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的员外郎:十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3 17:37 2

摘要:陈氏想着人都不在了,便没那么气愤,一颗心全赴在,她还未出世的外孙身上:“亲家母,这可怎么办?大夫如何说?”

第71章 喜从天降

陈氏想着人都不在了,便没那么气愤,一颗心全赴在,她还未出世的外孙身上:“亲家母,这可怎么办?大夫如何说?”

尤氏把压在心底的话说出来,感觉心情松快许多,见她问起解决办法,倒也没藏着:“柳大夫手里有个药膳方子,长期服用,能改善胎儿的体质。”

只是效果如何,尤氏也不敢保证,有一丝希望也是好的。

听她这么一说,陈氏想起女儿用膳前吃的那碗药膳,一时无言,虽然心疼女儿终日与药膳为伍,可她也没有其他办法。

毕竟女儿已经嫁进宋家,生是宋家的人,死是宋家的鬼,为宋家生儿育女乃天经地义。

作为娘家人,她们根本做不了什么,暗暗的叹了一口气,这就是高嫁的弊端,不过亲家跟自己说这么多,肯定还有旁的事,她洗耳恭听便是。

尤氏见铺垫的差不多,才开口问:“亲家母,听说你家最小的男孩翻年就八岁了?”

陈氏满脸不解,不知她问这事要做甚,这与方才所说之事,有何干系?

陈氏想不明白,索性丢开,实话实说道:“亲家母,小儿明年确实八岁了。”

说完静等尤氏的下文,陈氏可不觉得,她是无意间问起,肯定有其目的,只是她还不知道而已。

“是这样的,我与当家的商量了下,由宋家出银子,送孩子去私塾识字,若天赋异禀,考上进士,将来谋个一官半职,也能护着他体弱的外甥。”

尤氏的话音刚落,陈氏失态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好悬,差点摔在地上,站稳后,陈氏连忙反问道:“亲家母,你方才说的话可是真的?不行,若那孩子没有读书的天赋,岂不是浪费银钱。”

陈氏虽然很心动,可她不敢保证祥儿是那读书的料,若宋家是花费许多银钱,祥儿却考不上,可如何是好。

毕竟不是谁都有读书的天赋,更何况老苏家这么些年,从未出过有读书天赋的人,她可不觉得自家整日捉虫喂鸡的小儿子,有读书的天赋。

尤氏有些诧异她的拒绝,沉思片刻,便明白她的担忧,转而安慰道:“亲家母放心,若那孩子没有读书天赋,识得一些字,将来也能在铺子里帮忙。”

得到尤氏的保证,陈氏一颗心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生怕一个眨眼不注意,美梦破碎。

送祥儿去私塾读书,这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要知道供一个读书人需要不少银子。

普通人家根本供不起,以苏家的境况,连温饱都成问题,自然没心思想这些。

尤氏看她的反应,便知此事已成:“自是真的,只等亲家同意,除夕过后,便可进私塾跟先生学习。”

儿子想要单打独斗有些困难,必须趁早培养一些帮手,儿媳娘家兄弟众多,是最好的选择。

见尤氏说的肯定,陈氏笑眯眯的应下:“好,多谢亲家母。”

一番言谈下来,两家算是达成共识,尤氏说了一大堆,此时已然精神不济,掩嘴打了个哈欠。

“亲家母,这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如从前利索,我让人带你去客房休息,今晚在府里住一晚。”

尤氏实在撑不住,眼角沁出生理性的眼泪,为免在亲家面前失态,匆忙说道。

“住一晚就不用了,时间尚早,我们一会就回去。”陈氏没想到她会开口留人,连忙摆手拒绝。

多年以来,陈氏从未在旁人家里留宿,不是她不愿意,而是没地方可去!

