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沪上防蚊用品迎销售高峰,专家提醒:理性选购,防蚊认准包装上关键“代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3 20:50 2

摘要: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13日报道:“夏天到了总是被蚊子咬,再加上近期有蚊媒传染的风险,这个夏天要多买点防蚊用品,家里囤点,身上也要随身携带。”正打算出门旅游的丁女士告诉记者,她特意买了各式各样的防蚊产品。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13日报道:“夏天到了总是被蚊子咬,再加上近期有蚊媒传染的风险,这个夏天要多买点防蚊用品,家里囤点,身上也要随身携带。”正打算出门旅游的丁女士告诉记者,她特意买了各式各样的防蚊产品。

丁女士的想法并非个例,随着夏季温度的持续升高,蚊虫活动日益频繁,近期,广东等地出现的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病例,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健康防护意识,这一想法并直接体现在了各大平台的销售数据上。记者近日从多个电商及即时零售平台了解到,上海地区的防蚊灭蚊产品迎来销售高峰,市场也呈现出更注重安全、温和的新趋势。

线上平台销量普遍激增,消费者更倾向看“研究成分表”

京东平台数据显示,自7月下旬以来的短短两周内,上海地区的驱蚊用品销量同比猛增156%。美团买药平台的数据也显示,近一周上海“防蚊用品”的搜索量月环比激增73%。而在叮咚买菜等即-时零售平台,近一个月驱蚊相关商品的销售额也达到了约75万元。

在销量激增的同时,市民的选购标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单纯追求驱蚊效果,升级为对成分安全、使用体验和外观设计的综合考量。

“我家里养猫,不能随便点蚊香,所以特意找‘人宠友好’的电蚊香液。”消费者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一需求推动了产品成分的迭代。据六神、超威等品牌介绍,相比传统的菊酯类成分,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羟哌酯”(又称派卡瑞丁)因其安全性高、刺激性低,正被广泛应用。其原理并非直接杀死蚊虫,而是通过作用于蚊虫触须上的气味受体,让蚊子“找不到人”,因此更受母婴和宠物家庭的青睐。

为了满足市民“随身携带”的需求,产品的形态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为户外爱好者设计的便携式驱蚊凝胶,一些产品的设计甚至融入了社交属性。“上次去音乐节,我把一个驱蚊蛋别在帆布包上,还被好几个姑娘问链接呢。”95后插画师小林笑着说。这些设计新颖的产品,正在将驱蚊从功能性刚需,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点缀。

消费提醒:擦亮双眼,避开宣传“陷阱”

市场的繁荣也伴随着一些消费误区。消费者王女士曾为女儿在直播间抢购了一款镶着水钻的驱蚊手环,主播宣称“360度无死角防护”,结果在公园野餐时,女儿依然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她拆开手环发现,里面只有一块气味寡淡的海绵。

同样“踩坑”的还有钓鱼爱好者张先生,他花158元购买的“超声波驱蚊器”在夜钓时毫无作用,“三只蚊子就悠闲地趴在胳膊上吸血。”

专家提醒,目前,常见的有效驱蚊成分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等。按照相关规定,驱蚊产品属于农药管理范畴,必须具备“三证”,即农药登记证号或临时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因此,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认准“三证”,必要时可登录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以验明正身,卫生类农药登记证号以WP、WPN开头。

此外,功效时长的宣传也容易引人误解。“号称防护12小时,结果去公园逛了不到3小时就被咬了。”不少消费者有过类似经历。专家解释,产品的有效时长与有效成分的浓度(如7%的避蚊胺约防护2小时,30%则可达6-8小时)、环境温湿度、个人出汗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实验室数据不完全等同于日常使用效果。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部分平台已主动行动。近日,京东超市对其自营的部分长效驱蚊液进行先行检测,并对通过验证的4款产品做出“效果不达标即高额赔付”的承诺。

东方网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科学防蚊应多措并举,构建全方位防线:

1. 知己知彼,科学防护: 蚊子主要通过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热量和汗液中的乳酸来定位目标。因此,保持身体清洁、穿浅色长袖衣物等个人防护措施,能有效减少被“锁定”的几率。

2. 首选物理“结界”: 对婴幼儿、孕妇等敏感人群,安装纱窗、使用蚊帐是最安全有效的“硬隔离”手段。

3. 善用化学“护盾”: 在户外或蚊虫密集环境,可选用含避蚊胺(DEET)、驱蚊酯、羟哌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农药登记证号”是关键。

4. 清理居家“源头”: 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水桶等处的积水,是杜绝蚊虫滋生最根本的办法,从源头上减少“敌人”数量。

【小帖士】

随着气温升高,在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各类蚊虫时,大家怎么做才能更加安全有效地保护自身健康呢?对个人及家庭而言,选购适合自己的防蚊用品,可有效减少蚊虫的侵扰。那么,当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蚊虫防护用品时,大家应该如何挑选呢?

常见的电蚊拍一般采用电容放电的方法。电蚊拍首先通过一组高频振荡电路,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低压高频交流电,再通过一组升压电路将低压的高频交流电转换成高压高频交流电,再用产生的高频高压电对一组电容充电,电容的两极分别和电蚊拍的两层拍面连接,这样就使电蚊拍的两层拍面之间形成了电压很高的静电场(一般可达1500伏特)。

当有蚊虫靠近这个静电场时,静电场产生的吸力能将重量很轻的蚊虫吸到电蚊拍上,造成电蚊拍两层拍面之间形成短路或者直接造成电弧放电,最终将蚊虫电死。电蚊拍工作时有直流高压,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火花,因此,严禁在有易燃气体的场所使用和检修。通电时,忌用手或导电金属棒接触高压电网。长时间不用时,应取出电蚊拍电池仓内的电池。

蚊帐

蚊帐的质量决定了它的防蚊功效的好坏。有时候大家挂好蚊帐,睡醒后,依然被蚊子叮得满头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有可能在关闭蚊帐前没有仔细检查导致蚊虫飞入蚊帐内,还与蚊帐的孔眼大小有关。蚊帐网眼的孔数是指每平方厘米内的孔数,孔数越多,防蚊效果越好。

市面上常见的蚊帐一般有16孔、32孔和48孔。从孔数上来看,48孔的蚊帐防护效果最佳,价格也会高一些。一般家庭使用来说选用32孔的蚊帐就已经可以起到足够的防护效果,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与商家确认购买蚊帐的孔数,保证防蚊效果。

驱蚊手环(驱蚊贴)

驱蚊手环和驱蚊贴作为时下流行的新兴防蚊虫用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常,驱蚊手环和驱蚊贴在其宣传时会提到产品中含天然驱蚊效果的植物提取液,提取液经过挥发达到驱蚊效果。一般常见的植物驱虫剂有蓖麻油、香柏木油、香茅油等。

常见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多以超纤维材料作为载体。当有蚊虫过来的时候,手环通过释放一定的气味,从而驱赶蚊虫。通常情况下,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的防护效果在室内优于室外。

不建议给3岁以下的儿童佩戴驱蚊手环,避免其啃咬驱蚊手环,导致将驱蚊手环内的含有驱蚊成分的载体吃到肚子里面,从而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来源:纵相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