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放量新高后 短线何去何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3 15:59 1

摘要:晨曦刺破阴云,阳光普照着大A,3674点的跨越恰似春潮叩击冰河,在A股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这根刺穿三年阴霾的阳线,不只是一组冰冷的数字更迭,更是一个饱含诗意的经济意象。

晨曦刺破阴云,阳光普照着大A,3674点的跨越恰似春潮叩击冰河,在A股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这根刺穿三年阴霾的阳线,不只是一组冰冷的数字更迭,更是一个饱含诗意的经济意象。

自2021年寒冬席卷市场后,我们已太久未见证破冰船撞碎3400点冰封线的轰鸣。今日沪指以月华涤净铅华的姿态跨过3674点,恰似古卷里蛰伏的墨龙终于挣开尺素,盘旋直上九霄。四载沉淀的势能在此刻喷薄,不似疾风骤雨式的暴涨,却如松风簌簌中的竹节拔高,昭示着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特有的“慢牛韵律”。在3674点这道新落成的地平线前,共同见证着一个更具深度的资本市场正沐光而生。

指数的牛市不改,唯一不改的是市场"冰火两重天"。沪指以0.48%的涨幅突破去年9·24行情以来新高,创业板指则凭借3.62%的放量大涨领跑全场,两市成交额重回2.14万亿元高位。从表面看,指数一片红火,但个股中位数仅微涨0.04%,超2700只个股上涨的背后暗藏分化:资金集中涌入英伟达产业链、军工、创新药等主线板块,而银行、消费、地产等权重板块明显承压。

英伟达产业链无疑是今天最大赢家。消息面上,市场对英伟达在华销售"特供版"Blackwell芯片的预期引爆算力相关板块,液冷、光模块、PCB等细分领域掀起涨停潮,“易中天”( 新易盛 、 中科曙光 、 天孚通信 )等龙头再创新高。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对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乐观情绪。此外, 机器人 、军工、存储芯片等板块也因事件驱动(如人形 机器人 运动会)和供需变化(存储价格走高)表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指数强势,但内资主力资金净流出70.99亿元,显示部分资金借上涨获利了结。这种现象与美银调查中"九成投资者看好亚洲股市"的结论形成微妙对比——市场对中长期趋势的认可并不妨碍短线资金的波段操作。这种结构性行情下,投资者需更精准地把握板块轮动节奏。

多方经过数量潜伏之后,今天终于一举摧毁了象征空方的大本营的3674点。但3674点只是大A股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一场大战过后,需要整顿兵马,休养生息然后再出发。欲速则不达,当然这种休整更多是一种结构性的休整而并非指数的全面休整。接下来到底是撤退还是继续进攻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做一下今天的复盘,希望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帮助:

第一:指数突破背后的信号——从技术面到市场逻辑

沪指放量突破3674点并站稳,创业板指加速上扬,这两大信号背后蕴含多重意义:

1. 技术面:突破关键阻力位的战略意义

沪指3674点是去年9月反弹行情的阶段高点,此次放量突破意味着前期套牢盘压力基本消化,阻力位转化为支撑位,为后续上涨打开空间。深成指与创业板的加速更显强势,尤其是创业板单日涨幅达3.62%,表明资金对成长股的偏好显著回升,属于强弱转换,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更加趋于平衡,这对未来走势更有加有利,创业板走强这与近期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如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刺激科技消费)形成共振。

2. 市场风格切换:从防御到进攻

银行、消费等防御性板块调整,而科技、军工等高弹性品种爆发,反映出资金风险偏好的提升。这种切换与外部环境改善有关:韩国半导体出口连续四个月创新高(7月同比+31.2%),印证全球半导体周期上行;国内政策端通过贴息政策刺激终端消费,形成"供给复苏+需求刺激"的双轮驱动。

3. 主力资金动向:非银金融成新风口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非银金融板块超51亿元, 东方财富 获15.83亿元抢筹,这或许与市场对券商业务创新(如T+0预期)的期待有关。不过需警惕:券商板块往往在市场亢奋期脉冲上涨,其持续性需观察后续政策落地情况。

第二:新高后的应对策略——聚焦主线,避免追高

尽管三大指数创出新高,但"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依然存在。牛市的焦虑依旧不减,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品种都有机会,但谁想坐高铁而不是坐普通车,投资者需从以下角度优化策略:

1. 结构性行情的操作要点

拥抱主线板块:当前资金明显聚焦AI算力(英伟达产业链)、 机器人 、存储芯片、军工四大方向。例如存储板块受供需矛盾驱动,低容量eMMC产品价格大涨可能引发产业链利润重构; 机器人 板块则受益于人形 机器人 产业化的突破性进展。

警惕过度抱团风险:今日涨幅居前的个股多属高位趋势股(如 光库科技 20CM涨停),需防范短期筹码松动。可关注低位补涨机会,例如同样受益存储涨价的二线厂商,或军工重组预期强烈的标的。

2. 重点板块展望及观察方向

AI算力:英伟达产业链仍是核心,但需注意两个变量:一是特供芯片性能是否超预期;二是国产算力(如华为昇腾)的替代空间。

存储芯片:LPDDR4X价格缓涨、低容量eMMC可能倒挂的现象,预示存储市场进入精细化博弈阶段,重点关注具备MLC NAND技术储备的企业。

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运动会可能引发事件性炒作,但产业化进程仍是关键,建议关注传感器、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业。

第三:明日走势预判——震荡整固概率增大

1. 技术面:短期或有整固需求

沪指今日涨幅相对温和(+0.48%),而创业板放量长阳后,短期获利盘抛压可能显现。放量而没有大涨,分歧加大,结构性行情赚钱相对不易。结合60分钟级别MACD出现顶背离迹象,指数在创新高后存在技术性回调需求。但整体趋势未改,关键支撑位可观察3650点一线。

2. 资金面:量能决定高度

今日两市成交突破2.1万亿元,但需观察量能能否持续。若明日量能维持在2万亿以上,市场或通过板块轮动消化抛压(如金融、消费接力);若缩量至1.8万亿下方,则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3. 应对策略:持仓优化为主

投资者可采取"去弱留强"策略,对高位放量滞涨品种适当减仓,同时关注两类机会:一是调整充分的新能源、医药板块;二是受益政策刺激的消费电子(贴息政策利好换机需求)。

在波动中坚守长期主义

市场的每一次新高都像一面镜子,既照见群体的狂热,也映出个体的焦虑。当指数狂奔时,比追逐涨停更重要的是冷静思考:手中的持仓是否符合产业趋势?账户的风险承受是否与波动匹配?

回首过去一年,A股从2689点攀升至3688点,期间既有疾风骤雨的调整,也有柳暗花明的反转。这启示我们:投资从来不是短跑,而是一场考验耐力与眼光的马拉松。就像存储芯片的涨价逻辑,其核心不是某个月的供需波动,而是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洪流不可逆的趋势;就像人形机器人 的突破,其价值不在于一场运动会的喧嚣,而在于对人机协作未来的笃定。

站在当下,比预测明日涨跌更重要的,是保持对市场的敬畏。正如巴菲特所言:"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当我们为科技股的狂欢喝彩时,也要记得留一份清醒:树不会长到天上去,但好公司会在周期起伏中持续创造价值。愿每位投资者都能在喧嚣中听见产业变革的脚步声,在波动中守住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

来源:A股早8点

相关推荐