从小被卖,连娘家在哪里都不知道,苏大山倒是有两个姐姐,只是嫁得比较远,还是俩姐妹嫁在同村。

本来关系还不错,可自从公婆去世后,渐渐的不再来往,如今冷不丁被邀留下过夜,陈氏总觉得不得劲。

尤氏也不跟她争执,直接一锤定音道:“就这么说定了,其他的明天再说。”

陈氏本就不擅长争辩,于是留宿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嬷嬷,带亲家母去客房歇息,再派个小丫头去伺候。”见她无话可说,尤氏对守在门口的张嬷嬷吩咐道。

而她自己则回香兰院休息,坐在铜镜前捶了捶腰,到底是年纪大了,坐久了腰也不舒服。

杏儿站在她身后,动作麻利的帮她把头上钗环卸下,还贴心的给她捏了捏肩,又揉了揉腰。

尤氏舒服的眯着眼睛享受着,半盏茶后,觉得差不多了,才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停手。

等她躺下后,杏儿才轻手轻脚的退出房门。

陈氏在张嬷嬷的带领下,走到客房门前,想着亲家老爷在里面休息,她就没有推门进去,而是在房门外交待了声:“亲家夫人,客房到了。”

“好的,多谢张管事。”陈氏客气的道谢。

想到夫人交待的事,张嬷嬷抬眸朝四周扫视一圈,见不远处有个洒扫丫头,忙招手示意。

纷儿拿着扫帚三心二意的扫着,见张嬷嬷朝自己招手,眼睛一亮,立马放下扫帚,小跑着来到她跟前,兴冲冲的问:“嬷嬷,您找奴婢有何事?”

张嬷嬷一指陈氏:“你手里的活停一下,先伺候亲家夫人。”

纷儿先是不敢置信的睁大眼睛,随后又似想到什么,高兴的应下:“好的,嬷嬷放心,奴婢一定好好伺候亲家夫人。”

她早上还想投靠夫人来着,下午就被嬷嬷安排伺候亲家夫人,接近夫人的机会,就这样猝不及防的出现。

“嗯,是个机灵的。”张嬷嬷对府中丫鬟了如指掌,眼前这个小丫头,脑子灵活,想来是个知分寸的,如此她就放心了。

安排好陈氏,张嬷嬷脚步轻快的朝兰香院而去,为免主子醒来后寻不到她。

苏白英见到爹娘,怀孕后不安的心得到慰藉,此时窝在宋清淮怀里,睡得安稳至极。

而宋清淮却怎么也睡不着,这个孩子来的猝不及防,他还没高兴多久,就得知孩子因他受到牵连。

此消息于他而言,可谓是晴天霹雳,但他在娘子面前,又不能表现出任何负面情绪,怕影响她的心情。

第72章小心思

陈氏回房后,坐在椅子上发了许久的呆,心情激荡不已,根本静不下心来休息,估摸着女儿差不多醒来时,便让丫鬟纷儿带路去找苏白英。

说来惭愧,英娘早上带她到处逛了一圈,还去过女儿的院子,可她只顾着惊叹,根本没记住去女儿院子的路。

好在亲家心细,给她安排了个丫鬟,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苏白英刚醒不久,便见茶儿带着她娘进来,宋清淮见状,连忙起身招呼:“岳母,进来坐。”

茶儿提着热水进来,放下后便退至外间,顺带把纷儿也带下去。

陈氏坐下后瞧了眼宋清淮,欲言又止,一副有话要说,又不知如何说出口的忐忑模样。

宋清淮看到了,垂眸给陈氏泡好茶水,又给苏白英倒了杯热水,孕妇注意事项,宋清淮可是仔细询问过柳大夫的,事关孩子,他可不敢马虎。

做好这些后,起身对苏白英说道:“为夫有一点事未处理,娘子跟岳母好好聊聊。”

苏白英朝他笑了笑,轻声应道:“好,去吧。”

等宋清淮离开后,陈氏这才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儿,许是怀孕的缘故,比做姑娘的时候,圆润了些许。

瞧着好看极了,若非眼前之人真真切切是她的女儿,她都要怀疑,是不是换了个人。

别人怀孕的时候,都是憔悴不堪的样子,她可倒好,越来越水灵。

苏白英知道她娘有话说,直接问道:“娘,屋里没有其他人,你有啥事,直接说吧。”

陈氏想了想,先问了一句:“英娘,女婿的身体情况,你知不知道?”

