品试点,依托全球稀缺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资源,构建从牧草种植、养殖到加工的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
与此同时,各盟市碳计量中心分中心的工作也卓有成效,其中,鄂尔多斯分中心主攻煤化工领域碳计量研究,共服务煤炭及煤化工企业123家;包头分中心主攻林草碳汇领域计量研究,全面摸清当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碳汇量、碳储量底数,形成了全市碳汇“一张图”。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