苏白英看了她一眼,暗想她娘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有人在她耳边说了什么,不动声色的反问:“娘为何这样问?”

“亲家母把事情都和为娘说了,苦了你了。”陈氏说着,从怀里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

事已至此,陈氏说不出其他的话,毕竟女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们。

知晓是婆母说的,苏白英便放心了,她还以为府里的丫鬟嚼舌根,被娘给听到了。

“娘,这事女儿是知道的,夫君成亲时便与女儿说清楚了。”

“你婆母说要安排祥儿去私塾读书,你觉得可行不?”陈氏又把尤氏的打算告知她,当家的喝醉了人事不醒,她连商量的人都没有。

苏白英诧异的抬头,见她娘不像开玩笑,看来是确有其事,想不通婆母的用意,不过对她并无坏处,且还是为自家弟弟好,她当然没有意见,点头赞同道:“去吧,就算成不了大器,将来也能养活自己,没有坏处。”

陈氏闻言,松了一口气,她还怕女儿不愿意,毕竟供养一个读书人,花费的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家里是供不起的。

苏白英只当她娘是来询问她的意见,根本不知她真正的心思,否则定然骂她一顿。

她可不是有气会往肚里咽的人,长姐的位置可不好坐,若没点手段,底下的弟弟妹妹可不服管教。

苏大山一觉醒来,已经下半晌,捂着头痛不已的脑袋,在床上缓了一会,就见陈氏从外推门进来,连忙问:“孩他娘,什么时辰了?怎的不早点喊我起来,夜路可不好走。”

陈氏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已经酉时了,亲家留咱们住一晚。”

这人酒量不好,还与亲家公喝得那么起劲,也不怕头疼,这般想着,便见他捂着脑袋,心下一软,上前帮他按了按。

同时把尤氏的话复述一遍,这么大的事,肯定要说与当家的听。

苏大山听后,深深的叹了口气:“英娘这丫头有福气,咱们做爹娘的没用,如今事事靠着她,回去敲打敲他们几个,免得生出旁的心思。”

虽然家里的几个孩子,品性都不错,可财帛动人心,贫富差太大时间久了,难免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老大的媳妇,进门时间尚短,到底是何秉性,他们也没摸透,还有未过门的老二媳妇,又是何秉性,一切犹未可知。

陈氏不赞同道:“这话是何意,他们几个都是好的,再说英娘嫁得好,帮衬一下家里,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

陈氏见识过宋家的奢华,心里的某些想法悄悄改变,早就忘了初心,恨不得女儿多多帮衬娘家。

苏大山常年游走在各个镇子里做工,多少听过一些事,懂得做父母的要一碗水端平,否则容易家宅不宁。

听到陈氏的话,苏大山眼睛一瞪:“这话往后可不许再说,特别是在英娘面前,若是寒了她的心,往后远离咱们,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说实话,苏大山内心深处,有些认可陈氏的话,但他知道维持表面公平。

如今只有靠着大女儿,家里的情况才会好起来。否则以他们俩的本事,连温饱都做不到,更别说其他。

夫妻俩一起说着悄悄话,忽然“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陈氏知道宋家父母的为人后,胆子也大了起来:“谁呀?”

“亲家夫人,该用晚膳了。”纷儿的声音从外头响起。

纷儿今天很高兴,下午的时候,她与夫人身边的茶儿熟悉起来,只要跟她搞好关系,往后让她帮忙说说好话,那她的好日子可就不远了,对陈氏的态度,好的不得了。

心里暗道,还是这个老太太命好,生的女儿能够嫁入宋家,成功改变贫穷的命运。

听说老太爷还把夫人的哥哥,安排进铺子里做事,真可谓是一人嫁得好,全家跟着享福。

“知道了。”陈氏大声回道。

接着,又开始催促苏大山:“当家的,听到没,用晚膳了。”

说起吃的,陈氏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想起中午那些菜的滋味,可真是人间美味,只是份量太少了,还没吃过瘾呢,盘子里就没有了。

好在数量够多,否则根本不够,又想到自家的吃食,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就连府中丫鬟吃得都比他们家好,对此陈氏表示深深的羡慕。

第73章提议

晚膳过后,尤氏把要送苏玉祥去读书的决定,与宋清淮和苏白英说了一遍,毕竟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苏白英因为听她娘说过,倒不觉得惊讶,毫不知情的宋清淮,却满脸震惊。父亲母亲想法可真不错,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氏与宋士诚并不是那小气之人,府里每年给青山寺捐不少银钱,而青山寺用这些捐款给穷苦百姓施粥,养一个读书人,确实不在话下。

说起读书之事,宋清淮脑子里不自觉想起,那个小小的少年,一本正经的问自己,可会打他的姐姐。

还放话说,若是欺负他姐姐,他长大后要打回来,心思一动,话便脱口而出:“我记得七弟翻年后,也才十岁,让他一起跟着去私塾吧。年纪还小,待在家里也做不了什么事,何不趁现在学些本事,将来也能用得上。”

屋里几人齐齐看向他,被这么多人注视着,宋清淮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只道:“多学一点总没有坏处。”

苏家几兄弟里,只有他敢对自己放话。是护短的性子,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尤氏自然支持儿子的决定:“那就按淮儿的意思来,亲家你们意下如何?”

心里还挺高兴,小俩口感情好,比什么都重要,钱财乃身外之物,没了再赚就是了。

尤氏想得很开,对自家往后要供两个读书人的事,毫不在意心大的很,说实在的,尤氏过了大半辈子好日子,如今只想抱上小孙孙,其它的事已不被她放在眼里。

当然这个愿望放在其他人家里,轻而易举就能实现,而他们家可谓是千难万难,好在她眼光好,一眼看中英娘,这个愿望才能这么快实现。

“怎好如此,万万不可。”苏大山忙摆手拒绝,有一个就很好了,却不想女婿会开口,让老七跟着一起读书。

尽管心里高兴,还是出声拒绝,可不能给亲家留下贪心的印象。

宋士诚坐在主位上没说话,那双精明的眼睛,把在坐几人的神色收入眼里,亲家公亲家母脸上的欣喜,儿媳听说这事的震惊。

手指敲了敲桌面,待几人看过来时,扬了扬眉,做下决定:“行了就按淮儿的意思,时辰不早了,回屋休息去吧。”

被决定下半辈子的两人,此时还在家里嘀咕,爹娘怎么不回来。

随着宋士诚的话落,众人离开膳厅,苏大山陈氏跟着丫鬟回客房,宋清淮搀扶着苏白英走得小心翼翼,茶儿提着马灯走在前面,为主子照亮眼前之路,两道人影交织在一起,缠绕不休,

“夫君,谢谢你。”想到他为自己做的事,苏白英只能干巴巴的说着感谢的话。

宋清淮瞧了眼走在前面的丫头,凑近苏白英耳旁,意有所指道:“娘子,为夫可不要你口头上的感谢,你自己记住,等孩子落地后,再一起补偿于我,如何?”

男人露骨的话,落在已知晓情事的苏白英耳里,脸颊瞬间染上红晕,在油灯昏黄的光蕴中有种朦胧美。

宋清淮不自觉看呆了去,他总感觉娘子怀孕后,更有韵味了,眼眸移至苏白英腹部,眸底深处闪过一丝可惜,唉!

苏白英感觉一道灼热的目光,紧盯着自己,鼓起勇气瞪了他一眼。

宋清淮被瞪了也不生气,感觉还满新鲜的,娘子自嫁过来后,一直小心翼翼的讨好自己,他看在眼里都替娘子累的慌,只能尽量给她安全感。

翌日,用过早膳,苏大山便提出告辞,尤氏和苏白英商量后,准备了几匹棉布,够全家人做一身衣裳。

尤氏本来还想准备一些干果,被苏白英拒绝了,干果昂贵不说,更不顶饿。

门口外,陈氏再次叮嘱:“英娘,好好养胎,有事让你大哥带个信。”

陈氏比谁都希望女儿在宋家过得好,只有她过得好,才有能力帮衬娘家,而她肚子里的孩子,是她能否在宋家站稳脚跟的关键。

苏白英穿着厚实的衣裳,站在门口处,听着娘的唠叨声,脸上没有半分不耐烦。

“知道了,爹娘路上小心些,让车夫慢点。”苏白英乖巧的点头。

一阵冷风吹来,陈氏缩了缩脖子,转头踏上骡车,回头朝站立不动的苏白英说了一句:“外头风大,回屋吧。”

目送着骡车远去,苏白英这才转身回屋,骡车里,苏大山和陈氏相视一眼,他们也没想到,宋老夫人这么大方,她那一篮子鸡蛋和一只老母鸡,竟换回这么多布料,够每个人做一身衣裳,若是用剪裁的精细一些,还有富余。

其实尤氏想得很简单,儿媳懂事,还为他们家生儿育女,她当然愿意对苏家好一点。

而苏家父母能够拿一篮子鸡蛋和老母鸡,来给儿媳补身子,代表看中她宋家子孙。

陈氏摸了摸旁边的料子,心中高兴不已,又想起女儿说的话,抬头笑着告诉苏大山:“当家的,英娘想让果娘过段时间到宋府去陪她,有意帮衬果娘寻个好夫家。”

苏大山想到女儿的变化,举手投足间,给人一种大家闺秀的感觉,跟以往的行为举止大不相同,却格外赏心悦目。

果娘也十三岁了,再过两年就要说亲,若能跟在大女儿身边学习一段时间,将来再定能寻一门好亲。

苏大山感叹道:“英娘愿意教,这是好事,就连宋家的丫鬟都礼数周到,是果娘她们几个比不上的。”

不过也不能怪孩子礼数不周,毕竟吃都吃不饱的人,哪有空闲时间学习礼仪,再加上村里人随意惯了,谁没事闲的,要求自家女儿学习这些。

陈氏想起宋家父母的安排,有些不确定的问:“当家的,你说华儿和祥儿有读书的天赋吗?”

乡下人,没有一点家底,谁敢送孩子去念书,这可不是一两年,而是七八年,甚至十多年才能看到效果。

其中束脩是必不可少的,还有笔墨纸砚的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可要不少银子。

第74章 悲惨的遭遇

苏大山瞅了她一眼,没好气道:“这还没开始呢,不好说,孩子平日看着挺机灵的。念书的话看天赋。外加努力。”

想起此事,苏大山也很高兴,两个孩子,哪怕只要有一个考上秀才,就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

夫妇俩大字不识,可谓是吃尽苦头,如今儿子有机会去念书,他们比谁都高兴。

“是这个理。”陈氏点头附和。

骡车很快到达枣树村,停在苏家院门前。

“亲家老爷夫人,小的告辞。”车夫把人送到后,一甩鞭子,调转方向离开。

苏大山刚想请人进屋坐一会,人就驾着骡车跑远了,隔壁王氏见夫妇俩昨儿早上坐着骡车离开,此时才回来,便有些好奇。

“玉林娘,你们这是从哪里回来?还有骡车专门接送,不会是英丫头有什么事吧?”

王氏显然对苏家之事了如指掌,知晓能留夫妇俩过夜的,如今只有刚嫁出去的苏白英。

瞧这两口子的高兴劲,还有手上拿着的东西,想来是有好事发生。

陈氏听到她的问话,笑呵呵的回道:“呵呵,英娘怀了身孕,亲家接我们过府看望呢。”

两家离的不远,关系还算不错,陈氏也就没有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说出来,以免村里人胡乱猜测,传出不好的言论来,无所事事的人,传闲话的速度可是非常快的。

王氏听说是这事,有些不可置信:“英丫头这么快就有了身孕,可真是好福气,只要生个带把的,往后的日子肯定差不了。”

她对苏白英嫁入宋家的事,并没有半分嫉妒,反正她女儿早已出嫁,就算没有出嫁,也不是谁都能嫁进富贵人家。

倘若不是享福的命,就算嫁进富贵窝,要不了多久,也会变得不幸。

听到旁人说自家闺女有福气,陈氏心里别提多舒服,扬起笑脸:“多谢他婶子吉言,昨日离开的匆忙,家中还有事情,下回再聊。”

陈氏想着家里的事,也不知昨天她离开后,余下的事,她们有没有做完。

“行,你先忙。”王氏说完就转身回屋。

陈氏站在院门口聊天,苏大山已经拿着布匹进屋。

“娘,你回来了。”孙小苗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跟陈氏打了声招呼。

“嗯。”陈氏淡淡的应了声,便朝屋内走去,宋家送来的年礼,她昨天走的匆忙,都没来得及看一眼。

“娘,你回来了,三姐身子如何?”苏白果从厨房出来,见到陈氏,便问起苏白英的情况。

“你三姐好着呢。”对于让她去宋家的事,没有说出来,毕竟事情还没定。

“那就好。”

而苏大山夫妇俩被骡车送回来的画面,被村里人瞧见,闲来无事的妇,到处打听,在得知苏白英怀孕后,众说纷纭。

“钟氏,白英那丫头都怀孕了,你家丫头说不定也有了。”柳氏双手拢在袖子里,迎着冷风,缩头缩脑的调侃着钟氏。

钟氏闻言,气得脑仁疼:“我家丫头嫁过去一个来月,哪有这么快,再说我家女婿还得参加科考,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说起这事,钟氏就觉得憋闷,女儿回门那天说,婆母要求小夫妻分房睡,理由还是现成的,那就是女婿要专心科考,不可为男女之事分心。

钟氏哪怕知道,对方这是看不上自家闺女,她也没有办法,毕竟对方说得很有道理,男子一但尝过情事,便不知节制。多年苦读,若因为此事前功尽弃,那可就闹了大笑话。

如此她女儿怎么可能怀孕,不要命了吗。

柳氏听到这话,也不敢再编排她家的事,万一玉儿那丫头好命的成为秀才夫人,是她们这些人得罪不起的。

“你说苏白英怀孕了,消息属实吗?”钟氏想到听说的事,不确定的问道。

柳氏见她感兴趣,肯定道:“当然是真的,我刚从那边过来呢。”

“看来传言是假的。”钟氏听后,喃喃自语道。

柳氏眼睛唰的一亮,像闻到腥味的猫,立即追问:“什么传言?”

“没什么。”钟氏不想搭理她,直接离开了。

留下柳氏站在原地吹着冷风,厚实的棉袄,因为太过老旧,穿了跟没穿似的,不过钟氏的话,彻底勾起她的好奇心。

俩人口中的苏玉儿,此时正蹲在井边洗一家人的衣裳。

丁氏穿着用细棉布做的袄子,坐在不远处盯着她,嘴里时不时骂一句:“臭丫头,动作快点,再磨蹭下去,午饭也不用吃了。”

只要一看到苏玉儿,丁氏就想起儿子用科考的事,逼自己答应娶这个女人过门,望着水井边瑟瑟发抖的人,臭丫头,敢跟自己斗,还不是落在她手里,

如此还省了请婆子的银钱,又能给自己出气,可谓是一举多得,早知道如此,她早早让她进门,还能多省几个月的银钱。

感受着火盆里的热气,丁氏懊恼不已,失算了。

苏玉儿手指通红肿胀,泡在冰冷的井水里,已经没有任何感觉,本以为嫁给宋兴,就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死老太婆这么恶毒,拦着他们不许圆房不说,还把自己当做丫鬟使用。

每隔一天,就要洗一大盆衣裳,没洗完或不听话就没有饭吃,从小到大,因为长相是众姐妹中最出色得,她都没做过重活,平时待在屋里绣绣花。

嫁人的这段时间,她的日子可谓是水深火热,自从回门过后,她便被丁氏关在家里,不许外出,整日里待在屋子里,而宋兴每日要念书,早出晚归的。

俩人又没睡在一起,丁氏有意拦着,导致她想找人告状都不行,一开始她还敢反抗一二,可最后的结果以她饿得头晕眼花结束,几次下来,苏玉儿已经怕了。

生不起半点反抗的心思,看了眼红肿的手指,还有耳边传来的叫骂声,苏玉儿只能把恨意压在心底,麻木的摆弄着手中衣裳。

在心里不断的默念,十年媳妇熬成婆,她还年轻,不急,不急.....

第75章隐忍

丁氏还在不远处,不停的骂着,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被苏玉儿记恨上,只等她动弹不得时,或其它机会,好一击必杀。

正当丁氏骂得正欢时,宋兴从门外走进来,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小娘子,大冷的天,被自家娘指使着洗衣裳,顿时满脸心疼,怒气冲冲的对丁氏吼道:“娘,你太过分了,怎能如此欺负玉儿。”

说完丢下手中书箱,朝苏玉儿身边走去,苏玉儿听到他的声音时,眼眶立刻蓄满眼泪,在宋兴来到身边时,咬着唇扭过身不理他。

见她不理自己,宋兴连忙好声哄着:“玉儿,对不起,是我没保护好你,让你受委屈了。”

丁氏被儿子劈头盖脸的说了一顿,心中燃起熊熊烈火,不过在见到儿子的脸色时,脸上闪过一丝心虚,却故作镇定的问:“兴儿,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对面娘的问话,宋兴尽管不满她背地里搓磨他媳妇,还是淡淡的应了声:“夫子家中有事,从明天开始不用过去。”

见他站在外头,丁氏不由的催促:“哦,外头冷,快过来烤火。”

见儿子脸色缓和,丁氏对让苏玉儿洗衣裳的事,也变得理直气壮,自己是她婆母,让她做什么就得做什么,更何况只是洗几件衣裳。

又死不了人,乡下妇人不都是这样的吗。难道她苏玉儿比别人高贵吗?

思及此,丁氏顿觉自己有理,立刻挺直腰板,然而宋兴却没听她的,而是拉着苏玉儿进了他的房间。

关上房门后,立刻抱着她,在她耳边轻声道歉:“玉儿,对不起。”

万万没想到,玉儿在家里过得是这种的日子,他却一无所知,实在是不应该。

苏玉儿埋在他怀里痛哭出声,这段时间以来,她整日里提心吊胆的,生怕恶婆婆一不高兴,就不给她饭吃,饿肚子的滋味真的太难受了,她实在不想经历这些,只能咬牙忍着等待时机。

可能连老天爷都在帮她,竟让宋兴提早回家,揭开婆母的真面目。

可是看宋兴这态度,想来是不会给自己讨回公道了,想明白后,她哭的更大声,人已经嫁过来了,她又没有其他退路,只能趁现在博得宋兴的愧疚感。

“不怪你,是我不好,不得婆母喜欢。”于是她从宋兴怀里退出来,用袖口抹把眼泪,声音低落道。

“玉儿,你放心,我等会就与娘说说,她往后定然不会如此。”宋兴说话的同时,眼睛也看到苏玉儿红肿的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扶着苏玉儿坐下,怒气冲冲的离开,准备去找他娘理论。

苏玉儿勾起一抹冷笑,死老太婆,她今日所受的苦,来日定当加倍还回来。

看着肿胀不堪的手指,放到嘴边轻轻的吹了吹,眼睛死死盯着自己的手,她要好好记住这一刻。

耳边响起丁氏的叫喊声,还有宋兴的轻哄声,男人果然靠不住,看来不是所有男人都像她爹那般,愿意被她娘拿捏。

这让她想起苏白英,听说她在宋家极其受宠,宋老夫人给她置办了许多衣裳,还有首饰等物,最重要的是,她还不用干活。

身边还有丫鬟伺候,日子过得舒服极了,若是当初没有撞错人,如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是不是就是她苏玉儿。

苏白英送走爹娘,心中松快不少,想不到公公婆婆如此看中自己,竟然为了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提出供养两个弟弟念书。

茶儿跟在她身后,望着夫人窈窕的身姿,心中暗叹,旁人怀孕身材过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圆滚滚,夫人倒好,脸蛋越来越娇艳不说,身材只比刚入府时,胖了那么一丢丢。

很难想象再过几个月,她的肚子会变成何种模样,毕竟里面可是有两个小孩呢。

正当茶儿天马行空的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前面传来一道悦耳的声音:“见过夫人。”

苏白英抬眸望去,只见前方有位身着深灰色衣裳的丫头与她见礼,看衣裳颜色,她便明白眼前小丫头是府里的粗使丫头。

宋府粗使丫鬟或婆子,一律穿深灰色衣裳,主子跟前伺候的丫鬟婆子,皆穿浅灰色衣裳,眼前人瞧着倒有几分面熟,不过苏白英并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于是朝她点了点头,径直离开。

茶儿见纷儿盯着夫人看,心中立即生出紧迫感,她..她这是想跟自己抢夫人吗?

这可不行,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快步跟上夫人。

原地只留纷儿痴痴望着俩人的背影,她什么时候才能再接近夫人,让夫人注意到她。

离开的苏白英可不知道,府里有个小丫鬟,心心念念想到她身边伺候。

苏白英回屋后,想到公爹与婆母对自己的重视,于是从箱子里拿了块布出来,准备给俩老做身衣裳,当做新年礼送给俩人,以表孝心。

茶儿看着她忙碌,见她拿着藏蓝色的料子,以为她要给自己做衣裳,大着胆子问:“夫人,你这是要做衣裳吗?这颜色会不会太老气了?”

与苏白英相处久了,茶儿也摸出她脾气,不会轻易发火,更不会打骂丫头出气。

苏白英闻言,头也不抬道:“嗯,这是给婆母做的。”

嫁入宋家这几个月,不用下地干活,也不用上山砍柴,除了看书外,她还跟府里负责缝补衣裳的伍娘学习女红。

苏白英从前只会简单的缝补,有机会学习更好的技艺,她可不会放过。

茶儿听说是给老夫人做的,便没再多言,转而在旁边帮忙。

苏白英紧赶慢赶的,终于在两天后做好两身衣裳,时间比较赶,衣裳上并没有绣花色,看着较为淡雅。

“娘子,为夫的新年礼物呢?”宋清淮在一旁看着,语气酸溜溜的说道。

苏白英叠好衣裳,难得见到夫君孩子气的一面,忍不住捂嘴偷笑,笑过后,苏白英的小鼻子嗅了嗅,然后惊呼道:“哇,好酸呀!”

宋清淮被她搞怪的模样逗笑了,抬手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头,宠溺道:“调皮。”

苏白英又准备啥新年礼呢?苏玉儿好不容易才嫁给宋兴,接下来又会如何?精彩明日继续……

来源:九羽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